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幸亏有你

这五年,幸亏有你_第1张图片
by Phebe

除了初次见面,这五年我和Mike的交集都在邮件中,一共300多封。

01

Mike是新西兰人,在广州一所外语学校做教学研究,长得很和气,是那种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很愉悦、安心的人。

他在新西兰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后来到中国做社会文化调研,对中国的学生和生活方式有了极大兴趣,决定在广州安定下来,专心进行他的专题研究项目。

他常常在邮件中提到他的学生,觉得他们太辛苦,每天要应对十几个科目,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精英班,惊叹于他们的承受力。还会谈到各种节日趴里,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送给他的礼物,俨然是一部奇思妙想百科全书。

我,常常在邮件中发牢骚,批判学校的灰色制度,焦虑被拖到ddl的作业,叨逼繁乱的工作,苦恼人际关系的纷扰。回看起来,不忍直视。想自掴三巴掌,重头开始做人。

02

几年下来,对Mike的了解越来越具象,偷窥到他很多生活的小细节。

他喜欢每天晚饭后在附近的林荫道走两圈,一边散步一边整理思绪。

他极度不喜欢冬天,但对夏天有种狂热的偏爱,每年到了春天就会开心地迎接夏天的到来。

他假期会到附近的城市走走吃吃,香港去得很多,因为觉得香港的街道很有魅力。

圣诞节冬至元旦春节各种节日,学生们邀请他到家里作客,每次吃到中国的传统美食,他会在邮件中大段大段描述出来。

Leo Buscaglia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他读很多Buscaglia的著作,乐此不疲地向我推荐。

没特别的事分享时,他会写观看过的电影,解读影片内容对社会和个人成长的启示。

每年换了学生,他喜悦胜于不舍,他说与更多的学生相遇,是他生活里力量和灵感的来源。

所以跟我截然相反,他是个对生活有希望感的人。

03

除以上外,他的邮件都在帮我解决问题。

这五年,幸亏有你_第2张图片
截图记录

这段记录写在三年前。回看时,不敢相信敲下这些文字的人是自己。

曾看过一个关于人际关系的“河流理论”,解答了“如何看待朋友间渐行渐远”的问题,这个理论是这样说的:

如果人的一生是一条河流,那么人和人的交集,就像河流的重叠和交汇,你的河流和我的河流。覆盖到一起,我们便产生了交集。这个世界上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只是与你的河流相切,并未进入你的河流。而那些进入你河流的人,至少你会看到两次。因为两条河流交汇,哪怕只是相交一瞬间,也有进去和出来两个交点。这就是二次定律,只要你对某个人产生真正的印象,你就会至少再遇见他一次。

这五年,幸亏有你_第3张图片
路人&有印象的人
这五年,幸亏有你_第4张图片
朋友

相交的面积越大,越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河流终归是河流,没有哪条河流可以绝对地重合。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曾玩得很好,后来很少说话,很少有交集,都只是陪我们走一段路,这与人性无关,我们的河流就是这样。我们要做的,无非是让自己的河流变得更加宽广,可以容纳更多。

这五年,幸亏有你_第5张图片
宽广的河流

如果你足够宽,你的朋友很难离开你。

我看到这个理论时,第一时间想到了Mike.

他像大海一样广阔,容纳了我这条浅窄的河流。

不长不短的五年里,每个人生中的转折和选择,纠结和癫狂,都在键盘的一阵噼里啪啦后send到了另一端,由他去解读和分析。他从不接收感性的抒发,面对我的每一封“问题邮件”,一条条分崩离析,找出作茧自缚的根源,给安慰,给建议,给思考角度,却从不给情绪负担。每次读完回信都有一种“Mike好棒啊,我也要努力才行”的默念。

04

用了一个下午回读全部邮件,才发现了Mike很多用心的伏笔。

他分享日常的小乐趣,总问我有没有看到更有意思的;

他坚持进行项目研究,也会一直问我语言学习的进度;

他读到我的紊乱和烦心,往往当天就回邮件,建议舒服又有用。

后知后觉,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总是被他身上平和、愉悦的状态感染。

他的从容和笃定来自于自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儿,拥有清晰的自我感,所以不会给他人带来情绪包袱。

他的研究为他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里有他纯粹的热爱,有他认可的价值。

同时他很通透,能过滤掉当今网络上的戾气,理解社会中人际的复杂性,能够不被这些影响,始终慷慨,保有真诚。

我谢他很多,他却总说我们在相互塑造。

就是这一句句高级的安慰,一点点唤起了我对生活的希望感。

因为你的重视,让我对自己的人生都格外重视了起来。就像是一个来自外部的强力意念,把过得皱巴巴的时光温柔抚平。

谢谢你,撑起了我的这段成长。

Your friend whose thoughts are with you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五年,幸亏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