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享关于中科院自动化所考研的初试攻略,希望能给工作的你、跨考的你、初试准备时间不足的你一些参考吧。考研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希望。所有的困境最终都会柳暗花明。
目录
01 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
02 我为什么考研
03 为什么选择中科院自动化所
04 初试考哪些科目
05 初试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准备
06 我如何分配我的复习时间
07 每一门我是怎么复习的
08 一些Tips和Tricks
09 后话
01
简单说一下我的情况
个人背景:985统计学本科,大学绩点为4/5,然而工作多年真的全部忘光光(就是连极限、行列式都已经忘记了的那种)。辞职跨考计算机,初试准备时间5个月。
考研结果:初试总分360分,低分飘过复试线,复试表现得比较好,一战上岸,录取方向为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
02
我为什么考研
其实在2018年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读(全日制)研究生,这个决定可以说仓促,却又早已埋下伏笔。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来源于两本书、三门课和一场比赛。
1、稻盛和夫的《活法》:追问人生的意义。
2、吴军的《数学之美》:数学思维启蒙;Rice大学的Fundamentals of Computing专项课程:编程启蒙;华盛顿大学的Machine Learning专项课程:机器学习启蒙;吴恩达的Deep Learning专项课程:深度学习启蒙。
3、第三届魔镜杯数据应用大赛:确定研究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考虑我的天赋优势、性格特点、学习经历、个人兴趣和未来的可能性,在2018年7月底,我决定报考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研究生。
03
为什么选择中科院自动化所
在进行择校时,我并没有考虑太久。我的研究兴趣是自然语言处理,我在知乎上搜索了国内顶尖的NLP团队,一开始锁定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两所学校实力都是毋庸置疑,但清华大学名声在外,对比而言中科院自动化所则比较低调。我之所以会了解到中科院,是因为在之前的比赛中我搜到的很多参考资料来自于中科院,另外自动化所的宗成庆老师也是那次比赛的评委,而他的《统计自然语言处理》更是中文自然语言处理入门必备。
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中科院自动化所,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当时觉得自己初试准备开始得太晚,而清华招的人太少,风险较大;二是中科院自动化所不收学费(入学三个月后返还),补贴也比较可观,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对于大龄工作党还是很重要的啊(我都这么大了我不能啃老啊,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梦想买单的知道不,经济不独立人格无以立啊,当然家里有矿的另当别论...)。
另外提一句,根据我后来的了解,中科院计算所实力也很强,分数线却比自动化所低很多啊,我觉得也是不错的选择。
04
初试考哪些科目
统考科目: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数学一(150分)
专业科目:863计算机学科基础或者857自动控制理论,二选一,150分。具体专业科目的大纲可查阅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关于专业科目,我选的是863计算机学科基础,一共四门,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每门各占25%。857自动控制理论只有一门自动控制理论。(江湖传闻:模式识别的老师比较喜欢考863的,自控比较容易拿高分)
给跨考生的一点小建议:自动化所主要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模式识别方向,一个控制方向,对于想做模式识别的跨考生来说,我其实更推荐考863。因为这些计算机知识都是基础知识,迟早是要掌握的,不要看到有4门就开始想着要不要考自控了。数据结构太有用了好吗,计算机怎么构成的难道你不好奇吗 ,操作系统怎么管理你的电脑的你不好奇吗,计算机怎么进行通信的你不好奇吗,就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去学吧,一举两得。
05
初试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准备
在网上搜了一些复习攻略,看到很多人都是3月就开始准备初试了,暑假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了,而我作为一个几年没摸过课本的跨考生,我连预习都还没开始啊,心理上一面慌的一批,一面又迷之淡定。
