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山河故人》里沈涛对儿子张到乐说的话,如同印证了人世种种,就如同说,我们从出生不一直是这样吗?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1张图片

每次看完贾樟柯的电影,都有内心自溢出的悲怆感,时代洪流下被挟裹的人只能被遗忘,而贾樟柯的取材总是放在这些被人们忽略的人身上。这个人可能是你初中毕业就出去闯世界的初中同学,也有可能是高考落榜后就再没音信的同学,他们分布在家乡那个落后保守的县城里,日复一日地过着搓麻将聊家常地庸碌生活,这个人也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习惯知足常乐习惯接受困顿习惯接受家常里短,并安心的在你们家三十八线的小县城里安居乐业。这个人也有可能是你,你可能就是镜头下的某个小镇青年。贾樟柯的镜头从不美化生离死别,也从不拒绝穷巷僻地,它是直白的将聚焦镜头放在生活里,你能体会到的烟火气息生存的艰辛都在这里。

看贾樟柯的电影始终绕不开的是:人、物、时代背景。

而《山河故人》虽然是以前作品的转型之作,但是如果抛开空间地点的分化,能够顺着这根线找到的锚还是山西汾阳那个县城。

镜头的开始,是三个80年代的青年在文艺汇演,梁子沈涛张晋中,这三个人的命运也许从一开始相互关联又各自有自己的命运使然。三个年轻人听着《Go   West》,充满活力和激情。

(together)we   will    go    our   way

(together)we    will    leave    someday

这也许是一种暗示,每个人终将走自己的路,每个人有一天都会分开。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2张图片

似乎从张晋中和沈涛在一起之后,就意味着梁建军会离两个人越来越远。三个人在一起的尴尬最终以别离终结,梁建军没能去赴沈涛的约,孤身一人,踏向远方未知的路程。临走前,将深涛送的钥匙挂饰扔掉,这个沉默木纳的男人,喜欢沈涛时送发带,眼中是默默的欢喜。

沈涛问梁子,你不打算说离别吗?梁子答,告别我已经在迪厅说过了。此去离别也许是再不相见。

大概感情会有变故,生活会变化,一切都在变化。沈涛与浮华的张晋中离婚,父亲突发意外身亡,然后,就剩下了沈涛一人。

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儿子辗转去了上海,母子之间的距离从一开口的妈咪就已存下沟壑。沈涛令只有几岁的儿子在父母的棺椁前跪下,儿子在一大群哭哭啼啼的人群中表情讶异,面对外公自己的亲生母亲,却是陌生的甚至有被强求的意愿。母子俩是久久的无言和尴尬,尴尬的是儿子流畅的上海话,进入的国际英语学校,将要移民到澳大利亚。贾樟柯喜欢反差,他喜欢将国人所不停追求的international和本土的文化在无声无息间碰撞,将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格局放在一起,从而显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反应,而沈涛和自己的儿子那么近又那么远。近的是这个几岁的小孩身上流动着自己鲜活的血液,远的是就连谈话接触的东西都有着泾渭分明的明显。

贾樟柯的嗅觉是如此之灵敏,眼神又具有看到生活细枝末节的穿透力。他能看到在一个时代下人们生活的某种状态,也能凭借几句生活化的台词就道出情感上所不可逾越的距离感。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妈妈,为什么这个车开的这么慢呀。我们为什么不坐飞机或者高铁呢?”

“慢了好,这样我陪你的时间就多一些。”

沈涛之于儿子的距离是没有陪伴只有牵挂和未知的告别。母子之间不仅有生我血浓于水的血缘,更应该有养我日夜陪伴的相依相栖。只是后来,却只有天各一方的命运。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梁子挖媒十几年葬送了生命健康,回到汾阳。沈涛见到年少的朋友,欲言又止。这些年的物是人非,只剩下相见欢心照不宣的悲悯。

而张到乐因为父亲的关系不断在地球转移方向,从出生地到上海,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直到自己对出身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轻描淡写越来越找不到家的方向。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经历过多少别离?而那次不是匆匆告别。不想忘记的事觉得重要的人,竟然有时也会在某个清晨回味梦里对方近乎透明的轮廓。终于,在愈来愈琐碎的生活里,你只记得的是记起他的感觉。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5张图片

