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故事君:报十二娘
借钱买相机,
麻袋做衣服,
床上搭摄影棚……
他拍出最美挂历,
助无数美女成名,
留下了无法复制的,
属于那个时代最真实、健康的美
而这一切,
不过始于一位普通上班族,
想挣钱买更好摄影器材的小小心愿……
1
在冯小刚怀旧大片《芳华》热映的前夕,
2017年10月14日,
北京798艺术区,
另一场“芳华”大片上映。
——一场名为《芳华年代——那些挂历上的姑娘》的摄影展在北京798的某画廊开幕。
这是摄影师贾育平先生的第一次独立展览,
这是一个对大众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的名字,
甚至,
挂历,也在变成一个越来越陌生的词语。
但,
这些挂历上的姑娘,
总能唤起你的记忆,
让你惊叹属于那个时代的美。
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挂历是每家每户客厅的墙上都必不可少的物品,
它既是查看日子的实用品,
也是一件可供欣赏的装饰品,
而美女挂历,
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
她们的一笑一颦和性感的身体,
曾拨动多少少年的心,
她们的动作、姿态,
曾被多少女孩暗暗地模仿。
看,
在没有整容、没有ps和美颜相机的年代,
美女们的脸还是原生的,
有圆脸和长脸,
美女们的腿还是未经ps的,
它们有长短粗细之分,
而且小腿肚上凸出的肌肉,
膝盖上更深一点的肤色,
都是那么地真实、自然。
以颜丙燕为首的“千手观音”照
2
贾育平,
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建筑工程师,
则是挂历年代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
“挂历大王”、“中国时尚摄影第一人”、美女想出名,就找贾育平”,
说的都是他,
贾育平拍摄的数百本美女挂历,
为人们呈现了独特的美丽和时尚,
也深深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审美。
蒋勤勤
著名演员颜丙燕、蒋勤勤、何赛飞、朱娜等都曾是他的模特,
提起王姬,
贾育平也可以毫不谦虚地表示:
“王姬是靠我才去的美国。”
贾育平和模特们
1936年出生在北京的贾育平,
因为父亲有一部德国相机,
他从中学时期就喜欢上了摄影,
还曾特意拜师学习。
后来,
贾育平读了清华大学,
并在毕业后进入了市政公司工作,
但他一直没有放下摄影这个爱好。
1979年初,
贾育平的作品还在香港获金牌大奖,
成为国内摄影界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摄影好玩,
越玩越想添置高级玩意,
贾育平也不例外。
但作为一名普通上班族,
他连续多年都是每月五六十块钱的工资,
而在上世纪80年代,
好点的摄影器材,
动辄就要1000多块,
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但贾育平还是梦想着能尽情地买。
后来他了解到,
拍挂历是个不错的活儿,
属于稿费较高的拍摄,
拍一本挂历能卖到3000到4000元左右,
于是,
贾育平借钱买了一台能拍挂历的相机,
在业余时间开始了拍摄挂历、杂志封面的摄影路。
3
为了降低成本,
也为了挑选可塑性强的模特,
贾育平喜欢到学校、剧院、歌舞团等地方找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女孩。
那时候,
大多数照片都是在贾育平住的那个不到30平的小房子里,
准确地说,是在床上拍摄的。
因为在摄影棚拍摄时,
曾有过被人抄袭创意并抢先出版的经历,
为了防止创意被偷,
也为了节约成本,
贾育平干脆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摄影棚。
搬开沙发、桌椅等家具,
在床沿搭上木板,
在墙上拉几根铁丝挂背景布,
再打上灯,摆上道具,
模特就直接到床上摆姿势、
贾育平则贴在墙上找角度、各种拍。
朋友、邻居们听说了这些后,
都半开玩笑半八卦地问:
“听说漂亮大姑娘一进你家门就上床?”