自从看了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后,我也建立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并尝试着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长数据。我的学习时长统计的是有效学习时长,参考番茄时钟,但又不是严格的番茄时钟。比如每学25分钟休息5分钟,那么我就会统计学了0.5小时。
下面是我记录的一些数据(7.23-8.23数据丢失,是我自己估的,8.23-12.21为真实记录数据),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启发。
总复习天数152天,平均每日学习7小时50分钟,从趋势上看,除了9月的第一周打了一波鸡血外,总体还是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随着考试临近,最努力的一个星期是在12月初,平均每日学习9小时50分钟。
之前搜别人的经验贴,看到很多人说他们考研每天要学习12个小时!这学习强度惊到我了,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怎么可能办得到呢,于是我就定了个小目标,打个折扣,每天学习10个小时,比上班多2小时也不是很累吧,事实证明在152天的复习中,我只有22天达到了这个小目标.....(给大佬递茶.jpg)。
我一面自愧不如,一面也一直在思考。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复习中,我经常觉得自己某一天的表现很糟糕,但数据显示,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有时我又觉得自己这一天表现很好,但数据显示其实也没有那么好。我认为感觉是很重要的,它存在激发和抑制作用,但感觉是主观的,不可避免存在偏差,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低或者过高。
也许考研的初试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来准备,也不需要那么高的学习强度。比起参考别人的数据陷入自我怀疑,更重要的是持续探索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
06
我如何分配我的复习时间
数学和计算机一直是我复习的重心且二者复习时间不相上下,占了我80%的精力,对比而言英语和政治可以说是随缘复习了。
从复习天数的角度来看,数学和计算机在整个考研周期中一直有在复习,但在第一轮复习中,我采取的是交叉复习的方法,即学计算机不学数学,学数学不学计算机。英语的学习采取的碎片化学习,其实就是一直在背单词。政治的复习则完全是deadline驱动,11月开始每天都有看政治了。
备注: 复习天数的统计逻辑是只要当天有学习某一科目,不论时长多少,该学科都统计1天。
07
每一门我是怎么复习的
No. 1 政治:没怎么花时间,分过线但不高
学习资料:徐涛小黄书《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 + 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 + 肖秀荣形式与政策(选择题) + 肖秀荣八套卷(选择题) + 肖秀荣四套卷 (选择题,背诵大题)。
复习节奏:10月基本没学,11月开始每天都有学政治,把徐涛的小黄书过了两遍,并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巩固。12月中开始刷肖四肖八和《形式与政策》的选择题,考前一星期背诵肖秀荣四套卷的大题。
一些感想:肖秀荣的题很不错,肖四大题好像都有押到吧,但是他的精讲精练不敢恭维,实在是看不下去啊,我在10月有看了一下他的精讲精练,那个书很厚,字很小很密,还是绿色的字体,看了前面两章我就放弃了,转投徐涛的小黄书。小黄书非常精简,小小一本,总结了很多考点和重点,阅读的舒适性也非常好,缺点是不够全面。如果政治并不追求高分,我觉得看小黄书,再刷肖秀荣的题就可以了。(其实我一个59分的人好像没什么发言权哈哈,你们还是看高分大佬的攻略吧)
No.2 英语一:拉长战线,每天学习一点点,分数不高不低
学习资料:扇贝APP考研英语词汇 + 历年真题 + 考研帮上的一些英语作文总结。
复习节奏:7月底-10月底,每天背200个单词(扇贝拼写模式),大概一个小时左右。11月份开始我每天做1-2篇历年真题里面的阅读,培养自己的做题感觉。进入11月中旬,开始进行写作训练。考前几天,对作文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总结。
一些感想:做完阅读我都会认真对答案,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是因为句子结构复杂导致理解有误还是因为单词不懂导致做错等,也会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写作训练的话,基本就是把真题的作文自己写一遍,一开始写的就是一坨屎啊,后面慢慢摸索到一些规律,还勉强写得像话。写完作文后,我会抄写范文,并进行分析。总体来说,英语复习就是背单词加做真题,也没有花太多时间。
No.3 数学一:一直在学习,从不敢松懈,分数不高不低
数学一包括三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数占比为56%、22%、22%,高数最难,后面两门相对简单。
学习资料:张宇三十六讲 + 高昆仑高数视频 + 《数学分析》+ 十年真题 。
复习节奏:
