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报刊亭

昨夜晚饭后,与家人去散步。沿着那条大树已经被砍的路走下来,树没了,心情不太好。但居然发现一路上,还有三个报刊亭,相隔300米的距离,还在路口坚守,让人为之一喜。

我仔细看了一下报刊亭经营的东西,还是以报刊图书、电话充值卡、小食品及饮料为主。最后那个靠近环城路口的报刊亭,无人光顾,只有女摊主一头埋在手头的杂志里,醉心阅读,在霓虹灯下,成为城市一道动人的风景。我想 了一下,自己有好多年的时间没有在报刊亭买东西。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2002年的夏天,我在之前的路口报刊亭固定买足球杂志,当时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在守着摊位,神色冷峻,留着一小撮胡子,穿着一件蓝领白身的T恤,一副很酷的样子,他长得很像台湾歌星王杰,似乎透着颓废,但眼神中对于生活还保持着执着与不屈。他做事很规范,认真地收钱、找钱、递杂志,没人顾客时,则平淡地注视着路过的人,坦然面对亭子周边的环境。

这些年来,我已经很少眷顾报刊亭了,20年来,感觉其经营范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先的经营内容主要就是提供阅读的报刊图书及固定电话,那时手机还不普及,很多人有传呼机,回传呼或打电话需要找固定电话,光顾电话机的机会很多。后来增加电话充值卡、零食、饮料,报刊图书还较多。随着信息发展,手机、电脑等越来越谈及,人们的阅读发生变化,纸质阅读的行为也变少了。昨天,我看了那个报刊亭,经营的还是报刊图书,但是,品种已经大为减少,似乎有些小孩的玩具。现在的人们都在看手机电脑,专门去买报刊图书的人,真的是少了。就说我自己吧,很多时候也只是通过网络读书看报,掏钱买纸质报刊图书的行为基本没有了。人家说,欧美人在地铁里捧着一本纸质书或报纸在看,而在中国,我们则是在看手机。手机阅读也好,电脑阅读也罢,相比于纸质,属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无法形成深刻、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很多有识之士担忧。或许,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某种程度上就体现在阅读的方式上。

当年,我们的生活没有如此的便捷,现在智能手机、先进的电脑,已经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那时,我们去书店、报刊亭找寻自己的东西,守候一份期望,有的杂志一月一份,要专门等候,如同守候着一份心中的信念。现在就不用等,只要有 wifi,只有有手机,就能找到乐子。一切都很快捷,一切都来得很快,我们有时什么都不看,周围的环境与人,我们都不关心。只要与手机为伍,与手机为伴就行,就能笑起来,可是仔细想,却好像失去了专注、耐心、安静与深刻。在手机占据我们时空的现在,我们的快乐变少了,我们越来越快跟着时代向前冲的时候,我们有时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存在。手机裹挟了我们,信息包围了大脑,我们完全迷失在这个快捷便利的时代。

反思我们生活的环境,大街小巷密布的邮筒已经消失了,很多实体书店已经从眼中逐步逝去了,现在还能看到报刊亭,完全是一个意外,勾起对往日岁月的回忆。我们的成长,我们的经历,都离不开这些曾经守候我们的报刊亭。所以,昨晚突然看到街头的报刊亭,我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感动。

存在就是合理。报刊亭既然还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将来还会继续存在吗,还能生存多久,市场说了算。其实报刊亭自身要谋求发展,拓宽经营,把自己的经营与人们的需求结合起来,还是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与时俱进,才能有机会,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城市与社会的变迁发展中。

如果说城市是水,报刊亭是鱼,报刊亭就要理顺这个关系,认清自己的定位,发挥文化功能,起到鱼对水的作用,一定能长久生存下去。只要读者认可,符合人民的需要,如果再获得政府适当的扶持,把报刊亭办成城市的文化亭,在城市大扩大建、高歌猛进中,变成一条生命力旺盛的鱼。

我相信,报刊亭还会长久地存在下去,陪伴我们,陪伴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你可能感兴趣的:(霓虹灯下的报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