当洪哥上前和吴军握手时,我的录音笔刚刚打开。
他们是老朋友,泰哥和吴军也是老相识。但自从吴军客居硅谷生活后,老朋友都还是头一回见面。
吴军是技术出身,前后两次进入Google工作,从上个世纪就开始研究搜索算法和自然语言,被媒体称为“中国的凯文凯利”。他自带粉丝,从《浪潮之巅》一直到新近出版的《智能时代》,书是写一本、火一本。
洪泰已将人工智能纳入四大投资赛道,下半年频频布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异构智能、三角兽等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我很好奇,人工智能这么热闹、这么宽泛的话题,这三个人会聊什么?
我事先做了一份对话提纲,关于人工智能,关于创新,关于科技产业发展。做记者的时候常年主持对话栏目,自信写提纲的水平还算拿得出手。令人沮丧的是,没有一个问题派上用场。
在这个初冬的硅谷夜晚,他们聊到了机器和人的价值,聊到了基因,聊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洪泰智造工场CEO乔会君客串了本次对话的主持人,他本人也是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
读完整篇文章足足需要18分钟。你也可以选择关掉,但你会错过一些精彩的论断。
时间:12月1日 20:00
地点:美国硅谷Sofia University办公室
对话嘉宾:
俞敏洪(洪哥):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
盛希泰(泰哥):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
吴军:《智能时代》、《浪潮之巅》作者,学者。
主持:洪泰智造工场CEO乔会君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乔会君:这次来硅谷,很多初创公司的名字后缀都用AI来结尾,AI代表人工智能,代表机器向人的大脑进化。我听说过有一个传说,洪哥在北大的几年里记了3万个单词。您知道计算机需要多长时间?
洪哥:可能不到一分钟就够了。
吴军:不到秒,比秒小很多。这个速度其实就是拷贝的速度。
洪哥:我觉得人类和机器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数量上面,数量上人类最后永远比不过计算机,最终的区别必然是情感,还有创造性。
乔会君:当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确有可能超越人类,美剧《西部世界》里的剧情,已经不是科幻了。
洪哥:现在计算机很多功能已经超越我们人类了。
乔会君:刚才您提到一个情感的问题,电脑也会有情感,他会自我复制,自我迭代,他也会产生情感。吴军老师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有一天计算机,人类反而被机器殖民?
吴军:从现在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看,100%不会发生。人类的情感和智力逻辑,都是基因进化过程中出错导致的。现代人和其他人类分界的时候出错了,才突然出现了语言能力。当时的语言能力会很差,但有极个别时候会变好,逐渐优胜劣汰,才形成了今天的语言体系。
这些东西是好多基因出错产生的,而现在计算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会出错,他完全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去运行。从这个角度看,机器人永远不可能奴役人类。
洪哥:属于基因突变范围吗?
吴军:算。地球上的生物多少年会有一个突变,大部分突变都是坏了,这个物种就消失掉了,有些突变不小心变好了,这个物种就进化了。
泰哥:你看,人类最近30年的进步超过前面3000年,这是很明显的“重力加速度”。技术上的进步带来了便捷,同时制造了的疾病也超过前面很多年,环境污染也超过前面很多年,这种相互博弈,悖论的结果是恶性循环,同时按照这个速度发展的话,会不会有另外一个突变?
吴军:在跟IT有关的行业的确存在明显加速,主要是因为摩尔定律。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在减速,比如我们今天仍在用的波音747是1969年下线的,现在有了一个空客A380比它先进一点,40多年过去了,就这么一个。今天中国高铁当然比日本新干线好点,但你要知道新干线是60年代初设计的,这个进步远没有像计算机那样指数级前进。
乔会君:吴老师刚才说的人类进步缘于“出错”,我用另外一个词来描述叫“不确定性”。我不完全赞成您的观点,您认为计算机一定是确定的,但今天人工智能反而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比如我们给计算机讲一句话,他能把我的话准确翻译成文字,这已经实现了。更进一步,让计算机理解语言背后我的情绪,这件事我们投的三角兽已经逐步可以做到了。这也是一种不确定性,他一点一点地在发生变化,有可能发生另外一种突变。
洪哥:我的理解特别简单,人工智能是帮助人类生活更好,绝对不是来破坏人类的,而且也没有这个能力破坏人类,我认为人类情感和思想丰富性瞬息万变,是计算机永远做不到的。
泰哥:我觉得追求人工智能是人性的一个本性的发挥,使生活更方便,也可以更加懒惰,也可以躺着更舒服。我认为人类往什么方向发展,也不一定是完全正向的。但目前为止我认为提得有点过分多了。
洪哥:我一直是人类的悲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最终是走向灭亡的。
乔会君:这是一定的。
洪哥:吴军你预测一下人工智能最终发展到极致地步,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会是什么样的?
