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

点击蓝字“凤凰WEEKLY“,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美军提前破译日本海军密码,战前准确掌握日军动向。
好莱坞重拍版战争片《中途岛》上映,那场在短短一天内扭转了太平洋战争战局的中途岛战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中途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西北1100海里处。 1942年6月4日,日美两国海军主力舰队在中途岛周边海域展开激烈搏杀。 日本海军以4艘大型舰队航母为核心,倾巢出动,对决美3艘大型航母为主力的舰队。 踌躇满志的日军以为此战志在必得,定能歼灭美军主力航母部队。 没想到经过当天一战,美军戏剧性以少胜多。 日军4艘航母全灭,阵亡3500余人; 美军仅损失1艘航母,阵亡307人,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局势顿时逆转。 中途岛战役真正激烈的战斗过程仅历时十余个小时,却留下很多传奇故事。 美军鱼雷机不惜全部牺牲也拼死发起进攻,美国俯冲轰炸机部队在“决定命运五分钟”里准确投弹干掉3艘日本航母,这些英雄们为赢得中途岛战役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虽然不上战场奋勇拼杀,却躲在幕后为赢得胜利奉献出特别贡献。 美军提前破译日本海军密码,战前准确掌握日军动向,情报工作成为美军赢得此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空袭东京刺激出中途岛战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太平洋舰队主力。 1942年2月底,由18艘军舰组成的日本入侵舰队,在爪哇海战中一举打垮荷兰、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15艘军舰组成的盟国混编舰队。 在这场日德兰海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中,盟军有11艘军舰被击沉。 珍珠港事件日军是偷袭取胜,可以说胜之不武; 爪哇海战,日本海军在正面对决中表现出极高的战斗力,盟军输得心服口服。 珍珠港事件后的半年中,日军全面出击、连战连捷,迅速占领从缅甸、菲律宾到新几内亚的大片地区。 日本海军的核心是11艘航母,其中6艘重型舰队航母,4艘轻型航母,1艘商船改装来的慢速航母。 日本海军航空兵飞行员技术精湛,飞机性能也完胜盟军,占据着绝对优势。 到1942年夏,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海上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抗击日本海军的重担落在美国身上。 美军太平洋舰队只剩下4艘大型航母,“列克星敦”、“企业”、“约克城”和“大黄蜂”号。 美国还有3艘航母,大型航母“萨拉托加”号在1942年初被日本潜艇击伤,尚在本土大修; “黄蜂”号航母在地中海支援北非战场,一时无法赶回太平洋; 美军第7艘航母“突击者”号吨位太小,不敢派到太平洋战场。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制订偷袭珍珠港计划前就很清楚: 如果不能短期内打垮美军,那么总体实力和战争潜力居于绝对劣势的日本,面对全面动员的美国将难逃失败厄运,最多一到两年,战局就将逆转。 当1942年春日军扫荡印度洋后,下一步战争怎么打,日本一时陷入迷茫和争论。 日军高层提出5个不同的出击方向: 向西攻打印度,与德国会师中东; 向南直取澳大利亚,夺取美国反攻日本的最大跳板和潜在基地; 西南方向进攻萨摩亚群岛,彻底切断美国和澳洲大陆联系,孤立澳大利亚; 向东进攻夏威夷,让美国西海岸直接暴露在日军兵锋下; 向北夺取阿留申群岛。 算上主张转入全面防御的方案,日本面6个不同战略选择、 一次偶然事件迅速结束了日本高层的争论。 1942年4月28日,美国 “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航空母舰搭载陆军航空队的B-25轻型轰炸机奇袭日本本土。 美军轰炸机在远离日本海岸400英里大洋深处的航母上起飞,轰炸完日本首都东京和几座大城市后,飞到中国浙江降落。 这次袭击对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害微不足道,但打破了日本本土从未遭到攻击的神话,对日美两国两军产生极大心理影响。 日本海军深感愤怒和羞耻,他们突然意识到,如果不能尽快消灭珍珠港事件中幸存下来的美国航母,日本本土安全就难以保障。 1942年5月5日,日本海军军令部正式批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计划。 日方认为,中途岛是夏威夷群岛西北最重要的屏障,日军进攻此处,美军必定全力防御,日本可趁机与美舰队主力决战,一举消灭美军航母。 两天后,一支大型日军舰队按预定计划袭击西南太平洋方向新几内亚群岛的莫尔兹比港,日美爆发珊瑚海战。 