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这样一位牛人,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1983年就在北大心理学系上过3个月的认知心理学课程。
他是中国人民大的老朋友,有个中文名字叫司马贺!
他牛到什么程度呢,除了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外,他以后还获得8所大学的法学、哲学、科学的博士学位。他得过计算机领域最牛的图灵奖(1975年)、他还是心理学研究的大拿,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奖(1993年)。但计算机领域、心理学都不是他的主业,他是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说“其科学成就远超过他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 管理等方面,在所有的这些领域中他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究。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 事经济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委员会说他首先是一个经济学家,但他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上的辉煌贡献怎么算?
是他将管理的决策职能第一次明确提出来,有限理性、管理人、决策技术等都是他最先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他的名字叫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1916~2001),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
1973年他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在《美国科学家》杂志上写过一篇心理学的论文,这篇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象棋大师们的学习行为和内在机理,在论文的末尾有这么一段话:
国际象棋没有速成专家--肯定没有速成的大师或者超级大师。全神贯注于该项运动的时间不到10年,却达到超级大师水平的、有案可查的一个都没有(包括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
我们可以很粗略的估计,一位大师也许盯着棋局1-5万个小时,而一位A级别棋手是1-5000个小时。对大师而言,这些时间和高等文化程度的人成年之前花在阅读上的时间相当。
论文中提到的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1943年3月9日-2008年1月17日)是一位犹太裔美国人。因1972年在冰岛的国际象棋“世纪之战”比赛中战胜苏联人而获得第11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得名,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棋手之一,有“国际象棋坛莫扎特”之称。
但可笑的是,人们为了强调,将西蒙在论文里的那段话归结于西蒙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
2
在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手练习时间为研究对象,将结论写成论文《刻意练习在获得专家级演奏中的作用》发表在知名的《心理学评论》期刊上。
在这篇论文中,埃里克森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刻意练习”的概念。他们发现最佳小提琴手的平均练习时间是一万个小时,而且技能水平与练习时间紧密相关。次年,他的同事调查了钢琴的演奏者,结果类似。
刻意练习的概念已经提出,就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和研究,埃里克森也一直通过相应实验去验证并完善,他在2013年重新对刻意练习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表述为:
在一项训练活动中,用全部的专注去工作,目的是对某一特定方面的表现进行改进,以及通过重复和问题解决而逐渐获得精细改善的各种机会。
以上的定义看起来仍然让人费解,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而且更麻烦的是,刻意练习是有自己的限定条件的,概括起来是以下3点:
资源限制
“刻意练习既需要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获得教师、训练材料、训练设施。如果练习者是少儿,他周围必须有人乐意支付训练材料、职业教师的时间,以及往返训练场所和比赛的交通。”
支撑刻意练习的资源需要花钱,甚至是大把大把的钱!
动机限制
“从根本上说,刻意练习不是激励性的。演奏者把它当做获得进步的工具,和结果(进步)不同,练习缺少内在的奖励或快乐,这和领域内的个人很少自发练习的事实是一致的”
刻意练习一点也没意思、不好玩,你得能忍受无聊的重复。
努力限制
“刻意练习是很费力的活动,因此每天只能持续有限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不感觉到筋疲力尽为宜,否则就无法将刻意练习持续进行下去,这样就要求刻意练习每天限定在合适的范围内”
持久战,不是一次性,还需要持续、科学的训练。
3
以上的内容是学术领域的研究,从2008年开始国外许多畅销书作家将一万小时定律、刻意训练这些词给通俗化了,成为了类似于鸡汤的成功学。
相关的书籍国外有很多,国内也进行了翻译,包括: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第一本讲了一万小时理论,第二本强调刻意练习,第三本的作者真的去采访了学术的出处K·安德斯·埃里克森,他造了一个跟刻意练习学习类似的词“深度学习”。
通俗读物的传播效果飞快,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一万小时定律,但许多人望文生义,说为什么我“睡了一万小时的觉,也没成为睡觉的专家”?
