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沉潜,在理性中觉醒——《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一读有感

       第二篇共读文章是江西省教学科学研究所戚务念博士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全文共18978字。不禁回想起阅读第一篇张新平教授的文章——《学生领导力之联想》(共1078字),那会儿困扰于篇幅精炼而无法深入文字内核,这会儿面对较长篇幅的学术表达,我遇到了新的阅读阻碍:自己不够丰厚的学理储备是否有“误读”或“浅读”的可能性?初读时,被诚惶诚恐之感督促着阅读了好些遍,阅读后第一次转化,便是将文章的逻辑框架转化为“思维导图”,而第二次转化,便是结合“图文”转化为“文字输出”。


        李教授在这一篇共读中给学员们提点到:在阅读中,1.发现自己“不懂”的;2.在和作者对话中理解作者;3.结合自己的体悟和经历提出新的认识、强化一些观点;4.在阅读中清晰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观点等。

   一、 “知之为知之”——文章的逻辑框架

        正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一)研究背景:首先作者选取了几份比较典型的文献资料,包括权威报刊、调查报告、硕博论文,如2004年《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中国教育改进报告》、2015年《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2014年《小学班主任职业压力、应付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以文献资料佐证作者多年的“田野调查”,有理有据地表达是其学术严谨性的体现。

        其次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从1961年美国一部具有轰动效应的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中”枯竭“(Burn-out)一词的双关意义:身体被病症蚕食和心灵枯竭;到1974年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受小说启发提出”职业枯竭“这一术语(意指工作中的个体体验到的长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身体疲劳以及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自此”职业倦怠“成为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问题。追溯其本源,厘清“职业倦怠”的内涵,为作者从“心理学”拓展到“社会学”的新视野奠定了扎实的逻辑起点。

       最后,作者跳脱出”职业倦怠“的心理学视角,试图回到经典社会学的兴趣,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当地人的归因进行后设分析和对其所涉及的社会学理论问题进行深层反思,并为缓解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提出方向性建议。

     (二)资料获得与学校概括:作者与溪菜中学渊源颇深,从2014、2015、2016三年间,以不同的形式到该校及市内、镇内周边学校展开调研,与老师(班主任)、校领导、学生进行座谈与问卷调查等,在2017年5月,得到黄放校长的首肯后在该中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田野工作:吃住在学校,周末也与老师一起活动,周一至周五在校内自由活动期间与老师学生闲聊,进教室随堂听课。作为一名研究者,我想不仅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力,还要有与人进行良性沟通,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作者与校长的“挚友”关系,在后续研究资料的获得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给我们启示:所有美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真诚互动的结果。

        溪菜中学处于城乡结合部,依山而建,保持较好的原生态。2017年,学生规模500人,教师30余人,绝大多数在35岁以上,均有大学学历,第一学历为中师者亦在21世纪之前的老中师毕业生。

      (三)为什么不愿意当班主任:这部分内容是论述的重点所在,又分两部分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容是从当地人的视角对“职业倦怠”进行归因

      (1)经济收入参照论,与城区同行和社区居民的收入相比,乡村初中班主任心理落差油然而生,进一步导致“职业倦怠”,失去了职业的意义感。班主任不仅仅是“道德人”,也是“经济人”,有其合理的物质需求,当物质差距渐渐拉大,我们当思:是否有更深层的机制来调动、鼓励乡村班主任的积极性?

     (2)制度设计缺陷论,农村小学与初中制度的差异性导致初中班主任更易出现“职业倦怠”。想起一位在农村完小任教的同学,当她跟我提及校长有权把教师岗位往边远地方调动,那时我不以为然。今天通过此文看到农村小学教师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施以“理解之同情”,不禁想问:通过制度倒逼着班主任不得不积极工作,在人性关怀方面是否有欠缺?而农村初中校长权限小得多,没有硬性错误,不能让教师转岗或下岗,此制度下的教师变得消极被动,遑论当班主任,而只有当涉及教师的根本利益(岗位调整、职称评聘、较大的收入分配等),教师才会相对积极主动些。

