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但追根溯源过去,炎黄是谁,华夏又是哪呢?现代中国的概念起源于梁启超,在他之前尚无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概念,而“民族”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格外复杂,现在用“中华民族”含糊代替。在我追根问底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犯“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
如果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虚无的,那么民族虚无主义又谈何错误呢?
《史记》记载,少典生炎黄二帝,但少典显然不如黄帝更有名气,至今没听说有人自称少典子孙。《竹书纪年》记载的炎黄似乎并不那么和气,更多的是血腥屠杀。所以从我们自以为的祖先开始,我们的“民族”就蒙上血淋淋的红色面纱。
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让中华儿女长舒一口气:我们的历史好歹拉长到了3600年前,比自称的5000年又那么接近了一点。但是之后的考古,却远远跟不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无论是仰韶文化还是龙山文化,都无法和史料上记载的夏朝对应起来。在史学家们带着政治号令硬着头皮声称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迹是夏朝国都的时候,作为考古学家,二里头的工作队队长许宏先生却建议定为先商而非夏朝。
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夏朝还没有严格的考古证据,而我们自称的华夏儿女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看来,中华民族真的有点虚无主义。我想,我虽然无知,但错的肯定不是我。
打开许宏的《何以中国》,立刻被他那种严谨却又平静的词句打动了。就像任志宏在解读《国宝档案》,那些尸骨累累和陶器碎片,在无声的历史长河中默默的接受你的注视。那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
一、遍地是“国家”的中原大地
4000年前,史书上记载的夏朝时期,考古界认定的“龙山文化”时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到处林立着大大小小的聚落群。
这些群落已经不是简单的部落了,像陶寺都邑考古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城墙保护的土地,还有极尽考究的陶寺大墓以及各种陶器、青铜器,甚至还发生了下层阶级的革命。这个古国连绵数百年,最终在历史中悄然消失。最终是因为气候变迁导致迁走,还是被外来势力赶走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从内蒙到河内,从山东到山西,广饶的中原大地同时期遍布这类聚落群,这些聚落群互相影响也互相敌对,不断的有聚落群被兼并也不断的有聚落群消失,他们的文化不断的冲击,考古学家们发现,他们形成了风格接近的文明形态。他们已经是最初的国家。
这些国家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和居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为了自己的土地提防着那些虎视眈眈的侵略者们。数千年后,他们的后代,却硬要给自己贴上侵略者子孙的标签。
二、弱肉强食、尊卑贵贱的中华礼仪
从考古角度讲,最能说明身份的,往往是各种礼器。商朝是青铜的时代,从后母戊大方鼎到人面纹方鼎,莫不显示所有者的尊贵地位,而4000年前的青铜器、石器并用时代,特定的玉器和陶器才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陶寺的礼器,正是礼乐制度的雏形,而这些制度,正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明精髓所在。中华文明的核心莫过于:明贵贱,辨等列(《左传》)。
礼制的本质是等级制度,与体现平等观念的原始习俗迥异的是,礼乐制度体现的是特权和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礼制用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举行祭祀、朝聘、宴享等政治宗教活动的建筑物以及使用的礼器,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贵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
4000年来,特权和等级森严的中华礼仪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三、夏还是商?恢弘的二里头王朝
在史学家们焦头烂额的讨论陶寺是尧都还是禹都的时候,考古学家们带着洛阳铲去了洛阳。在偃师二里头发掘出了举世震惊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发现了超过300万平方米的城市遗迹,其中有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宫殿,超过十万平方米的宫城,发掘出的遗存物时间跨度数百年... ...
这样恢弘的建筑,是3600多年前的古人的作品,而史学家们迫不及待的跑来宣布这就是夏桀的都城。考古学家们摇摇头,笑而不语。
许宏在书中说到:在考古学家致力解决的一长串学术问题中,把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人群与历史文献中的国族或者王朝归属对号入座的研究,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暂时不知道二里头姓夏还是姓商,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分量。
四、再强盛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份子
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林伦福儒教授在北京做学术演讲。被问及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的看法时,他回答说,在做中南美考古学的学者眼里,龙山时代的那些共同体应当就是国家了,因为他们发掘出的“国家”就那么大甚至还没那么大;但你如果问从事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学者,他会觉得只有像殷墟那样的社会才是国家,至少应是二里头那样的规格吧。
在我们的祖先在二里头用夯土堆砌王城宫殿时,埃及人的胡夫金字塔已经耸立数百年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着实没有炫耀的资本。
但是,就像考古学家们眼光一样,每一件陶器每一件青铜器都是写满了历史的沧桑的,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高度发达的古埃及文明还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中华文明,都共同孕育了现在的地球文明。
不必用高高在上的心态去品头论足消逝的没有延续的文明,从联合国到现代国家的法律和民主制度中都凝结着那些逝去的文明中的精华;也不必自以为是的意淫5000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历史上(最近的只有二十几年)的几次文化浩劫导致的文化断层远比你能想象到的更可怕。
四大文明也好,中华文明也好,所有的人类文明,其实都是一体的而非对立的。
读完这本薄薄的《何以中国》,掩卷沉思。关于国家的历史,关于民族的起源,独立思考比灌输更为重要。我从殷墟带着震撼和感慨回来后,开始规划再去一趟洛阳了。
去那里看看二里头,看看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早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