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

周六在家呆着,发现微信群的小伙伴都起床很晚,而我从小就习惯早睡所以早起,就去听了《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分享课,从中了解到了“代沟”是如何产生的。刚巧今天写作训练营的每日一问是:“什么事情曾让你觉得与长辈或子女间有着深深的代沟?”于是,急切的想把“代沟”的秘密分享给大家,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1张图片
幼儿教育鼻祖的畅销书

来源

“代沟”(generation gap)一词从英文直译过来,由著名女性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所创用,由于译法贴切而新颖,加上易于记忆,所以马上成了常用语。

词义

广义: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                 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

从“代沟”词义的解释不难发现,写作训练营提出的“代沟”问题,涵盖了广义和狭义两层方面。我们在回答时,基本是以自己与父母、公婆等老一辈人生活在一起时,所遇到的“代沟”现象作为答案来回答的。其中涵盖了“孩子”教育、购买“保健品”、“节约”资源、“创业卖房”、“就业还是创业”、“家长催婚、催孕”等许多社会和家庭问题,让我们发现了两代人在生活观念上的“不一致”。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2张图片
啥是“代沟”?

这些观念的不一致让大家感到难以解决,认为自己和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和平相处都很难,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多理解一下我们呢?发现和老人无法沟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老人们思想固化,它并不是老人们造成的,是社会教育和生活经验造就的。今天就用《童年的秘密》这本书中的知识来揭秘一下“代沟”这个词。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幼儿教育名著,对幼儿行为之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解答。人的很多生活经验,都是从童年玩耍中所习得的,而那些最为关键的生活能力,却都来源于小学之前父母的言传身教。小孩子做错事,老师经常会说是父母教育的问题。很多父母听到是自己的教育有问题时,马上就跳起脚来,他们认为自己是尽心竭力的照顾着孩子的生理需求,怎么会有错呢?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3张图片
未来更可怕

父母的某些错误是“潜意识”犯下的,而他们在了却不自知的。每个人对犯下有意识的错误”,即使嘴上不说,但心理一定会感到后悔。(在我成长过程中,母亲经常犯错,内心矛盾的自我谴责后,她会用行动补偿我。即使她嘴上不说,我心里也是了解的。

但父母对无意识的错误却迷惑,甚至执迷不悟。这就会被孩子带到长大以后,一旦观点不同,就一定会据理力争,因为来源于潜意识的错误教育,“父母”的话都是对的,父母的“做法”都是为了他们好。两代人的“代沟”,其实就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潜意识”的教育冲突,最后就形成的。

那么“代沟”是如何出现的呢?《童年的秘密》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儿童能够自由行走时,儿童与成人的冲突就开始了。成人对儿童有一种深深的防御心理,总是担心一些东西被打破。很多父母就将家中的贵重物品藏起来,把和电相关一切东西封起来,用防护设施把他们围起来,比如“学步车”、“防碰撞护角和胶带”、“学步围栏”等。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4张图片
天真烂漫

在父母关爱和儿童的天真无邪之间,所发生的这种冲突是在潜意识和隐蔽状态下进行的。儿童开始走路后,像个勇敢无畏的士兵,而我们的过度防御却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而我们却不自知。因此,就有很多孩子走路很晚,且走不好,有些成人就会一直批评孩子“好好走路”。其实只要你停下来,教纠正一下孩子的走路姿势,也许他就学会走路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童年时,同龄的孩子都学会走路了,但我却不会。我“走路”不是父母教会的,而是隔壁阿姨在四家共用的厨房里,用板凳教了我一整个下午,我才学会的。(具体为什么不是父母教我,时间太长,已经记不住了,好像是他们身体的原因。)学习的过程已经想不起来了,应该是没有在潜意识里留下冲突,我幸运地躲开了孩子和家长的第一道“代沟”。

接下来是“学说话”。我妈妈回忆说:我第一次“说话”,是从“拿”这个字开始的,当时他们每天和我用“爸爸”、“妈妈”等简单词语交流,但我就是一直不开口,突然有一天,我想要玩桌上的一个东西。因为太小拿不到,张嘴喊出了“拿”这个词,自此之后就开始整句整句的“说话”了,妈妈说她很是惊奇。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5张图片
吃饭、走路

为什么会这样呢,先不说明,再来举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反面案例。小孩子学习自己“吃饭”时,经常遇到很多家长在孩子旁边盯着他们。一是担心孩子吃饭慢,吃不饱、吃不好,二是怕孩子打破东西,受到伤害。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把东西弄洒了,或是打破了碗盘,常常会不高兴的说:“别碰大人的东西”,“好好吃饭”,“怎么又洒了呢”······,孩子听到了就会记下来,下次他不想吃饭或表示反抗时,潜意识就会驱使他们把东西打破,或者将饭菜弄洒。

我就是这种孩子,小的时候总感冒,大家都说“太瘦了”、“是不是偏食”,于是父母就每天做各种营养饭菜给我吃。其中有一道菜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就是用油条加上各种时令蔬菜煮出来的汤,叫做“油条汤”。在我的潜意识里这道菜“又油、又没有口感”,吃下去如同嚼蜡。妈妈在走廊上追着我喂饭,后来实在看我不爱吃,为了激我。把汤给了邻居家的孩子,还和我说“看人家孩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多乖!”

当时我太小还不会表达感受,上大学后有一次吃母亲做的饭,才把真实感受说出来,告诉她:在我的潜意识里“她做饭很难吃”。是因为她剥夺了我“自由选择”的机会,以及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和“尊严感”,这个祸根埋藏在儿童的潜意识里,待他们长大以后,就会和家长对着干,目的就是体验一下自由选择,以维护自己的秩序和尊严。

从很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打破过任何一件餐具,这件事让妈妈“惊为天人”。其实她不知道,这是我幼小的“自尊心”作祟的结果。那时她经常说“隔壁家的孩子吃饭时,总是摔打破碗,现在都用上铁碗吃饭了。”我想既然邻居家的孩子吃我不爱吃的饭菜,获得了妈妈的表扬。我就要不打破饭碗,让邻居家的父母在妈妈面前说“看人家孩子,吃饭都没有打碎过饭碗,多乖!”

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_第6张图片
“沟通”减少代沟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不是在父母的说教中养成和积累的,而是通过孩子的自由选择,不断重复练习中得到的。父母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秩序,要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充分的信任他们,做到彼此尊重。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挖下的“代沟”,到孩子成年后,一定会让家长深陷其中,因为他们终于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一定会放手一搏。

这就是我体会出的“代沟”之谜,希望对大家对填平“代沟”有所帮助。如果你和父母的意见不一致,请不要再吵闹了,因为这有可能是你的“潜意识”在做怪。请和自己的父母平心静气聊聊天,慢慢找出根源。也许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也许一次促膝谈话就解决了呢。实在解决不了,请走出舒适区与问题和谐相处。我们与父母意见有分歧时,不要评判父母的想法,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告知父母你们的观点不一致,进行“非暴力”沟通。(如何非暴力沟通,见我写的《拿去|停止撕逼的最好方式“非暴力沟通”!》)

最后,祝大家生活有热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童年的秘密》告诉我为什么会和父母有“代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