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这两年
“狐狸精”的形象在影视剧作品中
去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九尾狐深入人心
今年年初的《二代妖精》又让报恩的狐妖火了一把
如此危险迷人的狐狸精
却不是一日练成的
回头看看原初的狐狸精们
真相往往让人大吃一惊
大禹
人狐恋的始祖?
中国上古的治水功臣、夏王朝之父、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大禹,娶了一只九尾狐狸精。
大龄男青年大禹到了30岁还未婚娶,心中不禁着急。但他宣称娶老婆不能随随便便,必须要有吉祥的征兆出现才行。这天,他来到涂山(据考在今河南嵩县),一只美丽的九尾狐突然出现了。大禹眼前一亮,觉得此物无论是白色还是九尾,都无比吉祥。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子,名叫女娇。
这里所说的涂山氏,应该是一个以狐为图腾的部落。然而据一些学者考证,神话传说中的涂山女,其实就是九尾狐,而大禹则是史上人狐恋的始祖。
无论传说中的大禹是娶了以狐为图腾的女子,还是娶了狐女,有一点毋庸置疑,九尾狐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瑞兽,它的出现象征着家业兴旺,子孙繁盛。
九尾狐:不死的神兽
这是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时期西凉国的壁画,正中是西王母,另有龙头、月亮、蟾蜍、九尾狐、三足鸟陪伴在侧。在汉与魏晋的画像砖、壁画上,人们通过西王母寄托长生不老的愿望,而九尾狐则是西王母的使者,专供传唤之用。于是九尾狐从瑞兽,一下子跃升为不死的神兽。
古人不仅需要九尾狐的生殖力,而且在特殊时刻,还需要它来捧场祝贺。《白虎通义》里又道,如果一个君主有德,就会有以下动物为他捧场——“凤皇翔,鸾鸟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见,白鸟下”。
而要名正言顺的改朝换代,也需要九尾狐的帮助。据东晋学者郭璞记载,九尾狐曾做过大周朝兴起的符瑞:“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绘画/韩美林
为狐狸“相面”
某类动物在古代能获得什么待遇,和长相大有关系。狐狸的身材曲线十分优美,如曼妙的女子,身体比例“小前大后”,三角脸小巧灵活,腹部、臀部和尾部十分丰厚。这是古人心目中的“黄金分割”,意味着绵绵不尽的“后福”。因此狐狸曾经被奉为神兽。
九尾狐
担神兽之职?
与后来人不一样,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狐狸是一种有德行的兽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
古代传说,狐狸将死,头必朝向它出生的山丘。这是它恋旧不忘本的德性。这种德性,让君子都佩服不已。
最有趣的是狐的“小前大后”。狐狸三角形的头部小巧灵活,腹部、臀部和尾部则十分肥厚。这样的身材比例,正符合中国古人的审美癖好。因为在古人心目中,一个人的晚年幸福比早年幸运更重要,而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子孙繁茂才是真正的幸福。这头小,腹部、臀部和尾部丰厚的狐狸,不正预示着人类绵绵不尽的“后福”吗?古人的“牵强附会”,狐狸才能凭借自己的尊容,跻身德兽和瑞兽的行列。
狐狸:农业之神的坐骑
这是日本镰仓时代的一幅画作,内容为密宗的智慧与慈悲女神——空行母。有趣的是,她身下的坐骑是一只白狐。在印度,空行母的坐骑原为胡狼,而日本却以狐狸取代。因为日本的空行母又叫稻荷神,与中国传来的狐仙崇拜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狐的毛色为黄色,所以狐具有土德,与大地、谷物和丰收等联系在一起。所以日本的稻荷神以狐狸为坐骑。更有学者认为,稻荷神就是狐仙本身。
狐狸精
最初幻化为翩翩少年?