此战双方打成平手,美军击沉一艘日本轻型航母“祥凤”号,重创大型航母“翔鹤”号,击落77架日机,击毙1074名日军。 美军损失66架飞机,阵亡543人,一艘4.2万吨级重型舰队航母“列克星敦”号沉没,“约克城”号重伤。 表面上看,珊瑚海海战美国损失较大。 实际上,日本失去的不仅仅是轻型航母“祥凤”号,此战后“翔鹤”号需要大修,“瑞鹤”号航母舰载机部队损失惨重,短期内补充不上。 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前一个月时间里,实际上失去的不是1艘航母,而是3艘。 更严重的是,美军在珊瑚海海战中一改战争初期的颓势,表现出顽强战斗意志和灵敏的学习进化能力。 美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斗力在不断提升。 日军对此浑然不觉,还沉浸在开战6个月以来连战连捷、不断大胜的轻狂中,对美军充满蔑视与不屑。 日本制定了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计划,集结起总计162艘军舰(包含6艘航母,其中4艘大型航母),兵分7路,沿两个方向进攻。 日军主力部队以4艘大型航母为核心,直扑中途岛,一支偏师(含一艘轻型航母、一艘慢速航母)进攻阿留申群岛。 而美军能集结起来的军舰不超过76艘,含3艘航母。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和山本五十六有一个同样的观点,都认为赢得战争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战场上消灭敌军航母。 尼米兹对此充满信心,他深信美军已经具备了和日军不相上下的作战能力,这一点在珊瑚海海战已经得到证明; 尼米兹还相信他具有战略情报优势,美军有机会精心设伏迎击日本海军主力。 历史证明尼米兹的判断很准确,美军一举消灭日本联合舰队航母部队的主力。 太平洋战争日攻美守的局面迅速易位,美国在使用有限的力量来发挥无限战斗力上,显示出了巨大的灵活性和决断能力,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为中途岛的胜利做出特殊贡献。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1张图片
瑟夫·罗奇福特
密码破译组“忘了珍珠港,开始战斗” 中途岛战役胜利后不久的一次庆祝会上,尼米兹海军上将派自己的专车接来一位貌不惊人、外表略显邋遢的海军中校。 利用这个机会,尼米兹对在场人员宣布: “中途岛战役胜利的主要荣誉,要归这位军官所有! ”他就是太平洋舰队情报部下属密码监听站负责人约瑟夫·罗奇福特。 罗奇福特生于1900年,父母都是爱尔兰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高中时唯一学得好的课程是数学。 罗奇福特17岁就参加美国海军,他被送去学习密码分析。 这个类似填字谜游戏的工作很适合他,罗奇福特喜欢破译密码工作。 他后来写到,破译密码让你感觉良好,因为你打败了那些认为自己的通信很安全的人。 1930年代,罗奇福特在海上不同岗位服役,1939年到珍珠港太平洋舰队情报站工作,负责拦截日本无线通信兵破译密码。 他手下总共只有20多个人,当时美国高层无法理解信息收集和情报管理的本质,海军甚至整个国防系统糟糕的沟通协调机制,酿成了珍珠港的情报灾难。 珍珠港事件后,罗奇福特简洁的对他的手下说: “忘了珍珠港,开始战斗。 ”1942年新年第1天,刚上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海军上将访问了密码破译组。 尼米兹渴望尽快复仇,不断要求知道日本航母的位置,而罗奇福特及其手下们尚需战争的历练,还在不断出错。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密码破译组逐渐摸着了门道,从1942年1月中旬开始,他们能部分破译日本海军JN-25B电报。 1942年3月2日,罗奇福特第一次做出准确预测,夏威夷在3月4日将会遭到日军袭击。 果然,两架大型日本水上飞机在当晚实施了偷袭。 到3月底,美国海军已经将日本海军的JN-25B电报相当大一部分数量来往电文破译并阅读。 罗奇福特此时拥有40名军官和100多名工作人员,这个月罗奇福特最重要的成就是初次发现日本给中途岛起的通信代号是AF。 4月初,罗奇福特报告说日军在计划向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进攻,并向美军高层准确预报日本人将在5月7日至8日进抵珊瑚海,这使尼米兹能提前安排好兵力截击日军。 5月初,罗奇福特告诉尼米兹,日本人正在策划一次新的大行动,但他还不能确定是什么。 中途岛战役前,罗奇福特的密码破译组每天能截获500到1000份日本电报,大约占日本人每天发送量的60%,其中拦截电报中40%的内容片段能被破译出来。 到5月9日,罗奇福特可以对尼米兹说,日本舰队将出海进行一次大规模作战,他们将在5月21日出发,但是目的地不详。 美军预测日本人可能的进攻地点包括珍珠港,甚至可能攻击美国西海岸。 罗奇福特的部下还报告说,日本计划中的攻击目标可能不止一个,阿留申群岛也是。 