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你的身上,被贴了多少个标签》,在文章的结尾,我写道:“那些在我们成长历程中被别人或者被自己贴上的标签,其实是可以被撕掉的,更多的时候,那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按着这个标签的样子去活,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按照其它的方式去活。又或者,在当下这一刻,我们似乎很像标签上的样子,但是明天,我们可以改变,变成其它我们想要的样子。”
当时就想,我要再写一篇,聊聊那些标签都是如何被贴上去的,我们又可以如何撕掉他们 ——之后,因为各种事情的挤压,这篇文章一直没有动笔。直到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
吃晚饭的时候,因为某一件小事,孩子她爸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了一句:“你这情商…… ”女儿立即对此评论提出了抗议。
尔后不久,因为女儿对另一件事儿的吐槽,我说到最近看到一本书上提到的关于悲观与乐观的人的区别还有判断两种人的测试,末了说道: “你呀,不用测我都知道,是悲观的那种。”女儿再次作出反应: “你看你老说'不要贴标签',可是你老是给我贴上悲观的标签。”
我竟一时语塞,因为她说得很对呀……那一刻,忽然想起了我想写未写的文章。
你身上的标签是如何被贴上去的?
发生在我家晚餐桌上的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倘若没有觉察没有修正,我的女儿身上将会被贴上两个标签: 一个标签叫做“情商低”,另一个标签叫做“悲观主义”。
所幸,她有察觉有抗议。所幸,我们还来得及做出改变。
然而有更多的人,从我们年幼的时候起,被养育我们的父母所影响,被出没在我们周围的人所影响,各式各样的标签就被悄悄贴在了身上。
这是贴在身上的标签的第一个来源——来自于我们的重要他人、养育环境。
还有个来源,是我们自己。
由于我们出生的家庭及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们会形成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归因模式。当某件事情发生,我们很可能无法完全客观地进行评估和归因,我们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例如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认为是自己笨,学习能力差;跟某个人关系没处理好,就认为自己人际能力差或情商低……总而言之,就是把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偶然现象进行泛化,扩大到了一个大类,然后为自己下个结论,再在每一次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用这个标签来解释自己。久而久之,那些标签就变得越来越固化。
如何去掉那些标签?
既然是标签,说明它只是附着于我们身上,它不是我们身上本来就有的存在——那么,它可以被贴上去,自然也可以被撕下来。如何去撕掉那些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标签呢?
第一就是要有觉察。
有觉察,才能有所改变。我们首先要能够看到那些标签,然后看到我们被标签影响、还自己固化着那些影响的行为。后者尤为重要。
去年1月份的时候,我去学埃里克森的教练课程。看到当时上课的鲁华章老师不用PPT,手绘出一张又一张版书随手拈来的样子,我敬佩而羡慕。
课间的时候跟老师聊天交流,问她如何能做到那样自如地画出各种小人或物体来,好有创意。
老师说,你也可以的,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就随手画一些简笔画,画着画着就好了。
我说我是那种有着很多条条框框的人,所以很难有创意……
老师以真诚温和的眼光微笑着看着我说,那是你自己觉得你有很多条条框框,你如果不觉得,也就没有了。
一瞬间,我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呀,到底是谁给我的条条框框呢?没有别人啊。
碰巧接下来的课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在一页有着各种简单线条或几何图案的基础上把它们画成一些物品,在给定时间内看看谁画得最多。结果揭晓时,我发现跟同伴们比起来我居然是画得很多的人。再往后的时间里,在担任昂Sir的版权课助教的时候,我会在开课前在白版纸上给他画个封面图。原来,我真的并非像从前自己想的那样是个被许多条条框框束缚到刻板而毫无艺术创作能力的人呀……
所以,撕去标签的第一步,是觉察自己给自己贴了标签,然后,再把标签扔在一边置之不理。
第二是去找与标签不符的例外。
作为一名咨询师,在做咨询的时候,碰到给自己贴上并固守标签信念的来询者是经常的事。之前受训练的时候,老师教的一个方法就是找例外。
何为找例外?
比如有一个女孩,说自己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无法坚持下去,所以现在即使我们一起找到了她的职业理想,但因为还需要能力修炼的过程,她认为她可能永远没法实现理想,因为她坚持不了那个过程。
我问她:有没有过哪一次做什么事情,你坚持了下来的? 她想了一下说,有,曾经有段时间,她每天去跑步运动,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离开家去外地工作才停了下来。
我说,你看,你并非是所有的时候都无法坚持,我们可以看看那次是什么让你坚持了下来,然后在未来,你去尝试创造同样的条件,让坚持再次发生。
这就是找例外——在你的经历当中,一定有与你以为的标签不符合的地方,找到它,然后“复制”它,让那个标签覆盖的范围渐渐缩小。
第三,就事论事,不要泛化。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谈及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区别时,说到一个对于事情的归因模式。例如一件没有做成功的事情,乐观主义者会归因于外在条件,并且认为这只是个别的、短暂的一件事,而悲观主义者会归因于自己的智商等缺点,并且可能会认为这是普遍的、永久的现象。
就如同前面说到的那样,我们的很多标签也是这样被贴上去的。那么,撕下它们的方法,就是就事论事,不要把一件事泛化成一类事甚至所有的事。一次的考试失利,不代表所有考试都不行,更不代表学习能力差;与一个人的关系不好,就只是与这一个人不好,不代表你的人际关系就有问题,因为谁也不可能被所有的人都喜欢,所以不代表你的交际能力就差……
第四,放下评判看目标。
最后一个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对于任何事情,放下对自我的批判,抛开对自己品质的思索,直接了当地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在这方面,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做些什么有利于达成我的目标?周围有什么资源可以帮助和支持我达成目标?
有句话说,你关注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如果你关注那些负面的标签,你得到的将是越来越牢固的标签;如果你关注如何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你自然也会越来越接近那些结果。
那些无形的标签跟随了我们多年,不是在一天当中形成的,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撕掉的。那些被标签覆盖的地方,就如同沙漠,吞噬着我们变得更好的可能性。但是,自我的觉醒,会如同春天破土而出的小绿苗,当你用心去呵护,当你主动有意识地加以改变,那些绿苗,终将长大,连木成林,绵延成生气蓬勃的绿洲。
去掉了种种的标签,你的生命,从此将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