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从亚洲到欧洲的战火
话说公元73年至91年,北匈奴在我东汉与南匈奴联合进攻下,败走西域。逃出了漠北沙漠。
匈奴虽然不敌我汉军,一路西迁,却依然是十分骁勇。那时候,在今天的俄罗斯顿河流域,大高加索山以北,黑海、亚速海(中国古书中称为大泽)以东一带有一个阿兰国。阿兰人沿着顿河流域生活,长期过着游牧的生活。阿兰人虽然也是游牧民族,却不及匈奴骑兵凶悍。公元374年匈奴人打败了阿兰人,占领了阿兰国。
目前多数史学家支持这一观点——欧洲人所说的2000年前从东欧南下、西迁把罗马帝国打的稀里哗啦的“匈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被东汉打败之后西迁并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很多年的“匈奴人”。
东汉人把北匈奴打出了漠北,之后匈奴人不断西迁,扫荡东欧,并且压迫日耳曼民族不断西迁、南下,引发欧洲大地上的混乱和格局大变化,可以说改变了德国历史。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下面这本书:
《搅局的人:匈奴入侵欧洲简史》
这些观点是不是让你觉得匪夷所思?拿来给对欧洲及德国早期历史感兴趣的人们一起赏读。
匈奴人先后入侵了欧亚南方六大帝国,中国西汉帝国,东汉帝国,印度笈多帝国,波斯萨珊帝国,欧洲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又先后驱逐了欧亚北方三大蛮族,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欧洲地区的日尔曼人,东欧与俄罗斯地区的斯拉夫人,并导致这些白种人的民族大迁徒,这多少有些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北匈奴人西迁导致日尔曼民族大迁徙,再后阿瓦尔人,即后匈奴人西迁导致斯拉夫民族大迁徙,后两次大迁徙导致欧洲民族重新洗牌,铸造了欧洲与俄罗斯民族的地理格局。
匈奴人在欧洲扮演的历史角色无疑是一个搅局者,他们把欧洲弄得一团糟,然后就跑了,跑回乌克兰去了(这似乎预示着,乌克兰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匈奴人如何到达欧洲?
关于匈奴人来自哪里?是如何到达欧洲的?当时欧洲人有许多的说法,有的说他们来自寒冷的北方森林,或者来自世界尽头有冰盖的海洋,有人说他们来自高加索岩石里。直到近代,一千四百年之后,西方人仍然不知道匈奴人来自哪里?十八世纪晚期,法国学者德奎尼第一次提出,在欧洲的匈奴人可能就是生活在中国长城外的匈奴人,这指出了寻找匈奴人的方向。两百年来,人们关于匈奴人西迁的原因、时间、路线,甚至人种都存在许多的争论。
匈奴人为什么西迁?他们西迁的根本原因,一些人认为是来自南面中国地区的打击,一些人认为是鲜卑人在蒙古东部的崛起。(这本书认为)匈奴人西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内部分裂,是由于匈奴两次分裂与两次国内战争,匈奴人自己把自己撕成了碎片。另外,从一世纪中叶开始的鲜卑人的西进,对匈奴人来说是致命的,这是匈奴人西迁的直接原因。匈奴人的西迁当然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西迁最多的时期是在匈奴两次内战时期,五单于时期,南北单于时期。
五单于时期,也就是匈奴第一次内战时期,在九名单于中,先后有四名单于越过阿尔泰山,逃入中亚草原,其中以郅支单于的西迁最为著名,郅支单于带走了五万人,这在蒙古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郅支单于先后征服了乌揭人、坚昆人、西丁零人,并在上叶尼塞河建立单于横帐。这三种人都是黄发蓝眼的白种人,所在地区大致在中亚草原北面,从蒙古西北部的萨彦岭到俄罗斯的阿尔泰。法国学者格鲁塞认为,郅支单于所带走的五万匈奴人可能是伏尔加匈奴人的祖先,这是一种合理的推测,这些匈奴人所征服的地区离伏尔加河并不远,他们沿北面的草原之路,到达伏尔加河。
在南北单于时期,也就是匈奴第二次内战时期,北匈奴内部大分裂,导致第二次匈奴西迁的浪潮。外部的压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东部的乌桓人与鲜卑人,北部的丁零人,西方的乌孙人,南方的汉人与南匈奴人四面攻击北匈奴,从公元46年开始大量的匈奴人西迁,公元91年的西迁是最后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带领这次西迁的北单于带着匈奴人中最凶恶与最顽强的贵族与人民离开蒙古地区,越过阿尔泰山,进入中亚草原东部地区,在天山北面的车师后部,即著名的高昌孔道的后庭。104年,北单于派使者到洛阳向东汉请求和亲,表示愿意遵守呼韩邪旧约,向东汉称臣。东汉人对北单于的请求,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只派使者送给北单于丰厚的礼物。105年,北单于再次派使者到敦煌向东汉献礼物,表示愿意派质子到洛阳,请东汉方面派使者来北匈奴。东汉人仍是沉默,仍只是送礼物给北单于。从105年以后,北单于不再出现在历史中。以后在天山东部的哈密、巴里坤、伊州(伊州就是东天山北部,现在隶属哈密市,是笔者的家乡,是女儿伊州郡主出生的地方!)的北匈奴人不是北单于,而是北匈奴左翼呼衍王,他在151年以后也失去了消息。
