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轼

大概四五年前吧,写过一篇关于苏轼的长文,因为那时候刚经历一场大的变故,一半是为了劝勉自己,一半是为了应付校杂志社的约稿。最近恰得一本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是张振玉翻译的,只花了三个晚上,就把全文通读了一边。厌倦嗟呀,思绪万千。

之前那会写苏轼的时候,是以一个“榜样”、“模范”来写的。就像他说自己“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恬淡自足,不以己悲的乐观心态,真正做到了荣辱不惊。那时候也正缺少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所以所想即所见,心中所想,化为笔上,落入心中,只是一个如模板般的形象。

一开始阅读《苏东坡传》的时候,有很大困惑——写的特别详细,详细中又夹杂了作者或译者对于苏轼本人心理活动和当时现实场景的自我还原。接触伊始,对于这种“擅自揣摩”的写法很不满意,觉得怎么可以这么写呢?一定要实事求是才算是好的。可是随着阅读逐渐深入,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充满活力的真实世界,遇见了一个满是筋骨血肉的真实苏轼。

我们读历史或者某些传记,经常是生平大事如流水一般的记录,更如编年体一般,摘取其人生命中的诸多大事、趣事、丑事集为一集,当读者遇见这类书,只能是夹杂着各自不同的想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最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苏轼,然而每个读者的经历、思想、观念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便会出现各种不一样的苏轼,而这些苏轼,其实就是读者自己加上传记中的事件,幻化成的人物。我们读史,并不是为了把自己想象成传记中的主角,而是为了能亲自体会传记人物的生活、思想和变化,否则刻舟求剑,最后看到的还只是自己而已。

在《苏东坡传》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与以往不同的东西。他可以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自耕东坡,但是他是发愁于一家人的生活;他敢于仗义执言,但是他也在深夜不断地反思自己,感叹生命如蝼蚁一般。对世事无奈之时,并不是一念之间就能重拾信心,也是高卧江边,独行山林,即使道理想通了,但世事未变,他也是只能等待。就像他在诗中写的: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穷困的现状一时之间并没有得到改善,可是难能可贵的是,困厄之间却找到了自己。就像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各种事情之中,不断地去满足各种事情各类人的需要,却很少留给自己时间去思考和探索,渐渐地 就如画皮一般,成为了我们一直扮演的那个人。穷困之时,他亲自躬耕陇亩,还不忘写信给驻地太守关于弃婴等事的建议,等到他有复职杭州太守的时候,又着力疏通水道,修建医院。壮年时,与文与可、米芾等名画家高谈阔论,挥汗泼墨,等到了发配岭南,也不忘与跟随自己的儿子用劣质的笔墨画些竹石冬景。内心不以世事变化而变,才是超脱。

已卯上元,余在儋而,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子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糅,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 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便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少年时读书,见到传奇的,都以为是天生神力,却忽视了在纷繁的事情中,人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譬如苏轼,我们只有俯下身去观察他的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一个鲜活的苏轼,而不是历史中那个枯燥的“榜样”。更进一步,榜样的力量,其实是一座灯塔,而怎么样才能驾驶命运的小船划到彼岸,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思考和行动才能实现。苏轼于我,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榜样,只是现在,会更加深刻或者说理智地对待。不是面对问题就一味地“反求诸己”,而是更“慢”一点,再“快”一点。不紧不慢,才能走得平稳。

再读苏轼,也是在读自己。有时候道理是想得通,但是却很难做到。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的反思。暂时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放下,就像苏轼一样,不如漫步山林之间,生命那么短暂,有趣的事情那么多,好的心态不是遇山开路,而是另辟蹊径,找一个世外桃源,暂避一时看到的美景,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美好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