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一个中年危机+焦虑孩子+祈祷阳光的周末早上

有这么一个早上,一束阳光透过窗帘,一直到把脸晒得暖融融,没有电话,没有闹钟,是肚子的咕咕叫声把自己叫醒,伸个懒腰,微风伴着茉莉花香拂面,抬眼一看,精致的早餐摆在套间的餐桌上,起身是满足和惬意的,因为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拉开了窗帘,广袤的北爱尔兰海岸线映入眼底,端起Machiatto,用事业有成人士的专用站姿---一手端咖啡一手插在睡裤口袋,伴着《史密斯夫妇》配乐中那首经典的Mondo Bongo,品味的是人生~~

突然,闹钟响了,朦胧中看清是在自己熟悉的卧室,元神终于回躯了,是的,刚才是在做梦,今天是周六,闹钟响了,美梦结束了,使劲活动了一下关节,带着全身酸痛挣扎起身,要不是透过窗帘发现外面天已经亮了,多么希望定错了闹钟啊。随着身体站直了,马上战神附体,进入状态,一看孩子还在睡,使劲一摇“我的宝贝来,起床了,今天是周六了,穿衣服了, 洗漱了,吃饭了,上培训班了”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仿佛是当年三大战役的前敌总指。

没有看错,这是一个周末的早上,自从学校开始减负和素质教育开始,我们的周末就变成了更加忙碌的工作日,经历了这么多年,甚至都开始怀疑素质教育是不是帝国主义继唯GDP论之后的又一个陷阱。当年我们为了GDP,毁坏了自己的绿水青山,到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些也是绿色的GDP。学校教育为了给孩子减负,压缩了非主科课程和上课时间,这种做法的扩散效应正在显现:

1 主科时间不够,不得不占用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副科时间。

2 学生放学太早,父母没法接送,导致隔代抚养看护。退休后转入新战场,感到生活疲惫,焦头烂额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比比皆是。

3副科只能在课外发展,红火了课外辅导机构,导致真正的素质教育阵地反而到了校外,滋生了一定的利益输送不说,根本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这些课外辅导机构。甚至很多时候,家长在各个教育机构之间疲于奔命,最后只能以报上了,去学了就行为标准进行心理安慰。

4 目前红火的课外教育体制,导致整个家庭以孩子为轴心高速运转,平时上学反而轻松,到了周末在各大培训机构之间迂回才是主战场,孩子累了,只能在车上睡一会。

5 到了小长假,感到孩子平时辛苦,又想让孩子体验自然与社会,于是又是各种户外拓展,游学一一粉墨登场,所以对整个家庭来说,学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玩乐是路人。

最后的结果是:

孩子疲惫,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本来不感兴趣的东西上,而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都没有全身心投入,失去了周末甚至是童年,没有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没有了对成长的感悟,剩下是高压下对学业的厌恶和对与同龄人比较的憎恨。

家长疲惫并焦虑,有时候不管花多少钱只为一句话,就是我们也学了。心理平衡了,不管孩子是不是这个料,我反正努力了,为了孩子付出了。与此同时,每每都会看到朋友圈里面一个个证书和奖杯,自己长叹一声,为什么都是别人的孩子?

家庭疲惫,整个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其实都为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的学习。特别是隔代的父母,几乎为了第三代抛弃了自己的生活,个中滋味,难以言会。

中兴那位中年员工的纵身一跃,自己算是解脱,留下一家老小继续与命运抗争。可见中年危机的压力之大,人人都有自己的一本经,这是个体极端的现象,但这又是个群体的焦虑状况。眼下,对下一代发展的焦虑已经慢慢超过对自己事业、健康和个人发展的焦虑,逐渐成为中年人生的头等焦虑,不知道目前推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在这个焦虑环中到底产生了什么作用?

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我们也有很多疑问,因为随着时代信息发展,能不能记住元素周期表,能不能背诵小九九表已经不是问题,我们通过设备不到一秒钟就能搞定.在此之前,我们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可能是核心竞争力,在此之后呢?知识和方法人人可得的时候呢?反而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和合作能力才是以后发展和竞争的关键。不能否认,即使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也走出了很多品学兼优的孩子,那时代发展了,为什么不与时俱进,让更多的孩子的能力得以发展和释放呢?时代发展了,素质教育的问题是不是也该认真审视了呢?

人届中年,面对生活,我们机械的重复,每次想跳出物外,都会被现实击落,最喜欢的竟然是每天睡前的那段时间,万籁俱寂,属于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度过一个中年危机+焦虑孩子+祈祷阳光的周末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