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与“读书”

       2016年12月24日下午2点到5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英语。今年作文是根据两幅图上的内容,写一篇两百字左右的短文。第一幅图上,一个人以葛优瘫的姿势舒适地坐在堆满了书的屋子里面,他似乎是在享受拥有书籍的满足感。第二幅图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他在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每年读二十本书。作文的要求就是写“有书”和“读书”这么两件事。

       这两幅图上显示的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些人藏书很多,但是却没有时间读书;而有的人却是买一本,好好读一本,每一本都没有浪费。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吸收不消化,里的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也许一把火,也许一些水,也许几个蛀虫,就把这些书给毁了,知识也就消失了。只有把知识装在自己的脑子里,那才是不容易消失的知识。现在生活的富足,使买书不再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儿,方兴未艾的,出版业,也使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正如我们了解的,我们不缺书,我们缺的是选书的知识和能力。

       清代袁枚,写了一位“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黄生,并讽喻帝王藏书七略四库而不读书,富贵人家汗牛充栋而不读书。藏书也象其他心理疾病一样,成为某些人的癖好,对他来说每天的乐事是看—下摆在房间的书,而不是翻开一本静心读下去。这种人终其一生,也算是入宝山空手而归吧。与之对比的是另一种人,没钱买书,也没有合法的渠道去得到书,于是这种人选择了去偷书。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即是这种人。他因偷书被打,但是嘴里还念念有词说,窃书不可以算偷窃。因为古人讲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与读书明理相比,偷窃算不了什么。其实他也想歪了,古人过盗泉而不饮其水,讲究的是一个气节,不能因为没钱,而且偷书,这与做人的本质大相径庭了。

       与有书相比,读书其实更重要。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朋友交错了,可能会影响一生,而书读错了,也会影响人的思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书的原因。所以读书的第一步应该是选好书。这个就像清代的,王豫说的,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袁枚也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的数量是多少呢?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是把读书与写文章二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必然的联系。其次,读书与思考是不可以分开的。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不可人为分开。陶渊明也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他的一种自嘲,他不可能不去思考,不去深入了解。读书有四戒,一戒满,满则无求;二戒骄,骄则无知;三戒惰,惰则无进;四戒浮,浮则无深。第三呢,读书也是脱离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论语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为什么读书?我觉得,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由。现实中的羁绊太多,唯有读书可以让人心灵畅游于无垠的思想世界。读书是为了掌握书中大义,而不是被书掌控,要为生而读而不是为读而生。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读书的最佳状态应该是顾宪成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知行合一,那是读书的最高境界。真的希望朋友们,不必藏书万卷,而是心有成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