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 主 的 雅 集」
蒙元皇室与书画鉴藏文化特展
时间,公元1323年3月23日,地点,大都(今北京)城南天庆寺。
一位蒙古公主——忽必烈的曾孙女祥哥剌吉,在这天向二十几位学士文臣发出邀请,来参加自己的私人雅集。
这是一场次品秩极高的活动——公主带来了自己收藏的几十件珍贵书画,并请在场人士为这些作品题跋。
根据当时负责雅集的秘书监丞李师鲁记载,藏品包括了黄庭坚的行书代表作《书松风阁诗》、展子虔《游春图》、唐《定武兰亭真本》、元《元世祖出猎图》等,光是宋徽宗的作品就有五幅之多。
公主藏品中的精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不言而喻。
时间跨越近700年后,台北故宫还原了当年这一场重量级别的“公主的雅集”。
此次特展将展出四十三件相关书画作品,多为宋元精品,其中部分属限展之作,距离上次在台北故宫展出平均已超过五年。
前期展出的作品中,最重磅的当属黄庭坚的行书代表作《自书松风阁诗》——被称作是“天下第九行书”的这件作品,上面共有15首题跋,14首成于那年的雅集。还能看到北宋山水名家郭熙传世代表作,也是山水画史中的重要里程碑《早春图》等限展珍品,尽管它并非公主的收藏,但却无疑增强了此次展览的必看性。
光是浏览展品清单就想出发看展了有没有
P.S:11月16日将更换部分展件
朝代 | 作者 | 品名 | 形式 |
---|---|---|---|
宋 | 黃庭堅 | 自書松風閣詩 | 卷 |
宋 | 劉松年 | 畫羅漢 | 軸 |
宋 | 劉松年 | 畫羅漢 | 軸 |
宋 | 李唐 | 江山小景 | 卷 |
元 | 王振鵬 | 龍池競渡圖 | 卷 |
宋 | 傳宋徽宗 | 歷代集繪 冊 宋徽宗獨鶴圖 | 冊頁 |
唐 | 唐人 | 定武蘭亭真本 | 卷 |
五代 | 趙幹 | 江行初雪圖 | 卷 |
宋 | 宋徽宗 | 蠟梅山禽 | 軸 |
五代 | 五代人 | 丹楓嗷鹿 | 軸 |
宋 | 宋人 | 梅竹聚禽 | 軸 |
宋 | 黃庭堅 | 宋十二名家法書 冊 黃庭堅荊州帖 | 冊 |
宋 | 宋人 | 小寒林圖 | 軸 |
宋 | 宋人 | 枇杷猿戲圖 | 軸 |
五代 | 巨然 | 溪山林藪圖 | 軸 |
宋 | 郭熙 | 早春圖 | 軸 |
五代 | 荊浩 | 匡廬圖 | 軸 |
宋 | 江參 | 千里江山圖 | 卷 |
元 | 元人 | 秋山 | 軸 |
元 | 趙孟頫 | 重江疊嶂 | 卷 |
元 | 陸繼善 | 摹褉帖 | 冊 |
宋 | 趙孟堅 | 水仙 | 卷 |
元 | 馮子振 | 元人法書 冊 馮子振書題畫七言絕句;趙巖書題畫七言絕句 | 冊 |
元 | 柯九思 | 元人法書 冊 柯九思書題畫跋;虞集書題畫詩;李泂書題畫詩;揭傒斯書題畫詩 | 冊 |
元 | 虞集 | 元人舊蹟 冊 虞集致丹丘博士公尺牘 | 冊 |
元 | 余闕 | 元人舊蹟 冊 余闕致太樸內翰尺牘 | 冊 |
元 | 劉貫道 | 元世祖出獵圖 | 軸 |
元 | 元人 | 元代帝半身像 冊 元文宗 | 冊 |
元 | 元人 | 元代后半身像 冊 元帝后納罕;元代后 | 冊 |
元 | 趙雍 | 春郊遊騎圖 | 軸 |
元 | 高克恭 | 青山白雲 | 軸 |
元 | 李衎 | 四季平安 | 軸 |
元 | 唐棣 | 倣郭熙秋山行旅圖 | 軸 |
元 | 曹知白 | 雙松圖 | 軸 |
元 | 曹知白 | 山水 | 冊頁 |
元 | 元人 | 集錦 | 卷 |
元 | 元人 | 畫四孝圖 | 卷 |
元 | 貫雲石 | 題雙駿圖 | 卷 |
元 | 元人 | 宣梵雨花圖 | 卷 |
傳宋 | 宋人 | 寶生如來 | 軸 |
傳宋 | 宋人 | 戳紗繡開泰圖 | 軸 |
元 | 元人 | 緙絲吉祥喜金剛 | 軸 |