     (3)乡村教育衰败论:我们既定思维里认为:乡村学生和家长更朴实,教育起来更省力。其实不然,全球化浪潮下,新媒体技术早已占领乡村,乡村学生与家长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逊于教师,但其获取的知识存在一定的狭隘性,又缺乏正确引导,于是不服管教,轻视教师,忽视教育,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加之生源流失,都让乡村教育举步维艰,面对此情此景,乡村初中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似乎是在情理之中。

      (4)教师职业高危论:尊师重教地传统美德由来已久,《后汉书--孔僖传》中即有“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足见我国古时把教师推崇到相当高的地位。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教师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动辄被家长告,被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等。而班主任跟学生、家长接触的时间最多,无形中增加了矛盾和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为了“明哲保身”,“少管”或“不管”成了部分班主任的工作常态,久而久之,不可避免要产生“职业倦怠”。

      (5)岗位胜任力不足论:与上述四个归因不同,本视角属于内在归因。不少教师出于能力恐慌而不敢挑战班主任岗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班主任培养机制的欠缺,因为人天然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疑惑和恐惧,而消弭这种不适感最好的方式,不正是让班主任这一角色定位更清晰,制度保障更全面,发展路径更专业吗?

         第二部分内容是方法论检视:上述当地人的五大归因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从观点持有人的维度出发进行类型学划分,可以发现:第一种“经济收入参照论”和第二种“制度设计缺陷论”出现在学校领导层;第二种“乡村教育衰败论”和“教师职业高危论”出现在班主任群体;第五种“岗位胜任力不足论”出现在普通教师群体。从同一所学校不同群体对“职业倦怠”的归因提示我们:需要在情境中人视角中的割裂陈述中,寻找整合性的视角,也即社会视角的介入。

      (四)职业倦怠归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对当地人关于“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后,紧接着就是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后设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全文论述的核心所在,该部分又分两部分内容具体展开。

        第一部分内容是结构视角的检讨:有两个不可逾越的结构性因素,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其一,从时间结构上看,简而言之“职业倦怠”的原因:今非昔比。其中,尊师重教风气减弱这一文化要素与时间勾连,很大程度上以教师的收入水平为中介。即,当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教育财政较好,教师收入水平较高,则尊师重教风气更浓厚,反之,则相反。文中那句很有情怀的话深深打动了我:既然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多数乡村初中班主任始终在坚守着,并没将学界普遍认为的经济收入这一“共识”置于归因的首位。作为一线教师兼班主任,我们决定不了收入水平的高低,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社会能尊重教师作为“经济人”的合理存在,提供更有保障的物质环境,让我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其二从空间结构上看,如今的“空间”不仅仅是僵化、静止的物理位置与场所。在城市中心主义的政策取向下,二元结构背景下城乡差距没有消除反而拉大,直接导致了“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和“乡村精英”通过买房、就业向城区流动,或者在乡村任职任教的人员把其当做“工作区域”与自己城区的“生活区域”进行人为地隔离,不仅增加了往返的时间成本,也消磨了工作精力以及对乡村的归属感。

       第二部分内容是行动视角的检讨:这一视角聚焦于乡村教育者们内心的恐慌,包含着“本领恐慌”和“情感枯竭的恐慌”。“本领恐慌”在学校领导层、班主任群体和普通教师群体均有存在,他们对“职业倦怠”这一个问题,有各自的立场与视角,但无一例外在面对新时代和特定空间时有着相同的感受:自身管理能力不足,适应环境能力不足,岗位胜任力不足等。身为一名一线班主任,时有“本领恐慌”之感,班主任早已不复当初“事无巨细”的勤务员模样,已经迈入全新的学术生境和社会生态阶段,我渴望并呼唤更加多元、灵活、长效、富有生命活力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模式。庆幸的是,加入“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后,我发现了“做读写听说”这一学习和生长范式,我将以始为终,一以贯之。

        如果说“本领恐慌”可以通过不断精进业务加以克服,那么 面临“情感枯竭恐慌”,该如何自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一项情感劳动。不同于学科教师,班主任承担着更多的“育人”功能,是学生的学业辅导者、生活引导者、心理疏导者和生涯向导者。班主任更多的情感投入,如果遭遇了外界种种不理解和质疑的声音,那么,如何消解日常工作中年复一年的俗务导致的情感能量耗竭,等情感免疫力下降了,必然滑向职业倦怠的泥淖。班主任付出情感劳动的背后,更深层的是对生命境界的需要和追求,我想:班主任专业的力量只有融入到生命的整体之中,才能得到润养,才有自我发展、自我愉悦和自我实现的价值。

