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古浪

今年5月,参加省教育厅“双带头人”培训,参观了位于甘肃的一故一新两个人类奇迹--西路军纪念馆和八步沙纪念馆。

11月底,时隔半年,再去古浪,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政教师骨干培训班古浪现场教学。

还是西路军,还是八步沙。让人感动,更让人自豪,为无畏的西路军、六老汉。

你是谁 为了谁 ——感怀西路英烈

冬日的金城,寒风凛冽,一派萧索;今日的古浪,戈壁孤烟,远山积雪。行进途中,大家默然。那草甸上的小山包,可曾埋着西路忠骨;这车轮下的土地,是否浸染过烈士鲜血。蓝天下的祁连山,仿佛还回荡着战马的嘶鸣;冬日里的红柳,仍如战旗猎猎。

再见古浪_第1张图片
远处的祁连山雪

古浪,系藏语古尔浪哇的简称,意为黄羊沟,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一个狭峡,被称为“扼甘肃之咽喉,控走廊之要塞”。1936年11月,西路军在这里成立,以疲弱之师,与马步芳、马步青部激战10天,红四军九军2400多人血洒疆场,军、师、团级干部二十多人牺牲,有“古浪三战,九军折半”之说。


再见古浪_第2张图片
当年西路军的武器,步枪、长毛、刺刀,组成了今天的纪念碑


再见古浪_第3张图片
红军公墓,青山忠骨


再见古浪_第4张图片
广场上的西路军战士群雕


再见古浪_第5张图片
古浪老县城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古浪县城残破、无险可守。资料介绍,马家军借助骑兵、山炮突破红军防守,进入县城,而县城多是无武器的机关人员,用大刀片、木棍甚至砖头瓦片与敌人搏斗,惨遭砍杀。


再见古浪_第6张图片

城外的古城子滩,红九军的主战场,很难想象这样如何抵挡骑兵


再见古浪_第7张图片
英勇的红军女战士

这是让人泪目的画面,妇女团遭遇马家军。战争中的女性,总是比男性承担了更多的不幸和屈辱。团长王媛泉用自己受伤的左手护着战友,右下角那个已经牺牲的女战士稚气未脱。

虽然情况万分危急,但手中的红旗依旧屹立不倒。想起了倪萍大姐主演的电影《祁连山的回声》,荡气回肠。

再见古浪_第8张图片
牺牲的高级将领

这面墙上都是牺牲的干部,有的没有生卒年月,有的不知籍贯长相,就这么义无反顾,就这么勇往直前。


再见古浪_第9张图片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再见古浪_第10张图片

8月20日,习近平参观了张掖高台西路军纪念馆,高度评价西路军: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虽老犹奋蹄 楷模六老汉—— 感怀八步沙

今年,“六老汉”成为网红,八步沙鹊起。声名的背后,是30多年、三代人的坚持。

再见古浪_第11张图片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在过去,这里叫“跋步沙”。因为沙子又细又软,人踩上去,脚就陷到沙里。为了保护家园不被狂沙吞没,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形式发起和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他们六个人年龄加起来近300岁,被称为八步沙“六老汉”。

再见古浪_第12张图片
漫天黄沙

武威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古浪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端,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沙漠化面积240万亩,风沙线132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漠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八步沙的村庄和农田侵袭。1993年的5.5沙暴让23个小学生罹难、6000多牲畜丧失。沙进人退,许多人流离失所。

再见古浪_第13张图片

1988年,第一次被媒体报道。这一年,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花甲老人已经治沙7年。

再见古浪_第14张图片

1990年,被省媒关注。六老汉的头白了,八步沙的树绿了。

再见古浪_第15张图片

今年是八步沙林场成立第38年。三代治沙人接续奋斗,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今年3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再见古浪_第16张图片
总书记压“草方格”

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


这是总书记压的方格,里面的树已成活

总书记指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再见古浪_第17张图片
县城新貌

今天的古浪,山青水绿,欣欣向荣。明天的古浪,小康幸福,多彩美丽。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见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