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作谁之痛

作文创作谁之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孩子们一直在学语文,却对写作文的贡献不大呢?华东师大的心理学老师这样说:孩子们学习的每一篇课文,也无非就是一个单一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与例子之间的共性却不大,即使有我们也难以在这些课文之中找到写作的共性,所以,单篇课文的阅读学习,对于我们写作的启示贡献就不是很大。

        那怎么办呢?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呢?首先,我们要承认,学习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属于智力技能的范畴。我们势必要学习规则,而在所有规则里面,写作是一个高级规则,高级规则靠发现学习,它的习得或形成必须以相关的下位规则的习得为先决条件。意思很明确,就是说要习得写作的高级规则,是建立在学习写作的一系列下位规则的基础上的。这就是写作学起来比较难的原因。

        所以,怎么学会写作这个话题,靠老师教的效果如何呢?不好说,因为这里面套的规则太多了,老师一次讲不了很多,也就一两点,由最浅显的规则入手,才能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讲多了讲杂了,孩子们也吸收不了。同时还得靠老师讲课的水平,学生的吸收领悟能力。这是其一。

        当然,有很多真正会写作的人,可能在老师教的情况下,反而写不好作文,因为,老师哪怕把所有写作的规则都教给他,他在那个时间节点在那个年龄段,很难悔悟。但是,有一天呢?他就突然领悟出来怎么去写作了。就是说,我今天理解不了,病不代表我以后理解不了,在潜移默化中,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加,消化分解知识的能力增强,他就已经能够融会贯通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创造比较难的原因了。一方面靠教,一方面靠发现。教只是保底,成不成基本上靠自己个人独立发现来完成的。那是不是就完全不用教,未必。既然写作文是创作,创作却是靠引导,没有谁是天生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引导得好,出奇效。

        然而,对于刚开始学写作文的孩子们,引导得好,却是看疗效。没有谁能一口吃出个大胖子,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家长也请耐心等待,静待花开。可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写作文上的进步,我们的家长都是看在眼里的,最后也得到了验证,疗效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密切合作,共同见证孩子们作文上开花结果吧!

作文创作谁之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文创作谁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