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目录:
第一章:作家、导演的完美配合
第二章:定格动画
第三章:表哥表弟
第四章:细节至上
第五章:英式幽默
第六章:台词与音乐
————
△作家、导演的完美配合
罗尔德·达尔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很多部童话故事都已改编成电影,我看过的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圆梦巨人》、《玛蒂尔达》、《飞天巨桃历险记》等等。蒂姆·波顿拍过两部,斯皮尔伯格拍过一部,韦斯·安德森拍过一部。
英国“白面包”奖对罗尔德·达尔作品的评价是:“滑稽机智有趣并且吓人”,这点与蒂姆·波顿的风格十分契合。我猜想,如果《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也让蒂姆·波顿来拍,肯定又是另一番的景象,不过未必能超越韦斯·安德森——只是这些狐狸会变得很哥特。
韦斯·安德森之所以会半路出家拍动画片,完全是出自于对作者的崇拜。他很早就想拍摄达尔的这部小说,起初希望拍成真人电影,可是他又觉得用人来演根本无法表现出原型中狐狸爸爸的独特风格,于是一头栽进动画中。
可是当他看了当前的美国CG市场后,觉得“现在的动画片里的动物都是那种油嘴滑舌的家伙”(赞同),于是又另辟蹊径,用英国人很喜爱的定格动画方式来拍。
正如导演自己所说这是“最古老、最费时也是最困难的定格木偶动画”,但做出狐狸爸爸的木偶之后,他却更加有信心,他说“细长的木偶狐狸和我心中的形象不谋而合,这种气质和神态,是CG动画做不出来的。”
亲自将自己偶像的作品拍成电影,是每个人的梦想,韦斯·安德森幸运地完成了。
————
△定格动画
看过花絮都知道,这些静帧定格动画中的布景都是艺术家们精心制作出的模型,做工细微精致,而且着色复杂富有变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难度极高,实在不逊于真人版的场景制作。
很多场景中,狐狸妻子都在创作油画,其实她作画的风格同时也是这部动画的主风格,而她的画,无论是广阔的乡村原野闪电图,还是后来制作的营救计划地形图,基本上都是动画场景的缩影,归功于辛辛苦苦创作的背景画师们。
本片虽然是木偶戏,以立体空间为主,但也怀旧地来了些平面的片段,其中地下迷宫的设置,及狐狸一家打洞时的快镜头,都像极了2D横板游戏。开篇狐狸夫妇偷鸡的路程就像FC时代的闯关族,而高潮处艾什独自去放狗的一系列跑酷则更像过关游戏。将3D的人物背景关系用2D视角表现出来,构成了本剧的一大视觉特点。
————
△表哥表弟
故事很简单,狐狸老爸为了孩子着想,买新屋,偷鸡,想恢复狐狸的本性,与三个吝啬的农场主作斗争……故事大纲就不再多述。
除了狐狸老爸的偷鸡冒险与反围剿大营救等大型运动场面是主线索之外,表兄弟的友情就是最重要的副线索,始终贯穿全剧。
其中表哥艾什是红毛狐狸,表弟克里斯·托弗森是白毛狐狸。
表弟代表了孩子中的优秀一类,游泳健将,会空手道,擅长运动,身手敏捷,书本知识也不差,很受长辈喜爱,还有自己的个性,喜欢冥想,还会练瑜伽。
表哥则代表了另一类——问题少年,学习不好,运动差,空有热情和勇气,却并不讨好。表弟来了之后更是多次把他比了下去,因此艾什表哥很不喜欢这个白毛表弟。
老爸只能认为儿子有个性:“在家穿个披风还把裤腿套到袜子里”,做实验的大块头也说他穿得像个女孩,确实,我们看到这位小主人公穿着披风去做实验,确实与众不同。
有一次,表兄弟在睡前吵了一架,表哥上床睡觉,表弟只能躺在桌子底下,之后他发出了奇怪的笑声,并且控制不住,引起了表兄的惊奇。这一段我每次看都忍俊不禁,为何表弟要那样笑呢?明明是吵架了,竟然还要笑,而且笑声还如此古怪。
后来有人和我说,他其实在哭。反复看过之后,我才体会到,原来真的是哭,之后表兄也觉得对不住表弟,不该骂他,但不愿意道歉,只是下床来打开电动小火车玩,表弟才止住了哭。如果理解为在笑,这些环节就无法解释。
