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思辩——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fáng)。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色:青、黄、赤(红)、白、黑五色,即黑白加三原色。

清朝孙星衍对五色的注解: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古代以这五种颜色为正色,其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三原色加黑白两色。

理论上,通过这五种颜色可调出其他所有颜色,所以五色在这里代表各种色彩。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

当然,在达芬奇之前,孟子也说过: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就无法隐藏。

但是在道德经中,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

曾经有人说“五色令人目盲”的意思是:五色缤纷使人眼瞎。

从某种角度去理解的话,确实可以这么讲,但是作为注解,这么说就有点不合适了。

如果单纯的把“盲”理解成“瞎”,那现实中那么色盲症患者是不是也算瞎子?

所以目盲不是眼瞎,否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瞎子。

这里的盲字是指各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从而令人的心思也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当一个人的心思变得杂乱的时候,便很难专心致致的去做某件事情。

所以,如果想要清楚的去理解“五色”和“盲”字的关系,我觉得可以参考佛宗【心经】里对于“色”字的理解。

“五音令人耳聋”

五音:宫、商、角、徵、羽;古代汉族音律,在这里代表各种声音。

这句话里的耳聋同样代表着各种声音会扰乱人的心思,而不是让人变成聋子。

“五味令人口爽”

五味:酸、甘(甜)、苦、辛(辣)、咸五种味道,在这里代表各种味道。

爽字在汉语中代表畅快、舒适。也就是让人感到愉快,舒服的意思。

有人认为口爽应该理解成口伤,意思是: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这些人认为这种观点出自古代中医理论,更有人认为这种代表‘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的理论出自于【老子】。

首先,认为出自【老子】这种说法本身就有些断章取义,不可取。

其次,认为出自中医理论的这种观点,我无法确认真假,因为我在中医书籍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是我却从别的地方找到了一些资料: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说:聘享嘉会,则唯肴馔旨酒……饕淫所阶,百疾所附,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zuo]。

这段内容是谈论酒与养生的,他认为酒这东西没什么好处,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味道不错,可是喝多了就会让人觉得很嘴巴很臭,同时会让人精神失常、损伤五脏六腑。

最后两句“味之者口爽,服之者短祚”是说虽然酒的味道不错,但是这种味道存留的时间很短。

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损伤身体的这种做法不符合养生。

(关于酒,中医中也有少量饮用可以活血通脉、温通阳气、驱除寒邪、助行药力的说法,所以不能说酒完全是坏处,只能说过量饮用不好。)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记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这段内容是说有一个愚蠢的人去别人家吃饭,主人把饭端上来之后他觉得太清淡,于是主人给他添了一些盐,然后他认为饭之所以好吃是因为里面有盐的原因,于是他不吃饭只吃盐,结果大家应该很清楚。

这段内容里的“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是指这个人拿盐当食物来吃,结果自己吃了亏。(小时候偷吃过生盐,味道不错,可是吃多了受罪的还是自己)

以上两个例子都表明口爽就是爽、舒服的意思,我不知道那些坚持认为口爽代表口舌失去辩味能力的人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在这里,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同【答难养生论】的观点有些类似。

【答难养生论】中是用酒来作例子,而老子更加直接,他认为各种美味的东西虽然让人有了良好的口感,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却会让人痴迷于这些味道,从而让人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

这一点很明显,当我们习惯了某种很美味的食物或味道,忽然换作一些味道很淡或者粗茶淡饭时,会很不习惯。

所以,美味的食物会让人心情舒畅,但同时也会让人养成骄奢的习惯。

正所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骑马在广阔的大地上奔驰、狩猎时因收获而带来的满足感,这些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变得骄狂、贪婪、嗜杀。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奇珍异宝、金银财物等这些可以让人过得更好的物品很容易会让人产生占为己有的想法,控制能力差的人甚至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偷、抢、骗等等。

行妨中的妨字有阴碍、受伤的意思,在这里代表人的行为受到影响,从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以上的这几条都是惑乱人心、让人无法保持平常心的东西。

老子通过几个常见的例子告诉我们,不管是口舌之欲还是难得之货,都会扰乱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然后刺激我们的情绪,从而引起人们的“七情六欲”。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也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

但是如果受到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的时候,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时的七情就会变成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六欲:

(1)求生欲,即努力活着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饮食、温饱、健康、平安、安全、长寿等。

(2)求知欲,即想要了解知晓一切事物的猎奇心理。与此相关的词有了解、知晓、明白、探索、研究、发展、开创等。

(3)表达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想法、感受等告知别人,并获得他人认同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诉说、倾诉、告诉、发表、表达、抒发等。

(4)表现欲,即想要在人群中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权威性,并获得他人尊重和服从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面子、荣耀、地位、名声、威信、权势等。

(5)舒适欲,即尽量使感觉更舒适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冷热、香臭、疲倦、爽快、痛痒、明暗、软硬等。此欲望着重于身体各感官。

(6)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等。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人活着其实最重要的是为了吃饱肚子,让自己可以好好的生存下去,其它那些行为只是为了辅助生存而作出的自然反应。

道家的思想一直以清静自然,少思寡欲为主。

对于现在的人来讲,完全做到摈弃七情六欲是不可能的,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做到。

不过少思寡欲还是可行的,所以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目不是眼光而是代表目的、目标。

大自然中除了人类,其它动植物都是“为腹不为目”的。

植物不会摄取多余的水份和养份,动物吃饱了就不会再去破坏周围的环境,这种行为才是符合生存规则的。

“去彼取此”在这里表示抛弃那些多余的或伤害自然的行为习惯,保留基本的生存意识。

也就是说这一章主要讲修行中的修心,不被各种美食、声音、美色等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心如止水。

只有这样才能专心致致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大概也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吧。

这一章同样让我想起了佛宗【心经】里的一段话: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现实中,有些人喜欢某种食物,或者有某种习惯,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的话,这些习惯便是这个人的缺点。

我们常常看小说或者电视剧,某些人经常会去一些固定场所,吃固定的食物,虽然表面上看是一种爱好,但是我们都清楚,一旦这个规律或者习惯被有心人发现,那么这个爱好或习惯就会变成这个人的至命缺点。

所以,道家讲究无欲、随遇而安。

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如止水,随遇而安,不被外界的不良因素诱惑时,这个人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更多的事情。

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这一章中,老子想表达的是“无欲”两个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思辩——五色令人目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