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一引灯月明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1张图片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

哪一种才是你记忆中的元宵节

今天,无论你在何处,

商评君陪你过个不一样的

《商业评论》副主编雪慰的柔美声线

两位古琴大师的倾情演绎

当然还少不了一场——

商评诗词大会~

这样的我们,你可喜欢?



让雪慰的声音温暖你的耳朵


良宵一引灯月明


嗨,大家好!我是雪慰,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您和家人早上吃元宵了吗?晚上又会去哪儿看灯呢?


上海今晚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城隍庙了,每年这天,人们都喜欢一家老小来此地逛灯会,轧闹猛。这城隍庙的灯节,除了看灯,领略的还有一种特别的人气,所谓“十里珠帘都不卷,看灯人看看灯人”,描述的便是这种意境。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2张图片

城隍庙灯会


我从来没在北京过过元宵节,想来那里今晚又会是另一番景致吧。老舍先生把老北京的元宵节看作是“新年的高潮”,在他的笔下,“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不光是老舍先生说的大街上,咱们的家中也有灯,讲究一点的人家会挂上宫灯,也叫走马灯,还有各形各色的纸灯、纱灯,哪怕是最简朴的也要在大门口或阳台挂两个红灯笼。


的确是这样,除夕是家庭的节日,讲究的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乐乐呵呵地看电视;而元夕是社会的节日,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观灯、看焰火。


中国古代的女子平日里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可是在元宵节这天呢,就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所以啊,元宵节这天夜里就生出了不少“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的传奇故事。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3张图片

李守白原创作品


事实上,古代许多诗词佳作和爱情故事都与元宵节有关。在众多诗词中,宋代大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大概算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了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在这首诗中,欧阳修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对男女在元宵节之夜相识相恋相约相离相思的凄怨缠绵。去年今年,仿佛只隔了一夕的光景,却已物是人非,令人生出无限的怅惘与感伤。这首诗言语浅近,情调哀婉含蓄,但意境隽永深远。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4张图片


不过,众多写元宵节的诗词中,我自己最喜欢的倒不是这首,而是辛弃疾,也就是辛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我相信许多朋友可能与我有同感。对,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出自这首词。


全文是这样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济南人,在他年少时,那儿是北宋沦陷以后的沦陷区。二十岁之后,他领着起义的义兵、义军,从北方的沦陷区来到南宋,他当时以为,以他的勇气,以他的才干,以他的军事谋略,还可以打回去山东老家去。


然而,南宋迁都到临安,也就是杭州后,安于临安,不再想抗战了,于是,临安便成了歌舞升平的温柔乡。


辛弃疾这首词写的正是岳飞被害后,大宋君臣安于临安的这种“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汴州做杭州”的享乐生活。


元夕节嘛,到处都是灯火,好像天上的星星都挂在人间的树上了。男人骑着高头大马,女人坐着香车辇轿,满街仕女如云,衣香鬓影。


排箫声响起的时候,天上的月亮像玉壶,从东方升上来了,街上舞花灯的,杂耍的,闹唤了一夜。那些个戴着蛾儿雪柳头饰、 笑语盈盈的女子,飘动着香气,在暗夜里一个个从人前走过。


但是,我所爱的那个人在哪儿呢?偶然一回头,却原来那人没有跟这些“笑语盈盈暗香去”的人一道,也没有跟那些个宝马雕车的人一道,她一个人独自站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5张图片

戴敦邦绘


前人将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二派,而辛弃疾以其英雄做派,力量充足,情感饱满,当仁不让被列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这首《青玉案·元夕》却是美丽而缠绵的,无论是理解为男女之思,还是家国之痛,还是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诠释的人生三境界,都透着八个字:情到深处,无可奈何。


其实,细细读来,在中国诗词史上,所有人的作品都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无可奈何。忧虑、怜惜、不甘、饮恨,说到底,皆是这一种情绪。


这种无奈,我们不光从诗词中能看到,从古代戏曲杂剧和小说中也能看到,就拿《红楼梦》来说,至少有三处写到元宵,每一处都透着深深的无奈和烟花过后的悲凉。


第一处是在第一回,写元宵之夜,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里,霍启要去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户人家的门槛上稍坐,等他小解完了回来,英莲没了踪影。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6张图片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戴敦邦绘


第二处写元宵,是第十八回,曹雪芹不厌其详地记录了荣宁两府为接待元妃而大兴土木兴建大观园,及元宵夜元妃省亲的盛况: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


待元妃进入园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7张图片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戴敦邦绘


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如此景象,于今天来说倒算不得什么,但在几百年前,即令宫中出来的元妃也在心里默默叹息:“太过奢华破费了。”


然而盛世繁华的背后,却是令人不忍的心酸。元春虽贵为皇妃,享尽人间富贵,但她一年三百六十日,独居深宫,孤苦伶仃,没有自由,没有亲情慰藉,更不用提那些个你死我活的宫斗了。


《红楼梦》第三处描写元宵是在第五十三回,其时的贾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度过了荣府里的最后一个欢乐的元宵节。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8张图片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戴敦邦绘


鼎盛之后的荣宁二府灾祸频出,“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家如此,国亦然。当一个家族、一个国家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的时候,也是由盛而衰的开始,在盛世欢歌响彻云宵的时候,也许我们能透过几百年前这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大家族,一味沉醉在欢歌盛世不能自拔,最终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惨故事里,能领悟到些什么……


好了,今天我带给朋友们的依然是一首古琴曲,《良宵引》,《良宵引》是古琴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也是当年我学习古琴时的入门琴曲。虽为初学之曲,但这首曲子结构精致,节短韵长,清越和雅,曲小而气度安闲。乐曲开头用的是泛音曲调,宛若天籁清音。良宵浩月之趣,由指下自然流出,闻之心旷神怡。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9张图片


当代琴家大多厚爱此曲,所以《良宵引》的版本有很多,今天我为您挑选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管平湖先生的,一个是成公亮先生的。一曲良宵引,在他们二人的指下,风格各异,妙趣不同。


管平湖先生的《良宵引》清亮潇洒,苍劲古朴。成公亮先生的则细腻丰富,自然率真。值得一提的是,成公亮先生演奏的《良宵引》用的是那张他珍藏的名为“秋籁”的唐琴,有人说,在听秋籁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手指在琴弦上滑动的声音,甚至能听到成公亮先生随着旋律起伏的呼吸声。我想这大概就是抚琴的最高境界了吧,天、人、琴合一。


好,那么我们就先听成公亮版本的《良宵引》,然后再听管平湖先生的版本。


元宵佳节,不管您在哪儿,亲爱的朋友,都愿您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10张图片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11张图片

如果你

在人群中

多看了我一眼

关注一下又何妨呢

良宵一引灯月明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良宵一引灯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