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元宵节,总绕不开“团圆”二字。但若把元宵节拟人化,却是一个无家可归、狂野的浪子,是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的加强版,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狂欢的种子。
出生不明,有三个或疑似更多的爹
元宵不像除夕,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民俗家们认为它主要有3个疑似爹,来头都不小。第一个说法是,元宵来自汉武帝的祭祀活动。如宋代的《曲侑旧闻》记载“上元张灯,按唐名儒沿袭汉武帝祀太乙,自昏至明。”写《容斋随笔》的洪迈和写《古今事物考》的王三聘都持此观点,影响力颇大。这一派的观点来自《史记·乐书》的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这个说法有诸多疑点,最大的疑点是时间不对,“正月上辛”是正月上旬的一个吉日,这个吉日还不固定,可能是初三,可能是初五,最关键的是它不会超过初十,更遑论到十五了。
第二个爹扯上了道教。吴自牧《梦梁录》提到:“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岁时广记》也有记载“道家常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这个说法也有宗教附会的疑点。所谓天官赐福可能指的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道陵,有记载他是在正月十五出生。不过元宵来自道教虽然可疑,却赋予了道教不少文化内涵,更使元宵多了个名字:上元节。
这第三个爹说是佛教。此说来源于汉明帝令正月十五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光大佛法。这个说法也是不能令人信服。记载汉明帝令燃灯表佛的原典是《汉法本内传》,汤用彤、梁启超等学界执牛耳者都认为是本伪书。冒认儿子无非是要宣扬佛教的优越性。
除此之外,当代学者也做了一些考证,还是没能找出元宵节的亲爹。
狂野本性,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的加强版
现代人爱过西方节日,party、酒会、浪漫、玩乐,欢会一场。一提中国节日就皱眉,全都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呆板无趣。殊不知,元宵节才是中国真正的狂欢节,它是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的加强版。我这可不是胡说。有正史记载。《隋书·柳彧传》写道:
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
我给大家逐一分析一下。
“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男女老少约着朋友,大晚上出去high,满大街的都是人。鼓声整天,灯火辉煌。
“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万圣节cosplay+女装+艺人表演。
“以秽嫚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轻浮、低俗,娱乐至死。
“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竟此一时。”倾家荡产也要可劲的欢愉。
“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无高低贵贱、无性别歧视的狂欢。
这些狂欢有多普及呢?在宋朝连皇上都来了,据《东京梦华录·元宵》记载:“到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用黄罗设一彩棚, 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至于黎民百姓“万家游赏上春台”,青年男女更是在“花市灯如昼”中“人约黄昏后”了。
如此一个节日不是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的加强版吗?
圆融孤寂,回归民间
如此狂野的一个节日,自然成为了腐儒的眼中钉。比如上一节《隋书》的引文,原意不是为了赞美这个节日,柳彧认为狂欢有伤风化,建议皇帝制止这种行为,皇帝还允许了。虽然没起到什么效果,但这种反对意见一直存在。
元宵这一节日在宋朝达到鼎盛,此后再难重回巅峰。在元代,官方完全不在意这个节日,虽然在明代元宵这一节日得到复苏,与民同乐的内涵也有体现,不管在文艺上的百花盛放和在节日氛围的狂野本性,都已经收敛。总体上明朝的元宵还是十分盛大的,这点在《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可以看出。等到清代以后,官府彻底退出元宵的舞台,元宵也彻底成为民间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