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习惯怎样养成?

庄子说: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殆矣。可我却觉得有限的生命必须有深刻的思想和智慧才更加圆满。用圆满或许不合适,道家说9才是完美的状态,永远在寻找那遁去的一,就会有无限的变化,自然而然有无限的精彩。而思考是寻找遁去的“一”最直接的途径,甚至没有捷径。那该如何思考?

一、正直宽容的品质

思考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正直宽容的品质,即所谓的正能量。

正直,不偏不倚,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宽容是广阔的胸襟去包容,我觉得目前更需要的是对待新事物的接纳,互联网的时代更新迭代频率太快,不明白不要轻易否定。之前有部很喜欢的电影《十二公民》,12个人由主角引导放下各自的立场,按照证据与层层推理最终还原了客观的事实真相。不因为富二代的标签,不因为众口一词的说法而动摇,用事实说话。这就是正直宽容。而我为什么说它是思考的基础呢?君不见很多专家为了利益而站台发表不客观的言论?评价某件事中的某些言论最好先看清楚他的立场,这样就不会被迷惑。

二、广博的知识面

正直宽容的态度,会让我们的思想不偏激,理性与客观反映事实。思考的正反馈过程应该是由简入繁,化繁为简,深入简出是也。开阔的视野和眼界可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打开思考的局限。

作为一个曾经的文艺青年,发现大多数文艺青年缺乏的就是对生活、社会更全面的观照。每天都说看书阅读,可是实际上看的都是文学,很大程度上思维固化、目光局限。政治、经济、金融、体育、科技,这些东西是生活与社会运转的很大部分。去年央行降息降准多次,人民币开始贬值,CPI仍然上涨,生活并不完全是文学。了解基本的规则,对生活的认知才能深入。中国的文艺青年们,很容易出现只谈风月、不理国事的观点,可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是对社会的深刻观察而写成,当年的《铁皮鼓》震撼人心。用心观察生活与社会,很多之前无法想明白的问题,或许忽然有新的思路可以借鉴,然后迎刃而解。

三、厚积薄发

我的座右铭一直都是厚积薄发,大量的积累,专注的爆发。思考有深浅,但必须有独立的观点。独立性就是不盲从,思考清楚后才做评论。有时候需要远离喧嚣与人群,人多的地方少去,一旦进入人群你的情绪就没了独立客观的认知。

还有一点就是逆向思维,很多的人缺乏逆向思维,看到什么都拍手叫好点赞。这样就容易流于表面,而没有深入的思考,甚至可能被错误的观点误导。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次看到任何信息,顺着作者思路看下来。放下文章,你可以逆向想想是否有道理,或许就会发现另一番天地。我们可以尊重别人的写作自由和劳动成果,但观点是否对则需要自己去思考。

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类与猴子最大的差别就是会思考。深度的思考是很多大师们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而我仍在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思考的习惯怎样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