元 | 元人 | 十三世紀 西藏達壟寺堪布札希貝唐卡 | 軸 |
一场公主的雅集
展现蒙古皇室收藏新品味
雅集,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当然是在兰亭那一场。
发生在元朝至治三年这场大规模雅集,在中国书画收藏史上尤为特殊,其发起者祥哥剌吉,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私人女收藏家”。
这些经过她品鉴拣藏、加盖收藏印加之请各位文人雅士为其所作题跋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书画史上一宗重要收藏。
学者利用祥哥剌吉的收藏印“皇姊图书”,整理出了一批公主收藏的书画清单,呈现这场“蒙元皇室与书画鉴藏文化特展”。
祥哥剌吉的收藏印“皇姊图书”
藏品之规格、等级、品味,足以见这位蒙古公主在汉文化中的濡染之深,及对书画收藏的热爱。
如果你了解祥哥剌吉的家庭背景与生活时代,就不难理解这一切。
祥哥剌吉的祖父是忽必烈的嫡亲皇太子,从小学习汉文,这样的传统承袭到祥哥剌吉父亲的身上,于是,他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后来,祥哥剌吉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即后来的仁宗皇帝,成为了元朝诸位皇帝中最重视汉文化的一位。
有这样的家庭文化背景和如此亲儒重道的皇帝弟弟,也难怪祥哥剌吉成为了著名的宗室收藏家,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与鉴赏兴趣,另这场集会更为雅致。
宋 郭熙 早春图
北宋山水名家郭熙(约1023-1085)是神宗朝的宫廷画家,朝廷官府多处屏风壁画出自其手。幅左款题「壬子年(1072)郭熙画」。画中构图采对称安排,但以浑圆山体与丰富云气搭配,在秩序中又充满著韵律的变化。藉墨色深浅营造出细腻的光影效果,更为此山水增添空间的奇幻。又有舟樵行旅人物,将此画转为处处生机之神奇景境。画上钤有「明昌御览」印,显示此作曾经金代内府收藏;元代之后,转入明代官府。
这场私人的品鉴聚会,其实与传统的兰亭雅集活动相似,也成为了她“一生收藏史上的高潮”。
当天的情形,在元代文人袁桷的《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中,有详细的记录:
“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命秘书监丞李某为之主,其王府之寮寀悉以佐执事。笾豆静嘉, 尊斝洁清, 酒不强饮, 簪佩杂错, 水陆毕凑, 各执礼尽欢以承饮赐, 而莫敢自恣。 酒阑, 出图画若干卷, 命随其所能, 俾识于后。礼成, 复命能文词者, 叙其岁月, 以昭示来世。” ( 《清容居士集》 卷四五 《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 )
又根据袁桷奉公主教所题各书画的诗跋目,此次雅集共呈书画四十一组(件),此外,从其他元人题跋及存世作品上的印章加以整理,估计公主的收藏至少超过五十件。
傅申先生在《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中有过梳理,这些作品种类甚多,其中,“以花鸟较多……宗教画也不少”;以时代而论,“宋代最多,五代以前亦有数件”,还有几件元人的。
这些藏品多是典型的汉族书画作品,同时,也渗透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趣味。展现了蒙元时代皇室书画鉴藏活动的汉化,也呈现出彼时多族文化互动的成果。
一批重磅的藏品
天下第九行书《松风阁诗卷》等