真是有趣,哭与笑明显是两种不同的表情,但同时都可以在影片中存在。按照笛卡尔的思想,表弟的心理只在于观众如何认为:你认为他在哭,他就是悲伤忧郁的,你认为他在笑,他就是幽默自嘲的。用两种不同的理解去看待,会得到不同的意境。这是我对这一细节的体会。
另外也反映出了定格动画的个性,由于动作不连贯、语言不顺畅而产生了很多言外之意,增强了另类的趣味,这是CG动画所感受不到的。
影片多次表现表弟的智慧,打棒球是他从未学过的运动,而且经过教练用图示来说明,说得很复杂,箭头标的到处都是,让人一头雾水,这教练实在欠揍,而表弟却一听就会。明显不符合逻辑,却又让人合理接受,本就是英式幽默的一种方法,在这里运用得活灵活现。果然,表弟第一次打球表现出超人的运动天赋。
儿子要跟着老爸来进行偷鸡计划,老爸强烈反对,将他赶走,而表弟一来,老爸就欣喜十分,并且给他一个面罩,让他跟着自己行动。日常生活里,狐狸爸爸也是对这位侄子的夸赞远高于儿子(其实不太符合常理),可见老爸不用人唯亲,他对待血缘非血缘都一视同仁,这一点上反思人类社会,家长的护犊与不公就显得相当惭愧了。
还有个片段,表哥的言语中又惹表弟生气,于是表弟生闷气走了,说要“冥想30分钟”,狐狸妈妈说:“儿子,还剩29分钟,想想怎么道歉吧。”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都知道表弟要冥想就是说明他生气了,而妈妈直接减掉了说话时耽误的1分钟,让儿子花29分钟去思考如何道歉,真是幽默有趣。
终于,在表弟的影响下,表哥了解到了自己的短处,不仅学会了空手道的速成篇,还单枪匹马去放狗对付敌人,完成了自我升华,赢得了老爸真心的赞叹,兄弟俩从此化开心结。这一副线索虽然并不影响故事发展,却构成了本片中极为生动的一系列对比。
————
△细节至上
当人类在炮轰地下洞穴逼迫狐狸一家出现时,狐狸爸爸带领家人继续向下打洞,逃避灾难,妻子与老公找到一个空房间私下说话,导演故意在背景的墙壁上镶了很多金光闪闪的钻石。要知道,这些钻石在人类的手中可以价值连城,而一天到晚为生活烦恼的狐狸们却视若无睹,这个细节也自嘲了人类对于财富的过分贪心,而狐狸们像是闲散的隐士,同时也说明了狐狸不及人类懂得思考。
又挖了很深的地下,居然还能看到远古时期的壁画,人类最宝贵的古代艺术,导演在这些场景上独具匠心,设置了很多有趣又真实的细节,还原了世间珍奇本色。
狐狸的最终营救行动中,他那些新认识的朋友们算是出了一次大风头,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小动物,形态各异,并且术业有专攻,有律师、医生、厨师、企业家、裁缝、会计师、音乐家、捕鱼高手、画家(自己老婆),“个个都带着自己天生的本性和纯粹的才能”。
就像孟尝君的三千食客,虽然每名角色并不起眼,但只要拥有自己的特长,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能取得成功。之后的分配部署让每位小配角都有展露自己名号的威风时刻。
狐狸爸爸在喜悦的时候会不自然地做出习惯性动作,吹两声口哨又打两下响指,起初我们也没有在意,后来引起了负鼠的好奇,并且郑重其事的问他这是什么意思,狐狸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自己的标志性动作,并又重复做了一次。这又是一处逼真自然带有伏笔的细节描写。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片段就是当老爸带着儿子、侄子和助手从农场主处逃回来的时候,开着车子经过一处荒凉之地,看到远处山头有一只孤独的黑狼正在远眺。
一直都很害怕狼的狐狸爸爸却突然停下了车,他望着远处那孤身一只的黑狼,和他打招呼,用多国语言问他快到冬天了会否感到孤寂和寒冷,而且留下了眼泪,他向狼举臂鼓励,并且得到了狼的回应,也举臂互勉。
这一段明显是与剧情毫无关系的插播剧情,这只狼也只在此时出现一次,对故事发展并无影响。但是深入一想,结合主人公的实际处境来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正是作者对狐狸与狼这种类型的动物的一种另类解读。
