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特首的教子观给我们的启示

香港女特首的教子观给我们的启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一些家庭教育类的文章中看到有这样一种说法,对于孩子“最好的管就是不管”,这话固然很科学,很有道理,因为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虽然是高招,但让许多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反而更不知道怎么管了。也正因为是高招,是最高境界,所以就更难学会就更难掌握,就像霍元甲的“迷踪拳”克敌制胜,然而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管与不管都不是容易做到的,要达到比管还要好的不管就更难了,那么到底哪些该管,哪些又不该管呢,该管的如何管,又如何做到不管呢?我们以香港第一女特首林郑月娥的教子观为参照,探讨管与不管的辩证关系。

香港回归 20 周年以来,第一位女特首,被称为香港撒切尔夫人的林郑月娥,事业上成就斐然;在家庭教育中更是令人羡慕,两个儿子都是剑桥高材生。她有着一套自己的家庭观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一、先看看女特首的这些事例,从中我们可以领悟一些如何管的启示【摘自新浪微博】:陪伴是最好的爱。林郑为家庭和孩子投入很多,虽然工作很忙,但她没有把孩子交给保姆,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回家多陪伴孩子;每天自己买菜、做饭,一家人晚饭后她继续加班,这就是林郑月娥的家庭管理学。

她的两个儿子,中学读的是本地传统津助学校。当时林郑已经是政府高官,半个公众人物。大儿子林节思正值青春期,他的同学时不时会以此攻击他,导致在学校与同学交恶,影响学习。林郑由此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将儿子送去英国读书,她向政府申请降职调至伦敦办事处工作,在英国陪伴儿子成长。

从林郑特首的做法中,我们可以领悟出,哪些是需要管的。林郑月娥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坚持不雇佣保姆,亲自关怀照顾两个孩子,她认为,保姆是代替不了母亲的,在孩子的眼里,保姆是花钱雇来的,让她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不会产生感恩之心。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又是如何做的,借口工作忙而不愿意带孩子,把孩子的事全部交给老人。我们小区有这样一个例子,这位母亲自从把孩子生下来后,就由奶奶在另一个房间里带着,只是到了喂奶的时候,才把孩子抱给妈妈,喂完了奶后又把孩子抱回自己的屋间里。除了每天给孩子喂几次奶,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全由奶奶去做。这件事我是听孩子的奶奶亲口说的,而且她的话十分形象:“我的这个孙子只用了用他妈妈的肚子”。难道这位妈妈还能忙过林郑特首吗!也许是孩子的奶奶自觉自愿的。无论什么原因,你根本连孩子都不接触,哪里来的亲子关系,就更谈不上教育了。家长没有一点付出,能得到收获吗。还有许多这样的年轻妈妈有类似的表现,以各种借口不去关爱孩子,一股脑的推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公公婆婆。

还有许多家长为了省心,把孩子送进寄宿制的私立学校或者贵族学校,孩子一、两个月回家一次,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学校的老师。也有许多家长把很小的孩子送到国外上学。你有钱你可以任性,想把孩子送哪里就送哪里。当然这样也有许多好处,能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但该管的时候你没有管,必然会有亲子教育上的缺失。林郑月娥虽然也送孩子到国外读书,但她宁愿降职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陪伴和管理。从女特首的身上你是否已经得到了如何管的启示。

二、再看看林郑特首的以下事例,从中可以领悟一些如何做到不管【摘自新浪微博】:尊重孩子,学会放手。林郑说,她对教育的理念是一定要宽松,“孩子们想读俄罗斯文、古希腊文,作为家长我随便他们学”,从来不会要求孩子要学什么或修读什么科系。而是给他们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说:“小孩自己会学,你只要给他一个启发、富满足感的环境,他们自己会学,尤其是今天网络发达,不用你灌输知识,反而要培养追求知识的热诚跟动力。”两个儿子“从来没有补习,也没有学小提琴,也没有学奥数什么的”,结果却双双升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习数学。她认为,中国父母对于孩子总是放心不下,不管儿女多大年纪,都觉得她们还小,需要经验指导,国外也有直升机父母这一说,时刻盘旋在孩子上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生怕出错受伤,也怕孩子一旦离得远了会生隔阂。林郑月娥笑言:当初孩子们说要出外闯时自己也会担心。但是明白父母也要适时放手让他们开拓眼界。而且父母过分关心会造成无形压力,现在网络发达,距离不是问题,只要有心就不会阻碍沟通。

而我们有些家长,该放手时不敢放手,也不知道怎么放手。对孩子管的太多太细。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就是这样,她在工作中十分要强,什么事上都不甘落后于人,在孩子的学习上更是不敢有半点松懈。孩子上小学时她每天下班回家后,都是一直亲自陪着孩子写完作业,不会的题手把手教。作文更是逐字逐句不厌其烦的指导,做完老师留的作业后,还要亲自给孩子安排一些练习题。孩子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都安排的细致入微,孩子就在我们学校上学,有关孩子的事都要亲自过问,譬如班级里或者学校里有什么活动,她的孩子如果没有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就亲自找老师交涉。期终年末评个先进什么的更是一次都不能落下。这样下来孩子在小学的一直名列最茅,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也经常出头露面,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然而,随着孩子逐步升入更高年级,这位家长再也没有能力辅导了,孩子失去了依靠,孩子的成绩逐渐走了下坡路。初中时成绩一路下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孩子最后只得上了技校,后来在技校里心理上又出了问题,差一点退学。她母亲怎么也想不明白,小时候那么优秀的孩子怎么会成了现在的样子。这就是没有处理好管与不管的关系,管的太过的结果。

从以上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可以去体会,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不管,正确处理管与不管的辩证关系。这里只是理论上的探讨,具体到对于每个家长来说,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把握。常言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条河流,更不会有一模一样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造化,在孩子的培养上也没有现成的一用就灵的法宝,我们只能从成功的经验中去汲取营养。在孩子的培养上,没有捷径可走,你若是没有付出那么多,就不要指望有那么多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港女特首的教子观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