几十件宋元珍品同时亮相
祥哥剌吉公主的这批珍贵收藏,如今有一部分为台北故宫所藏。这次“公主的雅集”特展精选展出其中代表作品用以认识公主的收藏面貌。
其中最重磅的黄庭坚行书代表作《自书松风阁诗》,上面共有15首题跋,14首成于那年的雅集。
《自书松风阁诗》写的是一首七言古诗,全卷以行草写于四张印有花纹、不易吸墨的砑花纸上,笔墨精美,形态活泼优雅,极能显现黄庭坚的书法成就,是其晚年佳作。
诗是黄庭坚于崇宁元年(1102年)行经武昌时所作,他看到壮阔的山川,听闻松风的拂动,也怀念起各自遭遇不同的友人。
入元后,祥哥剌吉收藏了此卷,卷首便钤有“皇姊图书”的印。卷后,有李泂、张珪、王约、冯子振、袁桷等人题跋,透过这些文字信息,我们还能约略追想当时雅集情景。
宋 黄庭坚
《自书松风阁诗》
▼
旋转手机以获得最佳观赏效果
一同展出的还包括郭熙《早春图》、宋徽宗《腊梅山禽图》、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以及元代刘贯道的《元世祖出猎图》等,每一件在中国书画史上,都是分量相当的作品。
除了祥哥剌吉的收藏,台北故宫还展出了另两位蒙元皇室成员的书画收藏作品——公主的女婿元文宗(图帖睦尔)、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元文宗成立了奎章阁,曾与学士文臣们经常观览图籍、参与艺术鉴藏,使用有“天历”、“奎章”收藏印;元顺帝也有“宣文阁宝”印,两位也都曾有重要的宋元书画收藏,另整个展览更为完整、立体。
整场展览分为“皇姊图书”、“帝王收藏”、“士人题跋”、“多元艺术”四大板块,分前后期展览。
皇姊图书
如前文所述,“皇姊图书”是祥哥剌吉公主在所藏书画上盖的印章。除了《自书松风阁诗》,后期展出的李唐《江山小景》的卷末上方也可找到公主藏印的残印。
宋 刘松年 画罗汉
传宋 徽宗 独鹤图
帝王收藏
这一单元展现另两位蒙古皇家成员对于书画收藏的兴趣。
唐人 定武兰亭真本
五代 赵干 江行初雪图 卷
宋 徽宗 蜡梅山禽
五代 丹枫呦鹿
宋人 梅竹聚禽
宋 黄庭坚 荆州帖
宋人 小寒林图
宋人 枇杷猿戏图
五代 巨然 溪山林薮图
五代 荆浩 匡庐图
宋 江参 千里江山图
元 陆继善 摹禊帖(局部)
宋 赵孟坚 水仙
元 虞集 致丹丘博士公尺牍
多元艺术
整个元朝在不同族属的文化碰撞、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之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艺术成就。此单元中除呈现汉族士人如赵孟頫与妻子管道升,以及其子赵雍家族之书画艺术传承,也有避居为隐士的吴镇、倪瓒等人于笔墨传统中的努力。另外还有非汉人士高克恭、贯云石等的书画新貌。
元 刘贯道 元世祖出猎图
元代帝后半身像
元人 集锦卷(局部)
元人 画四孝图(局部)
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收藏书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12月26日
展览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览内容:蒙古公主祥哥剌吉及其女婿元文宗以及元顺帝收藏的43件书画作品
开放情况:8:30-18:30
_____________
特别鸣谢
台北故宫博物院
_____________
本次推送
特约编辑:付玉婷
出品:林梢青
__________
ART一点
现已开通评论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看展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