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张图片

        受朋友圈的晒娃狂魔、萱萱&淡定妈妈、万能美少女之琼女士所托,让我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说一说这部脑洞大开的《头脑特工队》(为毛皮克斯的动画不是特工队系列就是总动员集合,迷之译名)。

        作为一名尚没有奶娃经验的老少年,老猪我表示倍感压力,所以这篇影评完全是一个外行人士的戏说。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2张图片

        《头脑特工队》是皮克斯最脑洞大开的作品,它以小女孩莱利脑袋里五个掌管主要情绪的小人一出奇思妙想的大脑奇幻之旅揭示了孩子从儿童期过渡到青春期那些敏感复杂的心理变化。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3张图片

        这一阶段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初步发展时期,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4张图片

        婴儿时期,我们的情绪主要是笑和哭两种最初始的认知表达,所以这一阶段,掌舵莱利大脑控制中心的是代表快乐情绪的乐乐和代表忧伤情绪的忧忧,这两种情绪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情感表达。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并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象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


        进入孩童时期的莱利开始有了更丰富的情绪表达。譬如怕怕指挥莱利遇到黑色的电线就要踮起脚尖跨过去;面对绿色的西兰花,厌厌促使莱利最直接的本能反映就是抗拒;当爸爸说不吃西兰花也不能吃甜点时,怒怒开始遥控莱利使出哭闹的必杀技。

        这一阶段的小朋友虽然有完整的喜怒哀乐,但仅仅限于他们认知的符号直接表达情绪,所以爸爸简单用一个飞机的小把戏就哄的她屁颠屁颠的吃了讨厌的西兰花。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儿童大约在5-7岁之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


       这个阶段,莱利有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打冰球,这是需要逻辑思考配合体能的竞技比赛。此时莱利脑中的小人们已经能和她同步飞翔,大脑管控中心也陆续出现了对个性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记忆。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5张图片

        形式运算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与完善。

        这是儿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小女孩莱利就要从女童进阶到少女阶段。《头脑特工队》的故事重点说的就是莱利这个阶段发生的心理变化。莱利怎样走出儿童期,迎接青春期所经历的性格升华和重建。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6张图片

        在这个故事设定中,莱利的脑子里有许多的记忆片段组成,但最重要的那些时刻被称为核心记忆,核心记忆搭建起来的个性岛则是莱利在这个时期的个性组成元素。

        从左到右分别是家庭岛,诚实岛,冰球岛,友谊岛和搞怪岛,代表着这一时期,莱利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组成,这些小岛造就了莱利当下勇敢、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特质。

        然而,一次搬家事件,让莱利原本熟悉的环境彻底改变。正是这一场意外的变故刺激了莱利的敏感脆弱,也让父母正视了他们日渐长大的小宝贝,该换一种新的方式与她共处。

       因为爸爸工作的调动,一家人从明尼苏达州搬到旧金山,莱利面对的新环境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美好。破旧腐臭的房子,被搬家公司耽搁的行李。

        还有新学校那些看起来很酷却又不怎么友好的新同学。

        自我介绍时引发的对旧环境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新环境不自觉的排斥让莱利脆弱的失控了。这段不愉快的经历成为了一段核心记忆,莱利生命中第一个完全贴上“悲伤”标签的核心记忆。

        莱利结束第一天新校生活后和父母的这段晚餐对话,非常生动的从三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角度展现了一段亲情教育的错误范本演示。

        在分析这段情节前,我们先来看五个情绪小人在爸爸妈妈和莱利大脑中的分工。

        在莱利的大脑里,起主导作用的是乐乐。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孩童时期,快乐一定是孩子的第一主导情绪。

        在妈妈的大脑中,坐在指挥室中间的是忧忧。为什么是忧忧,我觉得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女性特别容易产生忧患意识,要为孩子的成长患得患失,要为丈夫的事业打拼理解包容,还要忍受柴米油盐的枯燥乏味。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7张图片

        再来看爸爸,爸爸脑子里的领导小人居然是怒怒。细想其实也对,爸爸作为一家之主,要树立威严;同时作为职场上的经理人,要保持强势;更本质的是,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的双重压力下,这个阶段的中年男性压抑着天性的自我,所以一旦有导火索很容易擦枪走火爆发情绪。

