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摩拜,赢得战争

首先介绍下摩拜和ofo的背景,然后透过这个部分来看有多少场景是真正有需求的。现如今的大战又让人回想起了滴滴和快滴。现在的阶段是大家抢占市场的,别跟我讲理性,杀出一条血路只剩我自己才是最好的。我更看好摩拜,因为腾讯领头,滴滴虽然也投资了ofo但是滴滴也是腾讯的。所以资本运作到最后摩拜的可能性大一些,另外自己的体验相对摩拜好一些,除非自己犯错。

先说结论:使用场景主要是2-5公里内的代步,其次是适合周末类休闲出行(距离不作限制,因为真的有人就骑行了35公里环城,还有一个限制就是天气要好),我暂时除了这个场景想不起来其他了。城市的基本配套设施是否能满足?如果现在赢了未来有单车进入会不会死掉?后面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融资对比

2 月 20 日,摩拜单车获得 D 轮后新融资;截止3 月 1 日,ofo 完成 D 轮 4.5 亿美元融资。单纯从融资来看,目前国内除了这两家,还没有其他共享单车公司获得 C 轮及以上的融资,而且两家的融资额占到了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额的接近 80%。

感受摩拜,赢得战争_第1张图片
感受摩拜,赢得战争_第2张图片

从融资时间上看,ofo 率先获得融资,比摩拜早了近 7 个月。之后 ofo 与摩拜的融资轮次咬合很紧,不分上下。截至目前,两家都拿到了 8 轮融资。

2016 年 8 月是一个节点,大量资本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尤其聚集在摩拜和 ofo 两家头部,资本大战进入白热化。从当月摩拜的B轮融资开始,两家的融资金额进入同一数量级。

2017 年开始,ofo 融资金额明显增大,最新一轮的 4.5 亿美元融资,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背后“金主”

摩拜和 ofo 的投资方分为几种不同类型——互联网巨头、传统行业大佬、专业投资机构以及个人。

感受摩拜,赢得战争_第3张图片

显然,摩拜更看重的是战略投资所带来的资源,王晓峰也向我们确认了这个判断,对于资金和战略资源,摩拜更看重战略资源,可以帮助摩拜快速发展、变大。

摩拜背后的腾讯掌握着 QQ 和微信两大平台,一旦为摩拜引入流量入口,导入大量用户不是难事;

而 ofo 背后的滴滴在与快的和 Uber 的大战中获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批拥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这些都是目前 ofo 所欠缺的。ofo 创始人戴威透露,滴滴平台以后会增加一个 ofo 的模块,正在开发中。

感受摩拜,赢得战争_第4张图片

城市布局

投放城市:截至 2 月底,摩拜为 23 个城市,ofo 为 35 个城市。

从城市拓展轨迹上来看,摩拜首先进入的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ofo 则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次序投放。之后的投放城市也以南方城市为主,多个省会都有涉及。

投放数量:根据双方自己宣布的数据,摩拜为 80 万辆,ofo 为百万辆。

集中投放点:

中关村是ofo和摩拜试运营投放中的首选之一。两家在中关村的停车点都选择了苏州街与丹棱街的交汇处。选择此处的原因一是中关村基础设施较好,停车区域配置妥当;二是互联网企业多,认知度高,接受快。

促销力度

此外,我想说,摩拜的299的充值门槛确实高了一些。现在推送的冲100送110其实用户并不会觉得划算。因为大家大家都在免费,那你这样做不见得就能让大家把钱乖乖的交出来。

除了充返活动外,两家都向用户主动推送短信,通过免费骑行推广。

以上信息来自知乎@腾讯科技

总结

1、我说主要的使用场景是2-5公里的骑行,是因为低于2公里以内如果找到车子还好,找不到车子基本上就步行了(这个对于车辆投放数量,分布有很高的要求,后期还有介入大数据定时的将车辆投放在使用频率高的地方,否则像我们公司基本上一下班车子就没了)所以2公里以内不是没有需求,有需求对于车辆的数量有很大的要求。基本现在整个社会群体保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估计大部分人会选择步行。

2-5公里基本上都是都市白领用车,这个群体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但是现在的车辆不足,导致我早上起来也不一定就有车子。这个又是个高频、宽客群的需求,所以后期如果很好的满足了数量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有人做到预约车辆。其实每天肯定有人有急事,所以要去办事,现在城市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很高,能不能做一个提前预约车辆呢?有个前提也行(高端付费会员)!!!

2、周末休闲的骑行,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很划算的场景,时间长,距离远。车子的闲置率比较低,我没有固定的到达地点。所以我觉得,周一到周五主打城市上班,近距离出行。周末可以做亲子游,闺蜜行,基友撸,团伙战!!!但是现在的景区也是服务提供的爆发区,怎么争取到用户也是一个问题。

3、单车的兴起无非是现在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基本的公共出行,如果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是不是单车就死掉了,我看未必。因为单车的主要解决还是2-5公里的一些地铁周边武大到达的地方和上班比较拥堵的地段。

4、如果现在赢了未来有单车进入会不会死掉?可能会,因为这不是一个供需端的产品,不像是滴滴我需要一个端提供服务,一个端提出需求,这样我就能进行匹配。因为服务端需要滴滴找,需求端也需要滴滴找,滴滴有技术。但是单车就不一定了,因为服务端可见,需求端不固定。

综上,感觉单车有需求但是还是处在资本时代,没有静心坐下来研究车辆匹配和用户骑行的感受,以及使用场景。两家做的都不好。早上骑行了一把,我擦真的好累。还没有减震我的屁股啊!!!

还有就是我和朋友上班正好看中两辆ofo可惜之能一个人骑行,因为我没有下载app。为什么不能一个账户同时开几辆自行车????下载app耗费我流量啊!

任何资本战看似是为了战略、为了培养用户习惯宁愿赔钱,,其实最后都是要盈利的!!微信给了摩拜一个扫码进入小程序的入口,简单方便操作路径很短,又不需要下载app,而且相当于同时给了8.5亿用户的进入权限。我更看好摩拜


我一直说摩拜会赢,这一次更加验证了我的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受摩拜,赢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