5月13日,密码破译组取得一个重大成果,他们有把握确信,山本五十六将派出包括多达4到5艘航空母舰在内的主力部队,进攻中途岛。 尼米兹手中只有“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母可用,在珊瑚海战役中受重伤的“约克城”号,正在返回珍珠港途中,亟待修理。 理论上,尼米兹最多能拿出3艘航母应战日本4到5艘航母,美国没有犯错空间,不可能分兵防御,必须下赌注把兵力集中在一处使用,如果误判日军主攻对象,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华盛顿的美国海军情报部坚持认为,日军最可能的进攻目标是约翰斯顿岛,华盛顿高层不欣赏罗奇福特这个人,也不认可他的破译成果。 到5月16日,尼米兹越来越相信罗奇福特的判断,但此时华盛顿还是坚持既有立场。 5月19日,太平洋舰队情报部一次会议上,有人想出一个办法,用海底电缆秘密通知中途岛的海军电报站,让他们用无线电明码向珍珠港报告,岛上的淡水净化器故障,请求供应淡水。 太平洋舰队情报部的这一花招玩很高明,用明码发电报报告不重要的淡水问题很正常,这条电报又足以吸引日本人的注意。 两天后,罗奇福特拦截到日本海军密码通信,说AF缺乏淡水,进攻舰队应自备淡水。 同一天和22日,美国设在澳洲墨尔本的监听站、科伦坡的英国远东联合情报局,也相继报告说他们确信AF就是中途岛。 5月24日清晨,罗奇福特带着密码破译成果去见尼米兹,他判断日本将在6月3日进攻阿留申群岛,次日将以航母袭击中途岛。 尼米兹海军上将的情报部负责人艾德温·莱顿中校,根据罗奇福特的密码破译情报做出分析研判,日军将从中途岛西北方向325度方位向美军发起攻击,美军预计在中途岛当地时间早晨6点左右,可在离中途岛175英里处发现日军。 事实证明,上述研判惊人的精确。 日本联合舰队核心部队——由海军中将南云忠一指挥的以4艘大型航母为核心的机动部队,正是在6月4日清晨6时03分被美军侦察机从距离中途岛180英里、方位320度的位置发现。 5月26日,尼米兹仍在心神不宁写自己的形势评估报告: “我们唯一的情报来源是信号情报,敌人可能在欺骗我们。 ”当天,他做出一项关键性决定,派遣全部3艘航空母舰去中途岛迎战,战损的“约克城”号务必加紧修理以赶上战斗。 战后,美国海军太平洋战区情报部总结: 在战争的防御阶段,几乎没有缴获的文件或捕获的战俘,没有敌方阵地的航空侦察照片,也没有间谍和海岸监视哨可用。 破译拦截的日本无线电通信,不仅是当时最重要的情报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 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在中途岛战后的日记中痛苦记录: 敌人预先猜出了我们的企图。 日军高层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的密码被破译了,他们始终只是觉得自己不走运,被美国侦察机或潜艇提前发现了。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2张图片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期间,日本飞龙号航母一架飞机上发射的鱼雷击中了美国约克镇号的左舷。
美日军事情报工作天壤之别 中途岛战役是美国军事情报部门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根据情报搜集手段的不同,美国将情报种类大致划分为人力情报(humint,即由人力来收集和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情报(techint)、公开来源资料收集三大类。 技术情报又能细分为照相或图像情报、信号情报(通信情报,遥测情报,电子情报)、测量与指征情报等。 因为人力情报主观不可靠因素难以排除,美国情报界历来倚重技术情报,技术情报中最重要的就是图像情报和信号情报。 多种信号情报中,最古老的是通信情报。 美国国家安全与情报界专家艾布拉姆·索尔斯基所著《无声的战争——认识情报世界》一书明确提出,对主要大国来说,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直到二战大战结束,通信情报以及密码分析破译都比其他情报来源更为重要。 索尔斯基这一论断最显著的注解,就是二战中美国代号“魔术”的对日密码破译活动,以及中途岛战役前美军对日本海军密码的破译。 “魔术”是指美国军方破译日本代号“紫色”的外交密码,美国通过这一行动能够破解日本的外交电文。 此外,罗奇福特的人破译了日本海军密码。 这两项成就,堪称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情报战最大的胜利。 然而,情报的获取和应用是两码事。 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就已经能破译日本外交密码,但这些通信情报未能阻止珍珠港灾难的到来。 女学者罗伯塔·沃尔斯泰特1962年出版的成名作《珍珠港警告与决策》一书中指出,由于“魔术”情报的绝密性,美国其他情报机构部门难以共享关于日本可能发动袭击的情报,也未能综合分析这些来源众多的情报并得出明晰的结论。 