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上被定义的人生

起跑线上被定义的人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近几年的印度电影很火,成功之处在于:毫不留情地批判制度、揭露黑暗的同时,又能给予观众一种深深的期盼,恰是一束光射进黑暗角落;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似革命者对光明之路成功的信心。电影中也总会有那么一个点让你感同身受,戳中你的泪点。

我毫不夸张地告诉你们,在看《起跑线》时,我第一次哭得如此的凶。因为我们都是从“起跑线”上跑过来的孩子。

拉吉和米图夫妇一家是当地旧城小有名气的富豪,但为了女儿皮娅的上学问题,花重金搬到了学区房,想方设法想把女儿送进名校。用米塔的话来说就是,在公立学校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可怜的家伙会害怕和别人沟通,不敢说英语,她会不适应社会,然后就会孤独和沮丧,开始吸毒。

开始觉得米图对丈夫“施压”的这段很夸张搞笑,笑完之后觉得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吗?“虎爸虎妈”式教育映射于莘莘学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周全的考虑,道路的预设,严厉的要求。似乎每个家庭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砸锅卖铁也要努力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小学升初中,爸妈想尽方法把我弄进了县城升学率最高的初中。第一次离家的苦楚,那是眼泪轻易就掉落的一段时间。

第一次打电话抽泣到说不出话,第一次吃饭难以下咽,第一次知道什么是“三点一线”,第一次渐渐习惯一天天划去日历天数,期盼回家的生活。

那时候最最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我这么小就要离家,承受这个年纪我不应该有的独立?”那时候,我真的无法理解。

还好,我的成绩不算太差,中考考进了县城最好的高中。拿到成绩的那一刻,妈妈激动地蹦了起来,我只是笑着,只是觉得这才是最正常的结果。

很多人这么说我,某某家的闺女考上了县中,还不是因为她起跑线高呀,都是靠着学校升学率高才能上得了县中。

起跑线上你追我赶,用最后终点名次的高低评判个人的优劣,几乎所有人都是结果论的追捧者,无人顾暇跑步过程中的气喘吁吁、想放弃却又不断挑战极限的信念,冷暖自知大概是最好的形容词。观看者可以随随便便为你的赛后结果下定义,唯一不能框住自己的只有自己。

哦,孩子,你怎么会不幸呢?

影片中,当地有名的私立学校靠抽签方式绝定贫困生录取名额,穷人希亚姆的儿子莫汉没有被选中,莫汉问希亚姆,没被选上是不是不幸运的呢?希亚姆擦了擦泪水说:“学校不录取你,不意味着你不幸运,孩子,你怎么会不幸呢?”

孩子,你很幸运

你有着单纯的快乐、善良的品格、真挚的友爱、美好的梦想,怎么会不幸呢?

“在如今的这个时代,家长们只重视孩子的能力而非人品,我们曾认为这所学校能让她博学多识,所以我们不择手段,我们曾假扮为穷人,入驻巴拉特纳加尔社区,又偷又骗,用尽了不堪的手段,最后我们居然通过了审查,窃取了他们的权利。你知道我当时怎么想的吗?这些孩子怎么能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学习呢?······可这些孩子刚刚证明了,如果他们进入了这所学校,不是你们在培养他们,而是他们在满足你们······少即时多,分享就是关爱,我们总是这样要求孩子,真正学会的却是在巴拉特纳尔加。”

拉吉的话触动人心,直戳时代痛点。

2017年6月四川一学生高考后自杀,遗书中一句“我不是多么有志气,多么高尚的人,我只是遵循我的心,做一个我想做的人。”惋惜之余着实令人心疼。

暂且不说穷人的权利被剥夺,教育广义上来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家都谈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知识可以创造财富。但是教育的本质不应当是立人吗?为什么学生自杀率只高不低?我们离真相渐行渐远,当家长、老师、孩子满嘴金钱的时候,才是最可悲的时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应当为孩子带来人格上的成长,而后才应当是能力的提升,本末倒置,实在是愚笨之举。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

莫汉,别质疑,你真的真的真的是幸运的孩子。也许你要付出百倍努力,但你的起点之处,也许有些人需要用一生去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跑线上被定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