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习”能力 ,适应 知识“爆炸”增长

      前段时间去看表姐,被要求辅导外甥女作业,她才上初中,已经开始学微积分。我和表姐这一代是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学微积分,那时很多人学得都吃力,还要讲给初中生。好在她已经开始学物理,于是从匀速运动、加速运动的角度切入,因为时间是她最容易理解的变量,小家伙很快就掌握了随变量变化的动态思考方式,不仅对数学更感兴趣,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而我使用的就是王志涛老师在《教学罗盘》中的方法,通过关联她已知物理知识的讲解,再带她对几个特定情况进行练习,最后整合点出微积分的要点,并给予她肯定,完成了由讲到练再到评的过程。

      我认识王志涛老师是在一次TTT的公开课上,王老师的教学罗盘虽然是基于近百年来各位大师对教育研究理论的整合,但却非常具备实用性,在讲课、培训、辅导等方面都能起到启发心智的效用,所以对觉得辅导孩子作业越来越难的同事们,我都推荐了这本书。


提升“学习”能力 ,适应 知识“爆炸”增长_第1张图片

       虽说教学相长,但知识领域的发展这几年更为迅速,不仅初中生要学微积分,高中生要学编程,就连公司网页设计师也都每天抱着pad上网课,正常十年的程序员工作中都需要掌握十几门语言,即便如此,很多到了35岁还没转管理都会有很强的中年危机感。最近十年,中国图书出版种类从08年的27万种增加到18年的53万种,而互联网教育、付费知识、在线听书、短视频、自媒体、公众号等普及,让我们在一分钟内创造出5艾字节的内容,等同于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四百万年间所创造的信息。如果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光这53万本书堆叠起来的高度,也足以超出8848的两倍;如果一个人的快速阅读能力可以每小时看一本书,一天24小时不吃不睡,连续看50年,也只能看43.8万本。所以知识发展到今天,学习已经不是“勤为径”、“苦作舟”能轻描之了,“知识焦虑”或许成为当今的趋势,需要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于是我们安排好学习“日程”:一早起床,打开“得到”,倾听罗振宇的60秒;打开“喜马拉雅”,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听完30分钟的说书;上了地铁点开“知乎”,看完“十分钟教你写个商业计划书”;中午吃饭的时候,又打开“得到”,抓紧学习“情商,为什么学渣可以改变世界”;下班地铁,打开订阅的公众号,仔细钻研“一季度互联网发展四大趋势”;吃晚饭的时候,打开网易云课堂,看完“轻松思考:聪明人都是这样思考的”;晚上睡觉前,打开“喜马拉雅”,听着“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带着满足的疲惫感,欣然入睡……就这样,坚持一年,花费几千,多数人会发现虽然感觉受益匪浅,但除了一堆新名词、新概念,自己的认知没有得到提升,思维也没有得到升级,知识技能依旧原地踏步。对此很多网络评论将论调指向“知识平台”,在这本书之前,我认为平台只是提供了选择,虽然宣传上有一定炒作性,毕竟其存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幸先读这本书,也许从使用者的角度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解释:

1. 情绪角度,如果我们的学习并非是出于自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解决焦虑,即便我们在看、在听,但潜意识里依然是抗拒的,即便似懂非懂也不会区深究。

2. 知识角度,“记住”的是信息,“理解”的才是知识,即便理解,我们也只能装入有限的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知识的组织、结构。

3. 行为角度,很多充其量是“学习爱好者”,“输入”了各种信息、知识并进行了记忆,但并没有用在自身行为习惯的改变上,没有“输出”就很难实现自我提升。

4. 思维角度,多数人停留在记忆与理解的浅层学习上,很少人走向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深层学习,因此形成的个人构念较为单一,缺乏弹性与变通,解决问题对策也会狭窄。

       书中解释更为详实,以上形成了一个负向循环,情绪上的低兴趣度降低了知识上的觉醒度,进而抑制了行为上的投入度,最终没有开启思维的省思度。如果要让自己通过“学习”真正提升,围绕书中EKMA模型,每个人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模式。当然,我也希望这些“知识平台”不只是知识的分类与堆积,而是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学习平台”,该如何转换,我建议从王老师的《学习的螺旋》中寻找答案。


提升“学习”能力 ,适应 知识“爆炸”增长_第2张图片

        在知识呈几何指数爆增的今天,这本书适合于所有希望“学习”的人,无论你是在校的学生、职场的新人、团队领导、企业高管、职业讲师,还是为人父母、交际相处、专业研究,《学习的螺旋》能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在高耸书山中找到捷径,在无涯学海中建立绿洲。

你可能感兴趣的:(提升“学习”能力 ,适应 知识“爆炸”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