狐狸向来被认作狡猾的象征,狼则是凶残的象征,它们都是与人类为敌的“坏人”,向来被文学家贬低。人类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没有真正从生物本能去思考这些动物,而作为与它拥有共同恶名的狐狸爸爸在一次次的人生经历之后,才陡然发现,原来自己拥有家人和朋友是多么幸福,而这只狼却孑然一身,只有无尽的孤苦与悲凉,出于移情作用和同情心,狐狸爸爸才会有这么一番话。
他最后对孩子们说:“看,狼,多么漂亮的动物,祝他好运吧!”听到孩子们真切的声音之后,那只狼感动得手足无措。这一段富有悲剧气息的配乐征服了像我这样不喜欢狼的观众。
————
△英式幽默
因为原著是英国小说,所以导演在本片中大量采用了英式幽默——把不寻常的事情当寻常事,无聊的辩论,关键时刻表现轻松,两个人一直掐架,不合时宜的打扮,不按常理思考,拿本国人开涮,放大某一细节或特点——这些都属于英式冷幽默的范畴,而本片中运用很多。
狐狸爸爸、负鼠、表兄弟两个,都是十分有趣的角色。用导演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动物角色大多都吵吵闹闹,太过油嘴滑舌,是时候创造一些安静有气质的动物了。没错,本片的几只狐狸在大多时候都是很有气质的。
除了——
平时很儒雅的狐狸爸爸每次吃食的时候却狼吞虎咽,一反常态,变得很恐怖,象征着狐狸的野性?穿着西装领带恐怖吃食,总感觉有些荒诞和恐怖。不仅吃饭的时候,吵架亦然,叽叽呱呱张牙舞爪的样子,都失去了平时的理智。
这是导演留给我们的一个谜吧。强烈反差让人琢磨不透,更添神秘感。
影片不吵闹,不刻意恶搞,这正是导演所求。本片有大量生活细节,偷鸡、买房子(树屋)、吃饭、睡觉、打球、做实验,这些都是和动物及人类生活联系紧密的事件,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英式幽默喜欢从生活小事入手,说故事较为含蓄,不像美式那么天马行空,以运动刺激和欢歌跳舞为主。看到后面,发现就连地下宴会的餐桌也是英国式的长桌。
我很喜欢英式幽默,《憨豆先生》是英式喜剧的最经典之作,《IT狂人》《布莱克书店》也紧随其后,让我们看到一系列笨拙与机智并存的笑话。
而作为定格动画领袖 “英国阿德曼公司”推出的《小鸡快跑》《超级无敌掌门狗》《小羊肖恩》系列也都符合英式幽默。这让我更坚信了定格动画最适合英国风格。
————
△台词与音乐
本片通篇对白精炼而又节奏迅速,抢白多,啰嗦却又干脆利落,有点像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台词。但同时,也有很多场景不需要语言对白,只用动作和音乐就可以。
西部音乐,吉他曲,不列颠民谣,拉丁风情,摇滚,重金属……本片的音乐作曲是极大的亮点。可惜最终只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未能竞争过《飞屋环游记》。(虽然我也很喜欢《飞屋》,可还是为本片遗憾。)
狐狸的语气词配得很有意思,叹息声、喘气声、惊疑声,让我觉得这些狐狸笨拙得可爱。
之前多次变奏出现的主题曲终于在高潮阶段正式附词唱出,真是听得过瘾看得畅快。
本片有很多经典台词,狐狸爸爸思考着狐狸的终极命运:
“为什么我是一只狐狸?为什么不是一匹马,不是一个甲虫或者是一个秃头的老鹰呢?听上去我像是一个什么存在主义者,可是谁知道呢?难道一个狐狸要感觉到咬着鸡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快乐么?”
“狐狸天生就爱冒险、狩猎,与对手斗智,我们都是野性的动物,难道我错了吗?”
还有前文所述他与狼的对话,同样值得深思。
这部轻松有趣的作品,其实也是饱含深意的,继《玩具总动员》《料理鼠王》之后,是我第三喜爱的欧美动画。
2011年2月18日初稿 2018/8/1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