        “最深的恐慌之渊里藏着最亮的希望之光”,“恐慌”和“希望”是教育中蕴含的双重姿态,这一姿态表达了教育者内心对于“职业倦怠”现状的担忧和彷徨,但同时也蕴含着希望通过内部和外部实现对职业身份的塑造和重塑,使自己成长、发展为有益于学生、家长、社会、国家的人。

      (五)讨论: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反思及政策建议:第一,理论反思。基于当地人视角的社会学的后设分析,乡村初中班主任的职业倦怠问题,更关乎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二者间的更深层的张力问题。首先,聚焦该案例,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乡村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似乎有恶性循环的可能,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如何斩断或改善这一循环链,其前提是,包括班主任工作的相关人员在内的社会行动者具备发掘与利用社会系统的规则与资源的洞见与能力。其次,从行动视角的检讨中,乡村教育工作者虽然身处“职业倦怠”的危机之中,但也是潜在的变革主体。作为变革主体,我们奋斗的全部意义,除了为“匮乏性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更为激发自我实现的“成长性动机”。

       文中提到马斯洛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马斯洛认为:“我们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渴望成长又害怕进而逃避成长就是“约拿情结”。身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直面、正视、分析、梳理、成长中遇到的困境,发展中可能的瓶颈,改善自己的动机系统,突破约拿情结,树立终身学习观,实现观念转型与能力转型,而这值得每一位敢于、乐于、勤于成长的班主任为之思考的。

       第二,政策建议。作者分别就结构问题和行动视角给出了方向性的建议。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学者,戚博士严谨透彻的论述中兼备谦逊的学术态度,因为“未经检验的假设”不是一锤定音式的“决断”,也不是盖棺定论式的“评判”,而只能提供发展的方向性建议。诚如文中马克斯·韦伯指出:“一门经验科学,并不能教人应该做什么,而只能告诉人们能够做什么,或在特定情况下人想要做什么。”

 二、“不知为不知”——专业名词的表达和逻辑推理

       在这里,也想如实地记录自己脑中尚且模糊不清的几处地方。1.人类学研究方式:“主位研究”(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深入地参与观察,尽量向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熟悉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和“客位研究”(用调查者的观点去解释所研究的文化现象,如携带各种精心设计的测量工具到不同族群中进行心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2.结构与能动性的二分轮:“结构决定论”解析了结构限制在宏观层面的影响,但却将人贬抑成社会结构的附属物,忽视微观层面的人的理性思辨与创新能力行动。“微观论者”认为人具有创新的能动性,可因情境变化而调整自身行动,但往往高估社会成员的创新行动之可能性,容易将意向等同于结果,低估社会结构的影响力。结构和行动的对立之中衍生的“二重性理论”,旨在化解结构限制与能动性的对立,但此种宏大的社会理论却并未考虑个体主观意向是驱动能动性方向的主因。个人利益取向的不同,牵引着个体主观意向的不同方向,从而导致不同的能动性运作方向。当个体在利益驱动下顺应现有结构与规则时,能动性的运作就会固化既有的结构限制,而不是解除既存结构限制,这也是造成社会进步缓慢的成因之一。

       文中作者对专业名词精准适切的解释和表达,通过字面,我虽知其然,但是放在具体语境中,其存在不是孤立,出现的每一处都涉及逻辑及推理,我却不知其所以然。想成为一个专业的表达者,在逻辑表达和推理这一块,必得下一番狠功夫,笨功夫:阅读,思考,模仿,输出……

三、在情境中沉潜,在理性中觉醒

       “职业倦怠”不是新话题,但作者能深入当地人的情境之中,用当地人自身的观点去解释该现象,扎扎实实地开展田野工作,不囿于心理学固有的理解,而是基于社会学对该现象的归因进行深刻的剖析、反思并提出方向性建议,赋予了“职业倦怠”更多元的学术内涵。这无不体现着作者扎根真实实践的学术原则,超越既定理论的学术追求及理性的反思意识,而它们也将影响着一批又一批致力于研究乡村班主任“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者们更深入地探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情境中沉潜,在理性中觉醒——《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一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