        接着,分析这段典型的家庭餐桌会交流时刻。

        先是妈妈发现了莱利的不对劲,连冰球比赛都引不起她的兴趣,甚至口吻中还带着一些厌恶的情绪。妈妈猜到了一定是学校那里发生了什么,所以就提出了疑问。

       莱利欲盖弥彰的回答让妈妈更加确定“肯定有什么不对劲”。

        但这个时候,妈妈没有就着疑惑继续问下去,而是采取了找外挂的态度,打算把难题丢给爸爸。

        可是我们亲爱的爸爸,他在干嘛呢。他此刻吃着心不在焉的晚饭,脑子里却是在重播昨晚球赛的精彩时刻。

        看他这一脸懵逼的表情,显然爸爸对妈妈的求助完全不在状态。

        在妈妈的再次暗示下,爸爸终于正式上线,接上了“关于新学校”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但是郁闷了一天的莱利,现在掌控着她大脑控制台的是怒怒,所以回答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面对情绪化的莱利,爸爸错误的采取了一种威严震慑的强制手段,先是一个小小的威胁。

        威胁不起作用,开始采用命令的态度。

        可是莱利的反应不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不懂规矩。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8张图片

        于是爸爸启动终极指令——强制命令,把闹情绪的莱利轰回了自己的房间。

        最终这场对话在不欢而散中结束。莱利愤怒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然而爸爸觉得这个“不听话就该严加管教”的强制命令解决了这场亲子教育的危机。

        妈妈呢,刚从父女紧张的对峙中缓解过来,她需要一场美丽的幻想来安慰自己紧绷的情绪。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9张图片

        这场饭桌上的对话,从正确的处理方式来说,在妈妈发现莱利情绪不对时,就该及时把“关于新学校”的话题展开去,让莱利开口说说这一天不愉快的经历。可是妈妈却在这一关键档口退缩了,求助了完全不在线的爸爸。

        心不在焉的爸爸在妈妈的多次暗示下,回过神来,却依然没有把“关于新学校”这个关键话题给展开去,而是去质疑和教育莱利情绪化的态度,无视了态度背后的原因。

        所以这一场本该先作为倾听者,再作为安慰者,最后作为开导者的对话,始终没有跑到正轨上,让莱利对新环境种种不满而积郁的情绪以一种不被理解的错误方式宣泄出来。

        要知道,造成这些原因的始作俑者正是爸爸你换工作的这一举动,如果不是为了迁就你的新工作,莱利还是在明尼苏达和小伙伴打冰球的快乐女孩。

        错上加错的是,当莱利怒气冲冲回到房间后,爸爸和妈妈一个自以为解决问题,另一个逃避现实,导致亡羊补牢的时机错过。当爸爸终于意识到问题,睡前来“谈一谈”时,显然莱利赌气的念头要大于倾吐的欲望,采取了闷在心里避而不答的态度。事态朝着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了。

        回过头来想,如果在晚餐期间,爸爸妈妈耐心听莱利说完学校发生的不快乐,及时引导负面情绪,那么后面这个关于离家出走的冒险举动也就不会发生了。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0张图片

        在这场示范错误的晚餐沟通后,莱利的性格岛一个个崩塌。因为在新环境里,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当熟悉的方式没有现实的支撑,对孩子来说,她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包裹起来,变成蜷缩的刺猬。

        莱利开始主动逃避,不愿融入人群,在孤独的阴暗角落独食。

        连最快乐的冰球都打得这么不顺手。

        造成这一切不快乐的根本原因是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所以莱利做了一个极端的决定,独自一人逃回老家。

        故事发展到这里,从外围的因素看,是新环境的不适应,父母的不理解导致莱利的负面情绪越积越深。从内在的矛盾看,是乐乐一直阻止忧忧控制莱利的情绪,怕把莱利的快乐污染,导致莱利的不快乐无法宣泄。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复杂情绪的交融,会患得患失,会隐藏心事。所以站在孩子的视角,交流不是简单的命令式或教育式,而是要升华到参与式的引导和沟通。