吴军:太远了不好预测,你预测100年的也没意思。先回答为什么所有公司都是AI,60年代的时候你们知道,所有新起来的创新公司都叫电子,到90年代都叫COM互联网公司,现在都叫AI公司,或者Data公司,这都不奇怪,就像泰哥刚才讲的。
洪哥:贴一个标签。
吴军:泡沫是一定有的。现在我觉得最担心的是,控制人工智能的大公司对世界的控制力会非常强,我并不担心机器本身控制人,我是担心人通过机器控制人。我在《智能时代》也讲这个观点。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在阿里巴巴上买东西,双十一我也淘,现在阿里巴巴比每个人都知道你的洗发水什么时候用完了,他实际上很清楚你的隐私。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不知道洪哥和泰哥,你们自己还买飞机票吗?
洪哥:秘书帮着买。
吴军:泰哥不用“去哪儿”吧,因为你不用才好做这个实验。你打开电脑买一张从北京到上海的票,我估计很可能你的票要比我的便宜,因为他从来不买票。所以“去哪儿”可能觉得他是个新客户,就把一个好价钱给到他。在亚马逊上我的女儿看到东西,一本书就是比我便宜2块钱,这是没有办法的。
我问了亚马逊在硅谷的负责人,我问他这是真的吗?他说是真的。我在上面有购买习惯,亚马逊能知道我大概收入情况,不止如此。比如你买《智能时代》,你先跑到京东上看了一遍,跑到淘宝上又看了一遍,京东给你50,淘宝给你49,我本来打算给你46的,这个情况我给你48就行了。
泰哥:因为你非常想买,一定要买这本书。
吴军:关键在哪呢?他不但监控我在亚马逊的行为,还监控我历史上干别的事的行为,所以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你了。阿里巴巴做了一款智能汽车,跟上汽一块开发的,去上海交大的时候老师接我坐这个。它可以把你完全的行车路线,你今天去哪儿买了东西,在哪吃了饭都记录下来。阿里巴巴现在有线上的数据,没有线下的,这样他就有线下数据。你今天出门输入了一个地址:徐家汇某个街,他可能就知道你要买什么东西。
洪哥:去见什么人都知道。
吴军:所以你要问我对人工智能最大的担心,5到10年内这是最大担心。人工智能技术能做到哪一步?第一,生产线上的工人就不用说了,这会大部分淘汰;我们很多所谓最高大上的职业会被淘汰掉。比如外科手术医生,美国放射科医生挣钱很多,看片子的人,这些人会被淘汰掉。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医生本来是看5个病人,现在可以看50个病人,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差医生被淘汰掉;律师助理,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律师可能会被淘汰掉,股票分析师没得说,现在《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财经文章很多都是机器在写,结论可能是人在写,但好多类型的文章都是计算机在写,这部分人都可能消失掉。
洪哥:还有机器人加入生产线,会把大量的蓝领工人代替了。
吴军:已经是这样了,你们有机会去特斯拉的工厂看一眼,他每天都有一些人举着骷髅的牌子在那示威,就是原来汽车工会被淘汰下来的人。那个工厂最早是丰田的一个组装厂,后来丰田金融危机的时候效益不好,就把厂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了,这个地方就卖给特斯拉,但是特斯拉是高度自动化,基本没有生产线上的工人。
洪哥:富士康在中国雇佣上百万工人,但是根据富士康自己的发展规划,如果这些厂房进行自动化改造的话,这些工人用其中1/3都不到。
乔会君:有这样一个数据,现在每万名工人所拥有机器人的数量,美国应该是接近300个;在日本、韩国这个数据是接近400个,在中国这个数量应该是39个。所以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潜力,这个数量中国是一定往上追的。
泰哥: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对人的代替,举个例子,中国很多医院里面,很多写字楼里面,仍然专门有人在开电梯,需要开电梯吗?不需要。这个人干吗用的?安排人工作不挺好的,可能需要安排一下岗位。
吴军:确实需要安排一下,但是这些人一旦他看不到前景,他的生活是灰暗的话,是很大的社会问题。这份工作哪怕是一个很重复性工作,其实他也干的。就怕现在很多社会连这种工作都提供不出来,美国现在就面临这样一个情况。
洪哥:其实我的担心是更深一个层次,到最后很多人都不需要干工作,但是国家和福利机构依然可以给人发钱,因为社会财富在增加。但是就怕年轻力壮的人你给他发完钱,他没事干会闹事。
乔会君:但这个社会又会创造出新的工作。
吴军:创造不出那么多。
泰哥:肯定递减的,凡是能够标准化的东西,理论上都会被递减。只要标准化,理论上都可以被替代。
无人驾驶离现实有多远?