当九尾狐被贡上神坛,享受人间绵绵香火时,另一些狐狸却开始堕落,成了妖精。
第一批完全修炼成人的狐狸精,被东晋干宝记录在案。他在《搜神记》里,讲到一位叫阿紫的美女狐狸精。故事中,狐狸精化为美女来勾引男子,这样的形象,已和后世的狐狸精十分接近。
其实物老成精的观念,干宝的前辈,东汉时期的王充、许慎等人都有过论述。这种观念在方术盛行的汉代已深入人心。而自然界中的狐狸昼伏夜出、行为诡秘,又与人类若即若离,介于家畜与野兽之间,便成为妖精的首选了。
狐狸好不容易修炼成人,会选择当什么人呢?今人当然会以为是美女。不错。但在两汉魏晋时期,狐狸精其实更容易变成另一类人——书生。比如《搜神记》中的“吴中书生”是一老狐,变幻成“皓首书生”,而跑到董仲舒门下听讲的不速之客,则是老狸化身的书生。
大概是因为物老成精,狐狸精一般年龄都很大,在早期的变幻中往往变成老人。而选择书生这一身份,一方面是狐狸本身多智,一方面则拜当时崇儒的风气所赐。
绘画/潘振华
胡姬:狐狸精的“前世”
胡姬跳起飞腾的胡旋舞,妖娆多姿,仿若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画者笔下复原的胡女舞姿,是盛唐最惊艳的画面之一。胡女在中土多以歌舞为生,其中不少人还为娼为妾。如此能歌善舞又妖娆放荡,与狐狸精有异曲同工之妙,被后世学者考证为狐狸精的原型之一。
中国的狐狸精爱变成有学问的书生,也爱变成狐媚的美人。而且是狐狸精越老越美,羡煞我等凡夫俗子。
在魏晋六朝和隋唐时期,魅人的狐狸精中,男性占据了半壁江山。据山东大学专门做过狐精研究的任志强博士统计,魏晋时期,狐狸精化为男子的故事有7则,占故事总量的1/2强;而唐朝的狐狸精化为男子的则有27则,有2/5强。
狐狸精
外貌协会资深会员?
有趣的是,在文人的笔下,这些美貌的狐狸精不是见人就要勾引。要被它们看上,人类自己也得有几分姿色。因为狐狸精喜欢俊男靓女,是十足的“外貌协会”。
从魏晋到隋唐,狐狸精并不令人讨厌。他们美貌多情,喜欢美色却不大害人,可谓好色不淫。他们向往人间的家庭生活,甚至十分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努力学习人间礼仪。
在以开放著称的唐代,狐狸精并没有后人想象中的淫荡。那种自由放纵、不知廉耻的狐狸精,是在宋代才“修炼”成功的。
“情色”的女狐与女鬼
左图是正在炼丹的狐狸精。作为阴性之物,狐狸精修炼内丹时要面向月亮,用人的站立姿势,向天空吐纳以及吸取月亮之精华。右图则是聊斋中的女鬼聂小倩和其情郎宁采臣(绘图/文刚)。无论是女狐还是女鬼,作为阴性之物,她们都被认为与“情”和“色”相关。
那些从天而降的绝代佳人,在宋明小说中随处可见。一方面,我们会发现这个时期勾引人的狐狸精几乎全变成女人,美少年退出舞台。另一方面,这些狐狸精美女异常淫荡,三言两语后就与人云雨,完全视礼法如无物。
南宋大儒朱熹先生,对《诗经·邪风》中的“匪赤莫狐”是这样解释的:“狐,兽名,似犬黄赤色,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国将危乱可知。”《诗经》只是描述了一下狐狸的颜色而已,落在理学先生眼中,竟成了亡国灭种的征兆。
有了朱熹等人的带头批判,狐狸精们只能去干被理学先生分配好的角色了——勾引男子,吸人精血以助修炼,甚至祸国殃民,成为“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两汉魏晋时被奉上神坛的九尾狐,到此时被彻底打入妖界,成为狐狸精中最神通广大且危害最大的种类。
“感化”狐狸精
右图是河南洛阳市关林镇平安殿内的一幅壁画(摄影/聂鸣),画的是各路神仙施展法力惩治狐狸精的故事。中央的神仙是武圣关羽,看来关圣连惩淫这种事儿也要“插上一脚”。左图则是清代冷枚的罗汉图册之一。罗汉尊者正在讲法,听法的众生有鬼怪、狐狸、猴、蛇等。狐狸受到佛法的感化,或许有机会脱离妖道,转化为狐仙。供图/故宫博物院
— 内容选自《中华遗产》2015年04月—
撰文/谷继明供图/文化传播
责任编辑/马赛屏 图片编辑/余荣培
微信编辑、排版/Jackie
很多古书、小说中记述了不少有趣的妖精形象
哪一个最深入你心?
精选内容 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