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滋养生命(读书交流)

     

用阅读滋养生命(读书交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世界里腹有诗书,诗意栖居;气定神淡,优雅生活。

        看天边飞鸟心旷神怡,欣然慨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被恋人辜负心情难过,低吟浅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故友相聚开怀畅饮,豪情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读范仲淹,领略一代伟人悲天悯人,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读陶渊明,感受隐居诗人昂扬超脱、悠然自得的豁达心态。读杨绛,体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悼念杨绛先生)而后笃定心志,美好前行。

        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师》一书中写到:什么职业都可以找理由不读书,唯教师不可以。因为你服务的对象是成长中鲜活的生命,你无法用一成不变的东西应对那些正在生长着的孩子和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朱永新《致教师》)深以为然。身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鲜活的教科书,都会透露出我们人生境界的气息。我们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也许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 

        读书可以医愚。有话说‘无知者无畏。’非常感谢朋友为我推荐微信“有书”公众号,让我在每天的碎片阅读中,获悉时事,认识世界,领悟人生,从而敬畏生命,懂得感恩,谦卑做人,却也不妄自菲薄。锻炼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可以知世故而不世故,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真诚努力地向善向美,力做一个通透、豁达、坦荡、不负此生的自己。

        读书可以笃志。大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过人的智商,三十而立,立志做圣人,研读经典,广交朋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夫妻间相敬如宾,感情深厚。对儿女既慈爱,又严格,尊重孩子人格,育子以鼓励为主。一生致力于平定太平天国,位极人臣;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善于培养、启用人才。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谓“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曾国藩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平,向世人见证了:一个人从笨人到圣人从不靠祖辈与天赋,而靠勤奋务实,谦逊善省,自律精进。(“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曾国藩家书)这位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也用一生的身体力行昭告天下:每一个勤勉读书、胸怀大志的人,但凡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奋发图强的精神,皆可从平凡走向辉煌,成为名垂青史的伟大。

        读书可以修身。对一代传奇才女杨绛而言,读书是一种信仰。她自幼与书为伴,三天不读书便觉生活寡淡,若一周不读书,那就是虚度光阴。正是一生手不释卷,成就了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平静、充实、恬淡、知足又不卑不亢的一生将丰子恺的锦言妙语演绎得淋漓尽致。她静得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面对赞誉虔诚膜拜却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正是读书让杨绛虽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却可以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被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的丈夫钱钟书在给她的信中写到:“没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

        诚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读过的很多书,大部分都会被忘记。然而无可否认,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我更坚信读书也是如此,正如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是的,读书是可以改变容颜、塑造优雅气质的。朋友们,让我们从今天起,领着我们的孩子,带着我们的学生,持书把卷,徜徉在文人墨客的经典佳作中,让书香浸润心灵,用阅读滋养生命,相信不久的将来,即使粗缯大布也难裹我们气质如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阅读滋养生命(读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