后来又有人出来说,你为什么一万小时还不行,是因为还没有进行“刻意练习”,并提出了许多进行刻意训练的所谓“方法”,但效果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看到刻意练习的限定是很严格的。
能想到刻意练习的例子是鼎盛时期李娜和他的团队,一年的费用大致要700万。
他的教练是阿根廷人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这个世界知名的教练曾经培养出七次夺得大满贯的比利时名将海宁。
他的体能教练是德国人阿历克斯,在获得澳大利亚公开赛的冠军时李娜曾这样评价阿历克斯:“过去这几年,我就没怎么受过伤。”这是对一位体能师的最高评价。
她的经纪人是体育营销巨头IMG集团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这个麦克斯也是莎拉波娃的经纪人。
普通人很难有这样的团队,大部分人支付不起这样的费用,而且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也不是像钢琴、网球那样有明确、规范的训练方法,就是说你想去重复训练,但训练什么可能都是不清楚的!因为人类对于知识工作的研究与分析还很少,并没有像音乐、艺术类工作那样明确出练习的方式和方法。
4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有志者,事竟成。
我亦无他但手熟尔!
因为一万小时的说法符合了人们潜意识里面的成功都来自于苦练的认知,所以很快的传播开来。
但从文献看出,一万小时成了一个被神化的数字,它只是一个大概的示意。一万小时定律根本称不上定律和理论,只不过是一种误传。在学术领域没有人明确的将一万小时训练作为一个定律提出来,包括西蒙和埃里克森都没有。
而长时间刻意练习效果显著的领域也局限于棋类、音乐、体育等具备明确步骤和方法、提升的目标明确的领域,并且刻意练习有严格的限定,譬如练习的方法一定要是正确的,得有名师指点。如果低水平的老师指导,可能练得越多离卓越就越远。而这些限定决定了,大部分人可能很难有机会进行真正的“刻意练习”。
譬如对于一个有志于成就卓越的项目经理而言,并不是你有项目经理头衔10年就能成为专家,你需要进行刻意练习。但谁会给你提供刻意练习的资源、刻意练习该练习什么(内容)、如何科学的练习(方法)等,你细想一下这些根本没有答案!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大部分的音乐和体育项目,他们更多的需要判断、决策和推理。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知识工作者需要的训练方式不一,而且没有已经成熟的被验证过的标准方法和流程,这是知识工作者提升的最大障碍!
5
总结一下:
一万小时是一个概数,可能在某些领域是实用的。但“一万小时定律”不是定律或者理论,因为没有被严格验证过。
简单重复、低水平上反复不会带来进步,要想提升的快需要“刻意练习”,但刻意练习的限定条件很多,普通人可能很难进行有效的刻意练习,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资源,缺乏这个领域的名师指导、无法忍受乏味的过程。
那普通人要想较快的提升,该怎么办呢?
一万小时理论不靠谱,刻意练习没有机会,该怎么弄?有兴趣的可以在留言中说说您的想法,以下的几篇文章是我们的建议。
对于大部分普通的知识工作者,我们认为真正提升的机会在于解决具体问题中,在于解决困难的、不会做的、没有思路焦头烂额的项目中,只有更多的经历这样的需求和项目、任务的压迫、历练与锻造,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与进步,否则即便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也只能成为那种谈起来头头是道但做起来漏洞百出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其实你就会经历刻意练习,如果时间足够长,可能会远远超过1万小时。这个过程中,如果有高手的指点当然是我们的幸运,但即便没有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去做,市场、客户也会“教训”你,指点你,你也会成长起来。
但许多人其实做的是那些每天重复的工作,或者他的岗位没有提供相应的机会,则就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17331899与他联系。)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今年下半年出版。
关联阅读
你需要一个导师
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靠读书读来的 | 深度
对于成长,比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什么?【深度】
真正的高手将工作从艺术做成技术,技术变成套路
用这个方法,普通人也能成为专家!
《如何成为专家》思维导图
这3类人,最有可能成为顶尖高手!
讲座2:《如何成为专家》之你离专家还有多远?
@关注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公众号:KMCenter
发送“1”可以获取大量高效学习、企业知识管理、个人成长文档、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