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东路走九遍,蜜园一号夜未眠

离开双港东路已半载,来到蜜园路1号也已经一百多个日夜,从未想过只是顺手报名参加的一场考试,能给自己的人生轨迹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记得大一时就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最不想当的就是公务员,大二学税法时焦头烂额也说以后才不做这方面的事。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两项却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成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成长环境太过单纯,自己接触到的人和事也都没有非常“社会”,也许现实如此,也许是自己选择性地忽略了一些事实。总之自己是幸运的,没有经历太多的险恶,挫折也有,只是此刻回首,往事如浮云,亦如考试作文中常写的“坚持不懈,努力奋斗”。读多了写多了“正能量”,可能自己也就信了,也就照做了,也就忘了许多难熬的时光。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去年的今日,正在家中无所事事,迷茫地等待着考研和国考的成绩。回想去年的整个下半年,每天窝在不到十平米的房间里,一心一意备战考研。到点起床洗漱,煮个鸡蛋泡杯燕麦,然后开始刷题,临近饭点点个外卖,时间长了外卖小哥都认识自己了。有时好几天没出过门没跟人说过话,甚至担心自己丧失说话的能力了。考研苦吗?想要体会成功的喜悦怎能不辛苦?但我觉得那段日子挺充实的,自高考结束后,难得有那么完整的一段时间,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一场考试,而且是自己明确想要的。尽管最终的结果证明了一件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而且是同时从正面与反面证明。

当自己查到考研分数时,尽管超出预料,尽管高出往年分数线许多,但太多的高分撞车,无缘面试。当自己知道国考进面试时,我心想着,还好当时自己报名去考试了,至少暂时有条路,还有机会。可我仍旧放不下,天真地幻想有人放弃面试或是扩招能多出些名额。直到面试名单出来了,终是只能对自己苦笑怪自己还不够努力。

当自己没得选时就只能奋力一搏了,对国考面试一无所知的我,一开始只能到处搜“结构化面试”,但所幸自己此前做过近半年求职公众号,五花八门的面试技巧也总结了不少。只要是面对人的考试,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对方。后面的事,也就是通过面试成绩反超,幸运地加入深税。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可桑榆与东隅终究是不一样的。现实没有让我选,或许是一件幸事,不然无论选择哪个,都会让自己对另一个选择心存惋惜。


我的大多数笑容,都献给了手机屏幕

比起害怕别人了解自己,我更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小成长环境单纯,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交圈狭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自己多处于被动状态。约饭唱K组织活动,我从来不是积极主动的那个,每次被叫上时,还得半推半就腼腆个小半会儿。我羡慕那种在群体活动中熠熠生辉的人,我也清楚自己还是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或四处闲逛,人真是一种矛盾的生物。

小时候一个人在家,我会看书看报,画画写字,当然更多时候是在电视机前看各种中文配音动画片或狗血偶像剧。后来,有了电脑,挂着QQ互踩空间,玩着QQ堂听着“Hello酷狗”。再后来,有了不那么智能的手机,短信聊天,各种手游,喜欢拿着手机到处拍不停。而今,有了智能手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在社交活动中会尴尬了。看综艺刷段子聊天支付样样齐,在几寸见方的玻璃屏幕里,似乎更能寻得共鸣,似乎更能找到即时可取的快乐。于是时常一个人对着手机屏幕傻笑,这种短暂却实在的快乐在涉猎面越来越广时愈发难获得。

曾经的我紧抓热点的尾巴,变着法往儿上蹭。而今的我,朋友圈长期关着,微博主要用来登录其他网站,连新闻都很少关注……没有了“互关取关,点赞转发,评论互动,撤回重发”等一系列网络社交活动,我的社交活动也随之减少了一大部分。我找回了看书写字、发呆闲逛等消遣活动,时间渐渐回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去感受活着的状态。

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信息量爆炸,当各种视角各种观点一股脑涌入时,自我的思考便暂缓了许多,看了别人的论述就觉得自己仿佛懂了许多。让自己活得像个下水道。这个很对,那个也不错,糊里糊涂,被问到自己的看法时却列不出个一二三点。可是媒体只会给人们看他们想让他们看到的部分,尽管“假话全不说”,但“真话不全说”也是件令人恼火的事。

掌握话语权的似乎来来去去就那几家,沉默的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各自的看法。有时听到父母对某一事件的看法,那是在市井生活中提炼出的民间智慧和生活经验,是在网上见不到学不来的。因为这群人不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他们用日常情理交际,不站在道德制高点,怡然自得地在现实中过着小日子。

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态度。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我坚决不同意你说的话。


我考了那么多的试,没想到是为了离开家

现在回想起来,大学期间我并不是学霸型的人,对自己学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会努力学,该完成的任务都认真做,不敷衍了事。所以常常选修课比专业课成绩高许多……很无奈,谁当初骗我“上了大学六十分万岁”的来着?冬日清晨图书馆前排起的长龙,考试前夕的挑灯夜读,学霸们都喜欢说自己书没看完题没做完,以及总是有人平时不学习临考试拿着不知道哪来的超纲题到处问得人心惶惶。学习不易,所以每次评优评先时,自己也只能靠着学生工作跳起来争取一下。直到毕业时,突然发现自己此前的一次次争取,换来了一个大的荣誉。当然,论文写得太好没让我答辩也是个既惊喜又遗憾的事(傲娇脸)。

只要是自己完成的,无论是一篇文章,一个PPT,还是一次展示,我都不想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害怕因为做的一件错事,让自己蒙上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这种想法让我长期以来习惯亲力亲为,不放心交给别人办事,也因此不太喜欢一些会降低效率的“团队合作”。我明白这样不好,也很辛苦,但至少自己是安心的。

工作之后,也不知道前辈是不是会觉得自己幼稚,毕竟有时都觉得自己naive(蛤)。有些事,真不是书上能学来的,岁月会真正打磨你,社会会好好教育(训)你。有时觉得自己骨子里就是个穷酸又清高的浪漫主义文人,但现实通常更偏爱精明市侩的理性主义者。人情世故虽然也有情字,重点却在世故。我害怕成为自己讨厌的模样,却也深知必须寻求改变才能继续前行。我喜欢与人相处时平和中带着点欢快的气氛,所以我喜欢逗人发笑,或者自己在那儿傻笑。我并非不合群,只是喜欢,或者习惯了孤独。有时拒绝别人,感觉像是自己犯了错。

我不喜欢跟负能量的人打交道,可苦笑那些负能量最是生活的真谛。“人性是如此幽深复杂,千帆过尽,我变得什么都能理解,也什么都无法再相信。”


时间的年轮到了第二十二圈,谈笑间提及往事,风轻云淡地仿佛在说别人的事情。一年前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谁又能料到今日的生活景象。做了那么多年的学生,把考试和分数看得那么重要,如今也该寻找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健康,比如家人,比如,一个崭新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港东路走九遍,蜜园一号夜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