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无意见看到“狗尾续貂”这个成语之时,心中顿时少许莫名其妙的想入非非之感,闲暇之余,将其书写出来。
这个“狗尾续貂”给人以很多迷惑不解的问题:其一,狗尾与貂尾两者之间根本上就不具备丝毫的可比拟性,怎么会两者相提并论甚至堂而皇之地补充接续貂尾?狗尾毕竟不是貂尾,难道生活于当时的人们,尤其是工于心计的官员集体会无意识?莫非是当时的生态环境平衡被人为地破坏,珍贵的貂超负荷地捕杀,致使貂的后继繁衍远远滞后?还是当时的西晋帝国,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化捕貂团队?或者是需求量骤然增加,导致的供不应求之状?为何这种以次充好的现象可以肆无忌惮地公开横行,而无人来反抗?莫非这或许就是中国版的“皇帝的新装”吧?
随着知识经验的渐次积淀与阅历视线逐渐拓展,才发现“狗尾续貂”这里面的“水”真是深不可测。此间的奥妙,待我侃侃而来:
首先,貂毕竟是为人们罕见的稀有动物。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罕见稀有,所以捕捉自然不易;捕捉不易,故而异常珍贵。加之以帝国或许缺乏专业化的捕貂技术人才与团队,致使西晋帝国的貂尾的现存量极其有限。而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与宠物的狗,数量之多与智商之低特点,最关键狗尾与貂尾极其相似也易于以次充好,故狗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貂的后继者与替代品。由此可见:1.“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的经典语录也未必可信。2.不仅“人怕出名猪怕壮”此话的确有理,更是给人以“出名“”装”的表象亦是非常危险的。3.成功学不能随意看,成功不是可以轻易模仿就能成功。
其二,“狗尾续貂”的行为主体乃是自上而下的西晋各级政府及王公贵族。故而也就不用实行什么所谓的打假行动了。由此可看:所谓的以次充好与鱼目混珠的无耻行为是否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与制裁,需要看看施行主体。这究竟是什么操蛋的逻辑?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窃珠者死,窃国者诸侯”的混账逻辑?
其三,为何没有人敢于拆穿这个冠冕堂皇的骗局,心甘情愿地做那个安徒生童话里的被人戏弄“皇帝”?其实,狗尾是不是貂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信不信,是否对领导与上司的尊重,是否对现有体制的认可,是否对司马氏政权的认同。关键是别人都信,唯独你不信唱反调,在群体本位的文化中,独树一帜或特立独行往往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类,估计谁也不想成为所谓的异类。况且,还有司马宗室对异己势力的血腥残酷的镇压。信则认同司马氏西晋政权,积极拥护与支持领导的工作,紧跟着顺利融入体制之内,来个高官厚禄,来个封妻荫子;不信则是被视为变相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归为异己叛党势力,最终难免成为被血腥镇压的对象,死无葬身之地。
谁能告诉我:那些游离有体制边缘的士大夫,除了继续装被骗的“皇帝“,还能有更好的方法吗?还能有比这更大的收益吗?
不过,私下以为:与其费尽心机地演绎这样“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规模庞大的骗局,还不如以司马氏为核心的西晋中央政府,直接下发诏谕册封“狗”为“貂””狗尾“为”貂尾”,来得更加实在。或者冠以“提倡极简之风,保护野生小动物,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这样响亮的口号与借口,直接下诏将官员的服饰官帽待遇有“貂尾装饰”降为“狗尾装饰“,或者是借口捕貂专业人才严重稀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只不过素来作为人类的朋友的宠物狗狗们,它们就惨了。虽然狗既不及貂稀有罕见,也不及貂更有价值,但狗毕竟是人类的朋友,更是活生生的生命呀!难道西晋官员的荣誉与面子,非要牺牲狗或者是貂才能体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没在的联系?反正西晋帝国的自上而下谁也不敢或不愿放弃这种所谓的表面的享受,在全国掀起了所谓的养狗与屠狗热潮,估计狗的价值早就上窜到貂的高度。由此不由的猜想:西晋那些富可敌国的巨商大腕们,譬如石崇与王凯之流,是否经营对象或许就是时下炙手可热动物——狗呢?
