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上)第二节

纵观全节内容,只有一小段(既然是小段内容,就分句赏析与说明),且第一句: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可以说是对于第一节内容的概括承接内容,所以,说明与引申的赏析就着重放在后面三句。

第二句:欲为君尽君道~贼其民者也。

赏析:这句话是孟子说给君王听的,着重强调君臣关系在国家伦理中所担当的角色属性,即,君王在做好君王自己的事情之后,要对君→臣中的(→)表示出君王对于此间关系的表率(作用);臣民在做好臣民自己的事情之后,要对君←臣中的(←)表示出臣民对于此间关系的贡献或是辅助(作用)。以此,才能使得上下一心,君王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而臣民也能更好的称职自己的身份。

引申:在第一节中,君臣的关系已经延伸成为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了,即父母与子女。

在家庭中,父母在做好父母自己的事情之后,要对父母→子女中的(→)表示出父母对于此间关系的教育、呵护等(作用);子女在做好子女自己的事情之后,要对父母←子女中的(←)表示出子女对于此间关系的孝顺、理解等(作用)。只有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上升到一个较为和谐的状态,甚至能够超脱此间(→)与(←)的关系,使得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没有隔阂的状态(最为理想的父母、子女的关系)。最终使得每个家庭都能够美满、和谐的在世界中生存下去,就好比国家在世界中生存下去一样。

简而言之,即,在不同的场合(国家、家庭等)、身份(君臣,父子)下找寻到立场联结点,且,每个个体都能充分的在这联结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同时,稳固好双方或者多方创立出来的联结生存环境,人类才能更好的繁衍生息。

第三句:孔子曰:~百世不能改也。

赏析:此句孟子借用孔子之言: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来阐明仁与不仁的两种选择所造成的结果与后果,可是,在孟子的实例当中,只阐述了不仁会导致的后果:身弑国亡/身危国削/百世不能改也,而并没有举出若是行仁道会获得怎样的良好结果。

引申1:劝说他人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反语劝诫,如此容易造成忠言逆耳而无法接受。

引申2:劝谏他人时,无需找较为久远的前车之鉴或是与当下完全没有关联的事情,否则只会给人一种诧异的直觉。

散引:假设一个人做错了事,直接用孟子此节内容中所言:“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的话,谁能够听得进去呢?

引申1补充:规劝他人有两大准则,其一、不能仅用反语(逆语)规劝,忠言很多时候听不进去不是因为忠言的内容,而是因为忠言的立场不对,忠言是比一般的劝谏言论都要希望受劝者能够变得正确,能够改正错误,能够越来越好的语言,而为什么逆耳?更多是因为规劝者所说的忠言一直存在于逆语、反语立场上,受劝者只知道什么不能做,且若是继续做会有什么不好的结局,而无从得知怎么改正当下的错误,如何让自己变得正确。所以,在劝诫者告知受劝者错误的同时,要一并告知该如何改正,该如何走上正确的道路,该如何……就算规劝者不知道如何让受劝者走上正确的路,至少,也不能再去说若如此继续,会怎么样。

引申2补充:规劝他人的其二准则,找寻相似、相近的前车之鉴去劝诫受劝者会比在规劝中选取久远的前车之鉴有意义的多。

第四句:

研究史学(国学)的人,朝代的更替,是这些人需要着重去研究的对象之一,这个过渡期定然有着其中深藏的意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上)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