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待人寄远):去年飞雪似杨花

少年游 (待人寄远):去年飞雪似杨花_第1张图片
飞雪似杨花.jpg

冬日夜寒,忽念起离家求学好友。此时阅苏轼作于润州的一首词《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别有一番感触: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而作。

在这之前,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任,被调任为杭州通判。他在杭州之时远离激烈的政治争斗,而无异于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杭州天堂般美丽的湖光山色,同僚对他的尊敬,僧人、歌伎对他的崇拜,都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愉快。熙宁六年冬天,他又被派往润、苏州等地赈济灾民,直到第二年入夏才归来。这是他离开杭州最长的一次,眷恋之情自然更为深切,故而沿途写有不少诗词,此词就是其中之一。

回到这首词本身,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下片转笔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人的孤寂与惆怅。仔细分析每一句,更感词人思亲盼归的心情:

从“去年相送”起头三句,以白描叙事的笔法写冬日送别,简练而不简单,“飞雪似杨花”一句勾连出下面一句“杨花似雪”。单看这句,词人用了四、四、五的句式,借以《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手法,正恰合词句表达的意境——不舍、盼早日归来。与之对的“今年春尽”三句,无论结构上形成对仗,还是内容上“杨花”“飞雪”相互转化,在阅者眼中形成了别致的美感。最终“犹不见还家”将上片词做了最柔性化的“终结”,如“万籁俱空”的星辰碎屑全部凝聚打在词人的心尖。而这一切词人却是以闺怨思妇的口吻“诉说”,一点一滴刻画去家离别的“漫长”时间,读来深感盼归情切。

下片,转笔刻画夜间对酒邀月的惆怅,以“风露透窗纱”渲染之,更添凉意。接着词人以“姮娥怜双燕”的比拟,将这种妻子孤独寂寞的思念形象表现出来,同时加以现实的带入——“分明照、画梁斜”,实则词人心里伤怀久已。故而词人的恋家思归之情通过寄思妇所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读来怎能不动容。

苏轼此首词于我,恰合此刻念友之需,但通读细细回味,思念带来的低沉情绪慢慢冲淡,反而对词作流露出的真情所感动:
去日不知何时归,相聚别离人事多。亲人温情的享受与济世立业的艰辛的两难,多磨的人生阅历带给词人深刻的“锤炼”,反而使得他能以真诚饱满的态度直面内心的落寞、惆怅。这不仅有苏轼个人性格旷达的作用,还有着他勇于面对现实的积极心态的体现。处于当下的我,有时面对未知的事物或畏首畏尾或踱步哀叹,而面对困境时更是如此。现在细想,性格是一大因素,积极的心态更是关键所在。批判现实的错误,不能掩盖踱步不前的现状;沉浸美好过去也改变不了现实急需解决的困境。立足当下,积极入世。

回归美好,渴望美好。这是词人苏轼留给我最大的感触:

正如这首词通篇寄思妇所思所念,诉别离日长,相思愁苦,但无法淡去藏在词人苏轼心间的款款深情——渴望团圆,回归美好安定的生活。别是故乡是他乡,落魄孤寂的不安不仅仅是苏轼本人的经验,更是古往今来世人共有的。

回归,意味“深重”。

这一刻,冬夜温暖。

少年游 (待人寄远):去年飞雪似杨花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游 (待人寄远):去年飞雪似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