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
深夜,当许多人都已经睡去,他们却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现场。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他们。
他们不是消防兵,也不是武警,他们只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蓝天救援队。
蓝天救援队的队长张勇说:“国家顾不过来的我们顶上!”当我们在电脑前关注灾区动态时,他们用行动挽救着尽可能多人的生命。
而这次救援,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蓝天救援的队员们“在路上”。
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于2007年,最初是由来自绿野户外网的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发起的、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2010年9月,“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中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民间救援队。
起初,这支队伍只是在驴友圈中小有名气,主要帮助一些在野外遇险的人。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这支山野搜救经验丰富的队伍走上了更大的战场。
地震袭来的时候,山路断裂,很多村庄成为孤村,与外界失去联系。这支驴友队伍依托长期积累的“山野作战”经验,担负起开辟山路、进入村庄、建立联络的重任。
此后,通过与国家救援队的合作,蓝天救援队专门进行了地震救援技能的训练。后来,玉树、舟曲救援、北京721暴雨救援、芦山地震救援、海南台风救援、云南鲁甸地震救援、湖北监利沉船救援、尼泊尔地震救援、菲律宾海啸救援,都活跃着蓝天救援队队员的身影。
队长张勇是河北人,今年39岁,曾有过3年军旅生涯,有着北方男人的豪爽和军人的刚毅。
出于对户外运动的热爱,2005年,他离开妻女只身来到北京,他相信在北京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京后,张勇在一家知识产权事务所找了一份工作,闲暇时光则全部泡在了户外论坛上,以网名“远山”结识了一大帮驴友,并逐渐开始组织参与一些野外救援工作。
随着救援队不断壮大,2009年,为了全心管理好这支队伍,已成为队长的张勇辞去了工作。“那两年没有收入,但省吃俭用的也能过得去。主要是妻子对我无条件地支持,不然哪能坚持到今天?”
好在,随着对蓝天救援队工作的逐步认可,2011年,张勇获得了来自政府的每月3000元的补贴,社工委也为蓝天救援队批了30万元专款,用于日常救援开销。
队员们说起张勇,不约而同地都会用“榜样”二字来形容,“他对自己考虑得极少,一心只想着救援队”。
张勇和蓝天救援队,现在有着更大的追求。
“我们蓝天,要努力做成国际性救援组织。”张勇崇拜无国界医生组织,对很多国外学医的年轻人梦想成为无国界医生四处行医,他由衷地欣赏。
张勇说:“在大规模突发性灾难面前,仅靠国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挖掘自救能力,才能有效避免更大的伤亡。民间力量的灵活性甚至是国家救援队所不具备的。如果真能够让民间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国家没关注到的我们填上,国家顾不过来的我们顶上,救援漏洞就能越来越少。”
“一个国家的力量,不是靠政府宣传就能体现出来的,这股力量来自民间,我们十几亿人啊,凝聚起来该是多大的力量!”在张勇看来,目前中国志愿者力量还不够强大,根源在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我们在汶川的时候,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他们都是捧着爱心想来奉献的,但这爱心如果得不到政府或者机构、组织的有效引导,就成了暂时性行为,无法常态化、正规化。那中国的志愿者队伍就难成气候。”
“最好的志愿服务模式应该是:在政府指导下,志愿者团体自我管理,保持独立性。政府尽可能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而在管理上能对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信任、放活。”
生老病死是谁也逃不脱的,天灾人祸也不可能都被预测和避免。
“但如果人们能多掌握一些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技能,民间多一些互助组织,陌生人之间多一点关爱扶持,或许一些劫数就能平安度过。”张勇说。
作者:王乐然 王钟秀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第三方平台。
2017年《环球人物》杂志
半年订阅:每期寄发,
共12期,邮政挂号信包邮;
季度订阅:自下单之日起出刊每期寄发,
共6期,邮政挂号信包邮;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