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不吼不叫》

“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
“当爸爸向我吼叫的时候,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一、导致后果

孩子是家长习惯的记录器
  • 注意力不集中
  • 成绩差
  • 长大后也沿袭吼叫的习惯

二、理解吼叫

  • 要搞清楚自己的情感触发器(如乱糟糟的房间、孩子的哼唧声)
  • 反思烦恼升级的想法背后的原因(缺乏睡眠、工作压力)
  • 记录、觉知自己的想法

三、深层次分析

  • 家庭习惯遗传
  • 迁怒于弱者的习惯、踢猫效应
  • 导致虐待
  • 精力不足(年老)
  • 因为愧疚、羞愧,转移责任(公众场合)

四、气质的九个决定因素

  • 活动量
  • 节律性
  • 接近/回避
  • 适应性
  • 敏感度
  • 反应强度(面对打击)
  • 情绪本质(乐观悲观内向外向)
  • 注意力分散度
  • 坚持度

可能会因为气质不一,而产生分歧,产生权力纷争
——此时大人要定下基调
——父母是大人,有家庭的决定权,但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五、追踪吼叫的频率

  • 有觉知(记录、意识)
  • 有自我同情(vs是因为别人的错)
  • ABCDE法
    • A ask 自问,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延伸出来的
    • B Breath 深呼吸
    • C Clam 平静自我
    • D Decide what u need 了解对方的需求
    • E Empathy用同理心沟通
  • 4C法则
    • 沟通(简洁清晰、鼓励性的言辞)
    • 选择(不要威胁、不要随便征求意见)
    • 家庭规则(制定、回顾分析)
    • 连接(创造一对一的单独相处)
  • 避免冷暴力、赌气

六、吼叫后的补救

  • 真诚的道歉(vs要不是你,我也不会)(后悔、责任、补救)
  • 下次行动提前计划(这个触发点,下次如何面对)
  • 家庭会议通知、议题(表扬对方、发言权杖、针对共同问题发表意见)

七、孩子喜欢规则规律

  • 使用定时器
  • 运用表格和日历
  • 放低声音
  • 利用幽默和创意
  • 静候结果
  • 再来一次,给个机会
  • 抛出问题,一起想解决办法

八、家人吼叫怎么办

  • 虐待——社会求助
  • 沟通,明晰后果,学习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 | 《不吼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