        他们的诉求从简单的喜怒哀乐已经升华到交错的情感表达,所以作为参与者,去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共同帮助孩子完成诉求,这是父母需要升级的沟通方式。

        你的孩子长大了,不再是一个“飞机”的小把戏就能哄骗了,该用新的方式,大人对小大人的视角去正视她的变化。

        这个变化同样发生在莱利大脑中的情绪小人身上,她们也跟着小主人在经历中成长进化。

        一开始,乐乐一直排斥忧忧控制大脑操作台,怕忧忧的负面情绪污染了莱利的快乐记忆,这是孩子快乐至上的天性。

        但在安慰被莱利逐渐遗忘的童年幻想小伙伴“冰棒”时,乐乐单刀直入的命令式指令并没有缓解冰棒的坏情绪,反而是忧忧感同身受的引导让冰棒重新振作起来。

        为了阻止莱利离家出走而陷入绝境的乐乐终于在一段她忽视的核心记忆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谓喜极而泣,悲从中来,快乐和忧伤并不是对立面,而是相辅相成的盟友,没有悲伤情绪的对比,又怎么能感觉到快乐的存在。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1张图片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2张图片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3张图片

        当乐乐主动把大脑控制台交给忧忧后,从忧忧的视角,莱利过往的核心记忆带着淡蓝色的忧伤情绪一幕幕呈现。这是莱利对新环境排斥的根源,过去的快乐终究已成过去,只有解开心结,才能面对新生。

        在忧忧的引导下,莱利终于敞开心扉告诉爸爸妈妈她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她想家了,她怀念过去的一切。

        这次,爸爸妈妈正确的成为了倾听者和感受者,他们表达了和莱利一样的情绪,这样的交流让之前的不快乐得到理解,一个温暖的拥抱冰释前嫌。

        此时,在莱利的大脑中,因搬家事件而崩塌的性格岛终于重新搭建起第一座岛屿——家庭岛。

        对比之前的家庭岛,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家庭岛扩张了,保留了莱利在明尼苏达州的美好记忆,也增加了旧金山的新事物。可见此时的莱利已敞开心扉接受父母为她安排的这个新环境。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他们今后的性格塑造会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这次搬家事件,莱利的父母一直采取强制加忽视的态度处理,以为慢慢会好起来,也许莱利的大脑控制中心就会在性格岛崩塌后变得一片灰暗。但幸好正确的引导和将心比心的交流让莱利的新生活重新搭建起性格岛,且变得更全面更生动。

接下来,面对已经12岁的女儿,老爸老妈与莱利相处的模式也从跟随呵护升级到参与陪伴,从拉着她的小手到放手让她去冰场攻击,这样的改变随着莱利的大脑操控台一起升级。

我的小南瓜长大了,爸爸妈妈也从挡在孩子前面冲锋陷阵的推土机变为站在孩子身后给予支持的后盾墙,这种改变对父母来说也是成长,学会做父母的成长。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4张图片

结尾处,大脑控制台上出现的“青春期”按钮,这将是莱利下一个人生的关键路口,而在这个路口,爸妈们将面对更大的狂风暴雨。如果《头脑特工队》有续集,我将很期待导演如何来演绎青春期的情绪小人历险记。

最后,献上电影中最戳中人心的泪点。当冰棒消失的时候,相信我们所有人都会想起童年时幻想过的那个小伙伴,就像“哆啦A梦”这样无所不能的蓝胖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对于妈妈们来说,冰棒也是母亲在孩子走入青春期前最生动的形象,无所不能,贴心温柔,一味付出,不计报酬。但小南瓜终究会有长大的一天,当母亲褪下被随时依赖的光环时,放手和理解会取代呵护和安排。所以,妈妈们,坦然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扮演好合适的角色。

图来源于网络,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猪de影吧”(ID:zhudeyingba)


许来日方长,有几人来往

从小猪学长到老猪大叔

爱电影的心一直怦然心动

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_第15张图片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我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成长心理学的那点事,这部动画是妈妈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