为了避免闲话,
也为了节约时间,
每逢拍摄的时候,
贾育平干脆就约几个模特到家中轮流做造型、拍摄。
贾育平自制的服装在摄影展上展出
可别小看了这个“床上摄影棚”,
虽然地方小了点,奇怪了点,
但丝毫不影响贾育平的发挥,
甚至还在有限的条件下,
开发出了他无限的潜能,
他不仅是摄影师、道具师,
还要和模特们一起完成化妆、造型等工作。
一张草帘子,
一顶竹帽子,
一床白被子,
一张黄垫子、
再加上一盏复古马灯,
这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件东西,
却在贾育平的创意下,
被一位妖娆、妩媚的模特,
演绎出一副让人无限想象的风情照。
在下面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照片里,
你能看出来模特身后的道具,
只是一床普通的被套和一片工地上的安全网吗?
为了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贾育平就使劲琢磨,
他总能用最普通的、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产生惊艳之作。
他曾用蛋糕盒做帽子,
也曾买来一块普通的白布,
在脸盆里用茶水煮了染色,
然后找裁缝做成衣服后再撕成“乞丐装”,
就连工地上废弃的大麻袋也被他捡来做成服装:
“剪开后轧上边,
把麻袋片儿的横线一根儿一根儿抻出来,单剩下竖线,
放茶水里一煮,晒干,
再用老伴儿的塑料梳子一顺溜,
一套两件的‘乞丐服’就算彻底齐活啦……模特一上身,倍儿帅!”
他带着颜丙燕等几个模特拍摄的“千手观音”照,
是全国第一个这样拍的,
他在30年前就玩的捆绑、犀利乞丐装,
在今天看来,
也同样别具一格。
4
对于摄影,
贾育平就是这么地有着独特的敏感和才华。
有一次,
他在动物园看见一个年轻的女孩,
拿着一个撕开的信封在默默地流泪,
这偶然的一幕,
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和创作欲望,
后来,
他找来模特还原并拍摄了这一场景,
结果,
这张照片获得了国际摄影奖项。
贾育平拍摄的第一位挂历模特,
是一位名叫周爱冬的女孩,
那时,
刚刚从北师大毕业的她,
在一所中学教书。
虽然在摄影中见过了很多美女,
但贾育平一眼就看出了周爱冬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不同气质,
果然,在拍摄中,
她总是能很好地领会贾育平的创作思路和意图,
很好地配合他。
现在的周爱冬和她当年的模特照合影
贾育平会根据每个模特的身材、气质,
设计出不同的场景和动作,
为了更好地沟通,拍出理想的作品,
他不仅会在拍摄前精心思考、设计每一个动作,
甚至会在纸上写下设计灵感、画出大概的动作和姿态。
经贾育平设计、拍摄的图像,
既不庸俗、低俗,
又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虽然每幅照片妩媚的、甜美的、野性的、温婉的,
各有各的韵味,
但无不展现出美丽和性感。
由于贾育平那独特的审美和创意,
再加上认真、 爱琢磨的做事风格,
他很快就成为摄影界、时尚界响当当的人物,
提起他,
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就是专拍大美人的老头子吗?”
