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

亲眼所见的都不一定真实,更何况是听说的或通过文字读来的呢?在不明真相的情境下,保持沉默可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是,保持沉默太难了!——李克富

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_第1张图片
能闭嘴是一种修行

在一些热点新闻和大事件面前,人们不能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生活在社会中,难免会受到社会感染,从而出现模仿、从众、暗示等心理层面的影响。

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曾深入研究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发现:在测试人群中仅仅有1/4~1/3的被试者,在个别情景下没发生过从众行为。可见,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从众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常常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从不缺从众的人。所以,有一些人专门利用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对一些热点新闻,各种媒体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也不乏别有用心的人,大肆进行歪曲、渲染、造谣,误导了大众的关注。

如前不久发生在临淄的“雪宫杀人事件”,就是在某些舆论不负责的传播下,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从众而为,一窝蜂地跟着“热炒”起来,尤其那些无聊者,像打了强心针,唯恐天下不乱,跟着瞎凑热闹,甚至凭主观臆想,添枝加叶,以讹传讹,造谣生非。

如果不加分析地“顺从”媒体报道,一味随大流“从众”,甚至发展为“盲从”,这就不再是健康心态了。

在此,提醒民众,还是要尽量多具备些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盲信,不盲从,才能拨开云雾,见到事件真相。

……………………………

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如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信息交流过程。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

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_第2张图片
沟通模式图

按组织系统分类,可分为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一般有5种形式,即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和Y式。

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_第3张图片
正式沟通网络图

非正式沟通:是在正式通道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性大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非正式沟通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但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一则谣言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城市的大街小巷。

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
流言式:一个人地把信息传递给其他许多人。
偶然式: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
集束式:把小道消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朋友或有关人,集束式又称葡萄藤式。

非正式沟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而产生,难以控制,容易失真。一般传播速度也比较迅速。在许多情况下,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反而容易获得接收者的重视,有事先预知性。于传递的信息一般以口头方式,不留证据,不负责任,随意行较强,许多不能通过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就可能在非正式渠道中传播,形成所谓“小道消息”。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有:从众、社会促进(抑制)、社会懈怠、模仿、暗示、社会感染等形式。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和隐含在场。社会抑制,也为社会干扰,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的现象。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促进的是心理学家特里普里特(N. Triplett,1897),他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青少年骑自行车,在独自、有人跑步伴同、竞赛这三种情境中,竞赛时的速度大幅度提高。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上个世纪2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F. H.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领导了一系列有关他人在场对个体绩效影响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磨洋工”,就是一种社会懈怠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懈怠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如果加强考核,让每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努力和成果量化,就可能有效地减少社会懈怠现象。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从众行为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像的。个体想像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从众的功能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2.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

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2、权宜从众:个体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等情绪。3.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愤时,作为领导也受到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的表现却很理智和冷静。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2.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因素。1.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2.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3.群体规模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范的增加而上升。但超过这个范围,群体规模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规模的临界值大致在3~4人。

(二)个体人格因素。1.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少;反之,个体自我评价越低,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2.个体自信心较强的,从众较少;个体自信心低的,容易发生从众。

(三)情境的明确性。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从众行为会减少;相反,如果情境模糊,个体对自身判断的肯定程度降低,从众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四)其他因素性别、智力等因素。对从众也有影响,但尚未发现这些因素与从众之间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于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于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于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于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

模仿的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2.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两大类。 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动的模仿,即使他不了解别人行为的真正意义,但由于他觉得模仿别人能获得好处,于是就在行为上仿照别人。 无意模仿并非绝对的无意识,只是意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个体反映与再现他人行为最简单的形式,是掌握人际互动经验最简单的机制,也是个体学习的基础。2.适应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个体发展早期,这种作用尤其突出。没有模仿,个体很难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境。3.促进群体形成模仿会使群体成员在态度、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进群体凝聚力。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 Tarde)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2.几何级数率: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3.先内后外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暗示涉及三个要素,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相对来说,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这方面,暗示与劝说是相同的。但暗示不是靠逻辑推理和理论论证,而主要是靠提示,在这方面,它与劝说又有区别。暗示与指示、命令也不相同,它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因此,所暗示的一般多是比较简明的思想和行为,而对于复杂的理论思想或事物,只靠暗示是不行的,需要应用教育、说服等手段。至于一些非要别人按一定方式进行的活动,则需要有指示和命令。暗示与模仿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把模仿、暗示和同情看作群众心理的三大原质。F.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实际上,无论是思想、感情或行动都可以产生暗示和模仿。两者的区别在于:

1.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然通常是以含蓄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2.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社会传染的特点:

1.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通过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常见的形式。2.大众传媒的感染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他人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结果。
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_第4张图片
球迷骚乱

你可能感兴趣的:(闻岱:谣言,无聊者的强心针(点评视角训练营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