看贾樟柯以前的电影,以为《站台》表达的是旧时代文青的梦想时代,《三峡好人》就是一个寻人的过程,《二十四城记》是一个工厂的发展史。以情感淡薄的感知力力去感知这些,自然只得到了表面的肤浅的东西。后来,才发现,贾樟柯习惯将情感附着在地标,地点,景物,物品,时代时事,甚至一两句流行歌曲上。

比如影片中时常出现的dollar,即是对90年代人们对美元的追求还有美国,这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从豪爽粗犷的山西到吴侬细语的上海,一种地域代表一种文化。再从北半球到南半球到澳大利亚,身在异乡的中国人迟迟没有的归宿感。

钥匙像是一种暗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个锁,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梁子知道沈涛的心意,于是抛弃了钥匙。沈涛留给儿子一把钥匙,想让他记得回家的路,怎奈离去就是再不归来。

几次对黄河的特写和远镜头拍摄,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文化信仰。

张晋中到了澳洲,语言不通,却对山西汾酒念念不忘,还有中华牌软香烟。这在澳洲的环境下,看起来是突兀的,却是一种文化与一种文化的碰撞,以及回不去的是故乡的主题暗示。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6张图片
张到乐和妈妈听《珍重》

影片中出现了三次的歌,可以说勾起了人们对于往事朦朦胧胧的回忆也是人们情感的引入口。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首歌从90年代的山西飘到2014年再到2025的澳大利亚。人的情感记忆总是伴随着一些特殊的东西,比如一首歌,一旦旋律响起,人们的记忆就像水流漫漶般不可扼制,作为文化载体,它承担了人们的情感思念甚至更多的东西。这也就是张到乐忘记了母亲的样子,忘记了不熟悉的一切,却能在旋律响起时唤醒了本体的回忆。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过去的粤语歌,情深意重,唱法委婉。这也是为什么贾樟柯用这首歌的原因,他说,我山西人听懂了这首歌,听懂了它的深情厚意。

沈涛看望梁子时飞机爆炸,这是一个节点,意味着沈涛后来的人生变故。也意味着当年的马航事件,所以有人在澳洲仍牵挂着亲人,同时,还有教授中文课的老师张艾佳。

贾樟柯巧妙地将时代背景与人物组合,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变迁相关联,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真的,每个人的状态也是真的。

《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张艾嘉的角色作为中文老师失去了母亲,张到乐不清楚母亲的状况。两个同样失去亲人独在异乡的孤独,驱使两个人靠近。即使相爱又能怎样呢?从澳大利亚转机到北京再到山西,又要以怎样的身份面对母亲。两个人的关系在售票处就已不堪一击,拉回现实,两人该如何面对生活。

没有答案。

就像在地球的那端,儿子努力呼喊母亲的名字,正在包饺子的母亲突然归头,只是,这条线隔得太远了,远得不止直线距离还是两颗已经陌生太久的心。

漫天大雪,沈涛拿着收音机,又跳起了当年芳华时跳得那支舞,只是当年是青春洋溢满怀希望的。后来,经历过分别、婚姻破碎、无声息的死亡,这个经历过情感变迁的女人已将涛浪轻轻退下,长时间在煎熬和孤寂中忍耐。那个背影,落寞、苦寂、怆悴,这是我在大多数的老年人经常看到的背影,他们经历过世事无常变化多端生离死别,已炼造出一种碱默和定力,看似淡然的对一切逆来顺受接受和解了过往种种。

贾樟柯就是把现实你的经历不加掩饰地摆在哪里。有人说看电影是为了逃离现实获得某种艺术高于生活的美感,与其这样说,我们每个人都看似一团和气地过着当下的生活,其中的痛触或遗憾只要不被惊起就可以选择性遗忘。

贾樟柯将真实的生活坦露,早期带着原始的诚意去记录生活,后来,即使主题宏大所有的线索还是会导向汾阳那个小小的县城里。真实的生活以电影为载体时,就像击中了一些人心中隐晦又不可言说的部分,它真实清晰以电影的画质展现,生活也许就是如此,牵挂才是爱最疼痛的部分。

这不是望眼欲穿的生活,生活一直如此。

不再着眼于对现实的拷问,不再是粗砺的环境,多的是人情的呈现,如何面对别离,如何面对念念不忘。

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河故人》――故人已不在,回首是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