当北匈奴人重新出现在历史中,出现在俄罗斯下伏尔加河时,已经是两百年以后了。他们是如何到达伏尔加河的呢?大致能确定的路线可能是:
北匈奴人离开天山东部的高昌孔道,沿天山向西迁移,经过上伊犁河地区时,留下一部分虚弱的百姓,也许其中有不愿意西迁的百姓,其他匈奴人继续西迁,到达咸海地区,在该地区南面的康居国停留,然后向北方迁移,经过里海以东地区,到达中伏尔加地区。
莫提斯大沼泽
大约在公元374年,在现在俄罗斯下伏尔加河与下顿河地区,那时是一个广大而昏暗的沼泽地区,西方人称之为莫提斯大沼泽,没有人能越过这个沼泽。生活在沼泽东边的人不知道沼泽西边的人,西边的人同样不知道东边的人,他们就这样生活着。
有一天,一头牛在沼泽边吃草,一只牛虻飞过去叮咬,这只牛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变了欧洲的历史,那牛被叮咬,痛得乱跑,跑进了沼泽。牛的主人发现牛不见了,就沿着牛的足迹寻找,这样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大沼泽,越过了大沼泽。他被他眼前的优质的牧场,金黄的麦田与美丽的村庄惊呆了,就跑回去对他的伙伴们说了,于是大家就决定离开家乡,到西边去。牛的主人是一个黄种人,一个匈奴人,印度人称他们为Huna,波斯人称他们为Huni,罗马人称他们为Huns。
这是欧洲人关于匈奴人进入欧洲的传说。
在古代,约翰与大多数罗马人一样,他们所知道的亚洲与欧洲的边界是在顿河,在顿河外则是西徐亚荒漠的尽头,广大无边的莫提斯沼泽是不可能越过的,甚至没有人曾经试图越过它。他们不理解匈奴人是如何越过莫提斯大沼泽的。在希腊时代与罗马时代,下伏尔加与下顿河地区是水泛地,俄罗斯平原最后的海退也发生在那里。但是在冬天,当下伏尔加河与下顿河结冰后,这个地区当然不难通过。
匈奴人什么样?
西罗马米兰大主教安布罗斯,是当时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形象而简洁地表达了当时整个东欧的情况,这大概是史上人们第一次提到民族迁徙与历史连锁反应,或者民族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以后还将多次遇见这样的情况。安布罗斯主教写道:
“匈奴攻击阿兰人,阿兰人攻击哥特人,哥特人攻击泰法利人与萨尔马特人,哥特人从他们的国家被驱逐出来,也使我们伊利亚地区的人民遭到驱逐,并且这事还没有完……”
罗马史家阿米安,这位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多瑙河边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痛恨蛮族,而匈奴人是蛮族中最坏的一个,他试图描写这些可怕的匈奴人的体质与生活方式,阿米安写道:
“匈奴人的凶猛和野蛮是难以想像的,他们划破他们孩子的脸,使他们以后不长胡须,他们的身体粗壮,手臂很长,不合比例的大脑袋,形成畸形的外表。他们像野兽般生活,吃不调味的生食,吃树根与放在马鞍下压碎的肉。他们从不摸一下犁把,不知道固定的住处,无论是茅屋或是草棚。他们常年游牧,从小习惯了忍受寒冷,饥饿与干渴。他们的牛马羊随着他们迁徙,用牛来拉房车,房车内有他们的妻子与儿女,妇女在车中纺线做衣服,生儿育女,直到把他们抚养成人。他们不能下地走路,不适合作步兵,但骑在马上,就像是铆在他们的丑陋的小马上一样,这些马不知疲倦,奔驰时像闪电一样迅速。他们在马背上度过一生,有时跨坐在马背上,有时像妇女一样侧坐在马背上,他们在马背上开会,做买卖,吃东西,甚至蜷曲在马脖子上睡觉,他们睡得这样的香甜,还可以做梦。在战斗中,他们不知道如何攻下要塞与周围挖有壕沟的营帐。但是他们的射箭技术无与伦比,他们能从惊人的距离射出他们的箭来,其箭头装有像铁一样硬的可以杀死人的骨头。”
欧洲史家与学者的历史记载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反映出来自远东兴安岭山系内的蒙古种人的体征,大黄种人的特征,也反映出匈奴人长期骑马,有罗圈腿的问题,只是描述得太过夸张。
……………………………………………………
我不是研究历史的人,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另外我还听说,研究文字的学者发现,匈牙利语里的很多单词,包括猫、狗等词,与蒙古语的发音几乎一模一样。
(本文为读书笔记,书香云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