沃尔斯泰特女士认为,大量芜杂的情报涌来,形成了“背景噪音”,从中分析甄别出真正正确的情报是困难的。 与珍珠港的灾难相比,罗奇福特及其上司莱顿中校在战前准确收集、破译、分析了日本海军无线电报,由此判断出日军的动向,并及时将情报成果上报到其消费者即尼米兹上将那里。 从1942至1945年间,美国在信号情报拦截、破译工作上平均每年花费5亿美元,这被评价为二战中收益成本最高的一项投资。 此后,这个部门还将破译日军企图进攻瓜达尔卡纳尔岛、翻越欧文·斯坦利山以进攻新几内亚的作战计划。 美军及时作出反应,击退了日军。 他们还准确发现山本五十六行踪,精心组织拦截了山本座机,并一举击毙他。 中途岛战前,罗奇福特手下只有100余人,到1944年他掌管太平洋舰队情报部时,密码破译组已经拥有500余人。 美国陆军在珍珠港事件前从事“魔术”密码破译的只有4名军官,以及13台IBM的密码制表机,到1945年时已经拥有7000人和400台IBM制表机。 此时的信号情报对盟国如此重要,以致美国不愿轰炸日本的无线电通讯中心,与其摧毁它们,不如让它们继续工作。 与美国对情报工作的重视相比,日本陆海军高层将情报工作视若儿戏。 他们认为情报工作是简单机械的劳动,可以让基层官兵去做。 日本高级领导人最不可思议的一点是自欺欺人,拒绝采信和研究与高层领导既判结论不符或对自己不利的情报,更不必说根据相应情报研究对策。 从1930年代直到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的情报部门不断被迫自我歪曲,以迎合最高指挥决策层的喜好,而不是去反馈现实情况。 比如说,当军部决心对美开战后,就没人敢再研究美国经济问题。 日本陆军最高情报长官土桥勇逸少将反对与德意结盟,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事就故意瞒着他。 日本陆军很少关心美国的事,他们认为陆军主要应该研究对苏作战,对美开战是外交部和海军应该关心的问题。 日本陆海军素来互相倾轧严重,更导致日本的情报工作管理、协调机制混乱。 日本陆军即便破译了美国保密等级不高的密码,也会保守秘密而不告诉海军,反之亦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战败投降。 对于情报部门的无能,甚至裕仁天皇本人都觉得纳闷,陆军情报部门一直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对苏作战,但当时主要在和美国打仗。 日本在信号情报和密码破译重要性方面,反应非常迟钝。 日本能轻松破译中国政府的无线电密码,所以很轻视通信情报。 二战期间,英美集中了民间大学和军方最聪明的头脑从事情报工作,特别是最费脑力的密码破译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部搜罗几乎所有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去前线做炮灰,却没人想到应该把需要优越智力才能做好的密码破译工作交给他们。 直到1943年以后战局急剧恶化,日本才开始重视通信情报,选派军官去德国、匈牙利和芬兰学习密码破译技术。 同年,日本陆军创立了中央特别情报处,负责搜集、破译英美信号情报,初建时只有300人。 次年5月,有人想到大头兵干不好密码破译,应该招募数学系和语言系大学毕业生。 后来,中央特别情报处在东京帝国大学帮助下建起一所军事密码分析研究会,补救措施来得太晚,这个部门到1945年才达到1000多人。 日本海军花费在密码破译上的资源甚至比陆军还少,他们破译不了什么重要密码,海军的信号情报工作重点只能集中在无线电定位和通信流量分析上。 日本海军很依赖人力情报,战前在日裔移民密集的夏威夷地区安插了一些重要间谍,为偷袭珍珠港提供了准确情报。 开战后,美国将所有日侨抓起来集中看管,日本海军失去重要情报来源,这导致中途岛战前严重误判美军实力。 山本五十六以为尼米兹只有2艘航母,南云忠一率4艘航母进攻将稳操胜券。 日本没能查明“约克城”号航母经过两天抢修就能驶离珍珠港、奔赴前线,这是情报失误误导日军战前计划隐含重大缺陷的突出事例。 美国海军官方历史学家塞缪尔·莫里森总结说,中途岛是一场勇敢机智运用情报的胜利。 中途岛战役的亲历者、日本联合舰队“赤城”号航母飞行队长渊田美津雄少佐则认为,中途岛战役期间,美国情报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样重要的是,日本情报工作非常糟糕。 作者丨阎滨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3张图片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4张图片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5张图片 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_第6张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70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美日情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