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

小说带有公案小说或者侦探小说的的特色,大概讲述这样一件事:女子真砂和丈夫武士走在竹林中,被大盗多襄丸看到真砂的美丽,于是欺骗武士说有财宝,将其引入树林,在这树林里,发生了不可见的事,武士死了,但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直到后来被樵夫发现,于是,在衙门里,被捉的多襄丸、被强奸的真砂、被杀死借巫师附身的武士展开了争辩,诧异的是,每个人都坚持说自己是杀人凶手。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三个人都声称自己是杀人凶手,那么肯定有人在撒谎,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试试分辨三人的说辞,看看有没有撒谎的动机。

首先是大盗多襄丸。在大盗多襄丸的辩词中,他看到真砂的美貌:“我总觉得那女子的脸儿像女菩萨。刹那间,我下了决心,纵然杀了这个男的,也要夺走那个女人。”他出于对女子美貌的爱慕,于是开始对占有女子和杀掉武士有了动机,而在女人的怂恿下,他真正动了杀武士的杀机,因为真砂说,她只能选择一个男人,她只跟随胜利者。于是,多襄丸给武士松绑,与其大战二十回合终于杀死了武士。可以看到他的证词里面,大盗刻意强烈自己是爱美之心,也是出于公平决斗,甚至武艺高强,而武士是技不如人被杀,所以,多襄丸是可以塑造一个草莽英雄的形象。那么,如果多襄丸不撒谎,武士不是他杀的呢?如果是真砂杀掉的武士,那么多襄丸就是一个彻底的卑鄙之人,因为他强奸真砂,让别人互相伤害。而如果是武士自杀呢?这对多襄丸草莽的形象毫无建树,反而能突出武士尊严。所以,多襄丸一定要说武士是他杀的。

其次是女人真砂。在真砂的辩词中,她看到丈夫轻蔑的眼神:“然而,我丈夫的目光和原先毫不变化,依然在冰冷、轻蔑的深处,流露着憎恨的神色。羞耻,悲哀,愤怒……当时我的心情不知怎么说才好。”她感受到了丈夫的嫌弃和抛弃,这时候,她忍受不了这样的眼光想要杀死武士,并表示杀了以后再自杀,但是在武士的眼神下,她被迫杀死了武士,之后便失去了自杀的力量。可以看到真砂的证词中,她其实是不能忍受丈夫的眼光,于是,她刻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贞洁烈女的形象,为了维护自己的贞洁尊严,只好杀掉武士。同样的,如果是多襄丸杀掉武士呢?那么自己则要背上背弃丈夫逃命的罪名,而如果是武士自杀,但是她却还活着,则显得真砂不能喝丈夫共生死贪生怕死。所以,真砂说武士是她杀的。

最后是武士。在武士的辩词中,她被妻子背叛,然后被大盗放走,但是,他出于真砂背叛的愤怒,于是,他自尽而死。可以看到武士被绑首先应该是技不如人,但是在他的证词中他却一笔带过这些,而将问题的关键放在真砂的背叛。他出于武士的自尊,于是自尽,这样的结局无疑是维护了武士的尊严,是一个值得赞扬的形象。而如果是被大盗杀死自己呢?则显得自己技不如人,而且没有办法推卸,如果是被妻子杀掉呢?则显得自己无能,以及受到了妻子的背叛的耻辱。于是,武士只能是自杀的。

看到这里的朋友为你手动比心。其实在三人辩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人不同程度的撒谎,其实都是在为了塑造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大盗是个草莽,真砂是个烈女,武士是个尊严的武士。可以说,其实三个人都在撒谎,而且这件事从证词中都没有办法判决出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小说没有全相,每个人都说得对,但是又有可能每个人都在撒谎,小说没有告诉读者答案,或许答案根本无关紧要。那么,如果我们是三人之中任一,我们又会怎样做?

剩下的应该还有一个问题,在三人的辩词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都故意的将自己本该担负的责任推卸到真砂的身上。大盗说是因为女人太美丽,自己受到了她的诱惑,武士则是说自己受到背叛,妻子真砂是罪人,真砂则只好说自己是因为受到了轻蔑出于没有办法。那么为什么三人都把责任推卸到真砂身上?以前分析《十八岁出门远行》也是类似的方法,可以看到,三人中的力量强弱,社会地位等等判断,真砂无疑都是最弱的,其次是武士,毕竟他被捆绑,最强是多襄丸。于是,他们两人都毫不犹豫的将责任推卸给了真砂,强盗见色起意强奸本是他的错,武士保护妻子本来是他的责任。我想应该已经足够清楚了。

《竹林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竹林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