第一阶段7月底-10月上旬:第一轮复习,看张宇的三十六讲并做课后的练习题,看了高琨轮的高数讲解视频(B站上有),高琨轮的风格就是快、准、狠,不带一句废话的,适合没有时间的孩子。
第二阶段10月中旬-12月上旬:第二轮复习,再看一遍张宇的三十六讲,巩固知识点,重点突破,做笔记,错题汇总。
第三阶段12月上旬-考试前:10年真题。
一些感想:李永乐的书其实我也买了,但是他的书写的很精练吧,不适合我这种全部忘光光的人,张宇的书还是比较详细的,而且网上也很多配套视频,适合基础比较差的人。数学的复习永远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直落后于我的预期进度,最后匆匆做完10年的真题就上考场了,张宇的考前冲刺八套卷和四套卷我一张没做,其实还是非常忐忑的,掂量不到自己的水平。考试的时候发现选择题和填空题很简单,心态有些松懈,大题给了我当头一棒,我应该有2道大题没做,而且还粗心得很,算错了一些很简单的题。。。我觉得数学要分高的话,细心真是太重要了好吗!当然很多时候的粗心,往往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No. 4 计算机:好奇宝宝的探索之旅,据非官方统计,分数比较高
学习资料:王道计算机考研复习指导书 + 王道视频 + 王道真题思路分析 + 863真题 + 863指定教材。
复习节奏:
第一阶段8月-10月底:第一轮复习,看复习指导书 + 王道讲解视频,刷课后选择题。
第二阶段11月:第二轮复习,再看一遍复习指导书,巩固知识点,重难点突破,做课后的大题(只做真题)。
第三阶段12月:王道真题考点总结,针对考纲补了一下王道没有提到的知识点,刷了2套408真题和2015-2018的863真题。
个人感想:王道的视频真是讲得太好了!疯狂打Call !我除了学过一点数据结构外,其它全是零基础,王道的视频我觉得讲得很通俗易懂了!计算机的学习是一趟奇妙的旅程,接触到我从未接触到的知识,我觉得蛮神奇的,不过有时也很痛苦,尤其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定点数与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学到怀疑人生。。。863的风格变化比较大(而且感觉出题并不是很严谨???),但知识点考点跟408基本一致,我觉得用王道的资料来复习完全OK,再刷一下863真题(其实也没用,因为前面说了风格变化很大呀),反正把基础打扎实吧,万变不离其宗。
08
一些Tips和Tricks
1、初试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初试是一个门槛,过了初试其实都差不多,分数高低影响不大(当然分数高的话,可能会底气足一点吧,不过初试第一复试被刷的例子也是有的)。
2、复试的准备的时间要早,并不是等考完初试才准备!!!复试考察的是你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潜力,老师需要参考你过去做过的东西,比如大学的成绩单、科研项目、竞赛等等来进行判断。前面说初试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准备,如果你已经开始准备2020年的考研了,我建议你去做一些项目,或者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尤其针对跨考生,最好要有项目经验,你必须要了解你即将进入的领域到底是在做什么的,不然你可能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老师相信你的热情。
3、初试复习阶段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图书馆,不要窝在家。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好,学习效率会更高,在家呆着过一会就会玩手机啦,睡觉啦,总之,诱惑太多。
4、健康第一,别因为考研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那么如何让身体持续保持一种好的状态?
(1)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你是持久战,长期熬夜身体会垮的。
(2)营养均衡非常重要,要多吃高蛋白食品,多吃蔬菜水果。
(3)能运动多运动,跑跑步什么的。另外就是久坐对身体不好,多多走动,别老坐着,你也可以站着看书的嘛。
(4)漫长的学习,是真的很消耗能量,喝咖啡喝奶茶请随意,对自己好一点。别去报什么考前冲刺集训班,留着你的钱买好吃的吧(当然也不要暴饮暴食啊!)
09
后话
考研也是一种特别的人生体验,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尽你所能去努力吧,不要害怕失败,没有人注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生命的动量你无法预想,绝望往往是一种情绪而非现实。当你把自己的人生拓展到更高的维度,就不容易陷入local optima,当你觉得自己停滞不前,往往只是暂时的,用你的动量去冲破这个鞍点,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吧!
关于复试的经验分享请移步>>>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机考研攻略 - 复试篇
注:本文同步在知乎LittletreeZou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