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摔跤吧!爸爸》。其实是个蛮俗套的故事,但依然能看得人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热泪盈眶,而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使这个故事更具震撼性也更让人感动。
这部电影在国内一上映就饱受好评,各种影评也写了不少,我就不凑热闹了。
只是看电影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人,就是Geeta在运动学校里的教练。
电影里这个教练被塑造得十分傻缺,当然他的作用主要是制造戏剧冲突,推进剧情。
但如果我们抛开艺术创作,单看教练这个人物。虽然他不能算是一个好教练,但至少也有一点能力,否则不可能当上教练。
那为什么在他的教导下Geeta却屡吃败仗呢?
这里面有Geeta自己的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我想爸爸在片中已经做出了解释。
有一段爸爸和教练正面怼的情节,爸爸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说Geeta的风格是进攻,但教练随便教给她技巧就让她战斗,就像是跟狮子说,你要像大象一样战斗。
说白了,教练不了解Geeta。他没法针对Geeta的特点和风格给出能发挥她最大优势的训练和战术技巧。
这莫名就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学校和学校里的老师,特别是小初高的公立学校。
电影里一个教练带了十几个女摔跤手(现实里其实不这样,据说是五人教练组),就像学校里一个老师面对班上几十个学生。
教育里老喜欢说“因材施教”。Geeta是爸爸从小训练起来的,爸爸对她了如指掌。但到了运动学校,Geeta和教练互相陌生,不能“因材施教”可能就产生了不良的化学反应。这就像新学期开始,老师面对一班陌生的学生,而学生也同样面对陌生的老师。
教育教学就在这样互相陌生的情况下开始了。实际上,一个老师想真正了解学生并不容易。
首先,在目前的教育资源下,普通老师要面对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有的要教两到四个班。
我有一个同学在贵州教书,不仅跨年级教,还要跨学科教,备课量、课时量和作业批改量巨大,不做班主任也每天累到呕吐。
在这种情况下,再负责的老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一个一个地认识学生,更不用说了解学生了。
因此,为追求效率,老师只能照顾到一部分处在平均线上的学生。而一些特别跳脱的学生,在耗尽了老师们的耐心之后,渐渐被边缘化。
这是当前大环境下的无奈选择。有一些跳跃于所谓“标准”之外的学生因此成了大环境的牺牲品,而老师可能还要背上“能力不行不负责任”的锅。
除了这样的大环境,学校的小环境也逼迫老师不得不作出“取舍”。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其实你们考试成绩好坏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句话也真也假。
的确,对大多数公立学校里的在编教师来说,哪怕全班都不及格,他也丢不了饭碗,最多丢点人。
但很多学校为了向老师要成绩,在工资基础之上实行绩效奖金制度,考试成绩的好坏关系到老师拿到手里的钱。公立学校的教师工资普遍不高,这点绩效奖金就显得尤其重要。
素质教育搞了这么久,考试分数依然是评定好坏的主要标准。所以老师要尽快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拿到高分,他没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教给他们完全适合的“技巧”。
所幸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基本保证了这些“技巧”能适合大部分人,而对那帮消化不良的学生,老师也无可奈何。不是老师教不会他们,而是留给老师们的时间不多。
另外,想深入了解一个学生,除了老师倾注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互动之外,更需要来自家长的配合。这就是另一个让人无奈的问题。
我见过好多家长,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小学,立马觉得万事大吉:终于有学校老师来管了!
家长习惯性地依赖学校老师还有各种培训班,花尽了心血把孩子推给老师,他对孩子所操的心就是给孩子找老师。
他们永远没明白,自己才是孩子成长的首位的重要的老师。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是二选一,而是缺一不可。
一个学生在交到老师手上时,已经形成了一些特征,老师未必能马上识别出这些特征。因此在出现问题时,老师往往会跟家长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实际上也是快速了解学生的一个途径。
可惜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情况一问三不知。他说不出来自己家的孩子喜欢什么,属于表扬激励型还是打压刺激型。他只知道给孩子报了什么班,买了什么参考书和学习机,操碎了心费尽了力。然后再甩给老师一句:“老师,可全靠你了。”彻底把锅甩给老师。
电影中的这位爸爸,虽然依靠父权采取了强制手段,但他为女儿所做的一切,从发现女儿的天赋到逐步培养训练女儿,这在现实里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做得到。
于是,注定有那么几个不会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变成大人眼中“教不会说不听”的“异类”。
我始终觉得,“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当下就像一个美好的童话。我们将老师想得过于万能了。
瞎扯了这么一大堆跟电影无关的话,只是想说:老师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职业,大多数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也因此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和期望。
不要动不动就说“老师每年寒暑假多好啊”这类天真的傻话了。请善待身边在做老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