乔会君:吴老师,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5年之内无人驾驶真的会走到我们生活里边,无人驾驶会让很多的司机消失。这会节省出人的很多时间,洪哥每年有50本书,20万的文字都是在车里看完的。您怎么看,无人驾驶在多长时间真正能够能大规模商用?
吴军:无人驾驶基本上分六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斯拉今天叫计算机辅助驾驶,你偶尔梳个头,吃个东西,看个手机,让它自己开5分钟是没问题,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人辅助计算机驾驶,反过来了,人还是有辅助功能;第三个阶段专用线路驾驶,比如说现在中国很多痛点,小区到地铁站一公里,这是一个痛点,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摆渡车天天开也可以,这事不容易出错;第四个阶段,我可以允许人工智能随便开,但是晚上10点钟你再上,车少一点的时候你再上路;第五个阶段,像Google现在是这样的真正无人驾驶,但时速限制在35英里,别闯大祸;第六个阶段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Google的车完全是按第六个阶段设计的,但他真正商用化还是退回到第五个阶段,特斯拉是反过来,从第一个阶段开始。
所以你可能会很快看到第三个阶段的车,我们公园里的这些摆渡车、科技园区里头的车,这些很快会实现,还有一个是火车。
泰哥:我们自己投了个项目就是火车驾驶。火车的运营成本中司机成本占80%,一般长途运输火车需要配两个司机,一个司机玩不转。我们投这个项目可以替代其中一个司机。只要上了高速就可以无人驾驶,司机的作用是上下高速这段需要他来开。
我觉得将来最有可能的是部分替代,因为还有个性价比问题。比如说省一个驾驶员,就把高速这段替代了,如果两个都替代掉成本要贵很多,可能人类会选一个最经济的结合点。
吴军:还有一个,将来汽车形式会改变,我们现在都是这样并排老老实实冲前坐,以后可能汽车里头就是这么一张桌子,我们四个围着在那聊就完了。
泰哥:这一点是最有可能变化的,现在的汽车形式有了无人驾驶后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乔会君:奔驰已经有一个这样的概念车在试运行,车里面没有驾驶座位。
吴军:不止是这样子。比如咱们今天都是从北京CBD到中关村,可能都要走四环,我们不管从哪上去以后,接成一条长龙,相当于磁石吸着,这个阻力是很小的,像一个很长的公共汽车一样这么走。快到中到北大门口了,泰哥去北大了,洪哥去新东方,你们从这分开就这么走掉了,红绿灯可能都会取消。
乔会君:如果所有汽车是一个系统来指挥,车联网交通效率会非常非常的高。我看过一个报告,汽车在行进过程之中能源消耗60%是因为空气阻力形成的,如果所有车都一个挨着一个,两个汽车之间间隔小于5米,后辆车能源消耗会降低30%到40%。
洪哥:北京四环的堵车程度,最后整个四环变成一列火车,从头到位全连上了。(笑)
吴军:我在新书里也写了美国几个城市做的实验,比如这个城市百万人口,原来平均通勤70分钟,如果大家都用类似于智能汽车,就用APP根据你工作时间来统一调配。比如今天洪哥第一个会早上10点钟,就不需要像平时8点钟到公司了,避开这个高峰,每个人重新安排。所有的线路都是同时规划,不是说现在你即时用百度地图还是个体行为,随机的规划,他是100万人口同时规划了。
洪哥:那已经省了非常多的能源。
乔会君:我还看了一个数据,美国是1.5亿正常需要通勤工作人口,每人每天因为交通问题耽误50分钟在路上,这50分钟算下来相当于161个人的生命浪费掉。
吴军:每次做讲座我就做调查,超过多少小时举手,我算了一下在北京平均是2.5个小时。
乔会君:北京远远高于美国的数据。
洪哥:我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是4个小时到5个小时。
泰哥:北京一天只能干一个事。
洪哥:从家里到办公室一般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中间还要出去应酬,我坚决配司机就是这个原因。
泰哥:所以无意当中开发了你的潜能,锻炼你在车上写东西。
洪哥:我小时候是打鱼的,在船上一天到晚在那晃,所以你对汽车波动一点感觉都没有,我能在汽车里连续10个小时看书用电脑一点都不头晕。(笑)
————————(正文完)————————
供稿:李强强
编辑:商思林
BP 通道: [email protected]
投稿通道: [email protected]
简历通道: [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试试回复这些关键词:洪哥 | 泰哥 | 投资人 | 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