在当时,
别的摄影师给模特每人每次200到400元的报酬,
贾育平只给100元,
虽然他付的是最低酬金,
但模特们还是更希望与他合作。
因为被贾育平拍摄过的美女,
很多都上了杂志封面,
在那个年代,
这是快速成名的重要方式之一。
最红火的时候,
每个月都有二三十家杂志用贾育平的照片做封面,
有一年,
12期的《知音》封面,
有10期用的都是他的照片。
1987年,
王姬决定到美国去闯荡,
但她去了几次美国大使馆都被拒签了,
后来,
工作人员告诉她,
如果她能拿出材料证明自己是知名艺人,
就可以给她签证。
这可难坏了当时尚未成名的王姬,
后来她想出办法,找了几本杂志,
那上面都是贾育平给她拍的封面,
就这样,
王姬再次来到大使馆时,
凭借那几本杂志封面,
顺利拿到了签证。
也正是因为有了几年在美国的生活经历,
王姬得以在1993年顺利出演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并因此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
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王姬
5
挂历拍摄,
给很多女孩带来了很多资源和机会的同时,
也让贾育平本人名利双收。
随着名气渐长,
他的作品价格不断提高,
曾卖出过3.8万一本挂历的价格。
希望和他合作的女孩也越来越多,
挂历最火的1993年,
贾育平一年就拍了几十个模特,
卖了47本挂历。
在那个“万元户”都是稀缺品的年代,
贾育平依靠摄影,
赚到了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大钱,
仅在1993年,
他就挣了100多万。
但是,
贾育平既没买房也没买车,
而是到摄影行像买白菜一样买器材。
因为舍得花钱投资,
一些新潮的、极具时代特色的道具,
比如比基尼、摩托车、电话等经常出现在贾育平的作品中。
那时,
内地的泳装相对保守,样式也单调,
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
贾育平特意到香港去买了一些昂贵的进口比基尼、内衣。
为了方便外景拍摄,
贾育平还曾排队去买了一辆北京配额只有100辆的摩托车,
红火起来之后,
他更是带着模特们到全国各地去拍摄实景,
光海南就去了5次。
对贾育平来说,
能落在手里多少钱不重要,
要玩就认真地玩,
尽最大的可能拍出最好的照片。
6
在今天看来,
那个时代的美,
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自然、大气。
贾育平对“美”有着独特的眼力,
只需看上一眼,
他就能知道面前的女孩“行不行”,
选模特,看似是很挑剔的事情,
但在贾育平看来,
美,又没有一定的标准。
模特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怎会有统一的规格、样式?
每一个模特都有各自的美,
天下没有完美的模特,
所以,
贾育平允许他的模特们有自己的缺点、甚至瑕疵:
“不管长得多丑的人,总有一个角度是美的;
长得多美的人,也会有不好看的角度。”
重要的是,
他很善于发掘、并充分展示每一个模特的美。
但这样的拍摄生涯并没有持续太久。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
随着时尚刊物、电视等媒体的普及,
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欣赏丽人,
对纸质日历的需求也越来越小,
流行多年的挂历日渐衰退,
直到现在成为一种怀念。
而且,
在挂历销路越来越差的同时,
模特的拍摄酬劳却大幅上涨,
从几百块到几千块,甚至上万块。
在这样的市场情形下,
挂历和挂历女郎的热潮都逐渐消退,
后来,
贾育平也只好放弃了挂历拍摄,
专心投入到了风光照的拍摄中。
而且,
多年来又牛又拽,“见谁灭谁”的他,
在晚年破例收了很多徒弟,
他不仅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
而且带他们出去采风的时候,
不仅不收钱,还自己贴费用。
贾育平的夫人李岫,
在其影响下,
在67岁那年也开始学摄影,
老两口曾跑遍祖国各地去拍摄那些独特的风景,
甚至还去澳大利亚拍了海浪,
70岁那年,
李岫又开始学习电脑,学做后期。
从“美女”到“美景”,
贾育平一直坚守着对摄影的热爱和执着,
他和夫人一生相伴,
虽然没有生育孩子,
但毫不觉得遗憾,
因为摄影,
他的人生从来都不缺乏快乐和满足。
人生亦如挂历,
一个日子一个日子地过,
总有过完的那一天,
不同的是,
挂历无论翻到哪一页,
都是差不多的光鲜亮丽,
人生,
则每一页都是不同的模样,
就像一个时代被另一个时代所取代。
随着挂历时代的远去,
那些美人们也渐渐远离人们的记忆。
如今,
81岁的贾育平也因为身体原因,
和老伴一起住进了养老院,
在此之前,
他们一直住在那个小小的旧房子里。
一生阅美无数的贾育平,
在夕阳照耀的养老院,
也许会想起那些年,
在无数人的艳羡中,
他骑着大摩托车载着一个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
到一处处美景中,
拍出一张张最美最流行的照片。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贾育平先生所有,在此致谢。
本文文字为好报原创编写,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他公众号转载本文章请聊天框回复“转载”(评论区留言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