我们来看看成语典故“狗尾续貂”的历史出处与渊源。《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加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座,时人疑之曰:貂不足,狗尾续。
赵王伦何许人也?司马伦,乃司马仲达第九子,即建立西晋帝国的晋武帝司马炎之九叔。司马炎同志借助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与父亲司马昭之余威,在于众多豪门望族的赤裸裸地利益妥协之下,勉强建立司马氏西晋帝国。称帝后的司马炎大分宗室同姓诸王。其中分封司马伦为赵王,治所临漳。
我们能够从《晋书赵王司马》的上述记载中窥视出少许奥妙与端倪:
貂蝉又为何物?貂,乃古代皇帝侍从官员作帽饰的貂尾。貂蝉,乃是古时官帽上蝉形图案的金珰为装饰,并加以貂尾,是为“貂蝉冠”。此间暗含着以下就好潜性与隐性的信息。a.从貂蝉冠的使用对象来看,以制度乃是皇帝亲信侍从官员,而赵王伦的侍从帽饰待遇竟然皇帝侍从同。可见,赵王司马伦根本没有把身为皇帝的侄子司马炎放于心中并肆无忌惮地无视与践踏尊卑等级制度b.“奴卒厮役加爵位”,可见赵王司马伦乃开府置僚属之职权,诸侯王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极其明显。亦影射与折射出官员的认命任人唯亲超越了制度化正常程序,从根本反映了“人治”制度的随意性与主观性的死结所在c“貂蝉盈座”,乃反映出了滥封滥授官职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难怪出现“叹为观止”的“貂不足,狗尾续”之象呢?d.“时人疑之曰:貂不足,狗尾续”,则体现出了西晋帝国自上而下导演的这场规模巨大的闹剧与骗局还是效果欠佳。估计所谓的“时人”大概是被排斥在体制之外的居于被统治地位的平民,被”远处江湖”的下层怀疑。呵呵!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之意吧!
西晋帝国为何要明知分封同姓诸侯王并赋予其行政,军事,财政与监督四位一体全面系统权力?西汉七国之乱的教训历历在目,不可能全忘了吧。就算你西晋司马宗室整体历史无知,难道那些熟读经史的士人也历史全部忘却了?或许就是皇帝刚愎自用大举分封,群臣慑于皇帝淫威不敢劝解。令人不解的是:明知分封同姓诸侯王会同室操戈导致内乱甚至是亡国,为何还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分封。这或许要西晋帝国建国之后依然严峻的形势说起。
首先,经过东汉桓灵二帝是的大规模的党锢之祸,崇尚儒家忠孝观念士人集团被宦官势力几乎彻底消灭与铲除,加之以战乱不断,政治腐朽黑暗,清谈玄学之风盛行,使儒家思想出现继战国后的第二信仰危机。
其次,自东汉以来渐次在地方上形成了势力庞大的名门望宗,全方位多层次的垄断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的各种资源。出现了资源的家族化与私有化,士人上升渠道阻塞与瘀滞,出现阶层固化的现象,上下层流动机制停滞,上层统治社会渐次封闭化。形成了“几世几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只要庞大家族不倒,即使改朝换代依然可以照常做官,故而家族利益远甚于国家利益,倡“孝”远远重于“忠”。
其三,晋武帝初建西晋帝国乃是继父祖之余威,在门阀士族的强力支持下,篡逆曹魏政权以及残酷镇压亲曹异己势力的基础上强行建立的。
当然,西晋帝国也就不能门阀士族不能用儒家所谓的“忠君爱国”的理念来拉拢,必须也只能无奈的通过高官厚禄,经济优待,九品中正取人法,封妻荫子,占田制封一系列完善配套的政策来与推崇门阀士族。
估计晋武帝司马炎不顾一切地分封司马同姓诸侯王,来巩固维护司马氏新生政权。用大权在握的同姓宗室来对抗贵族化门阀士族,使二者之间达到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护西晋政权与皇权的独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姓的司马氏诸王不仅没有起到拱卫西晋政权的作用,反而与门阀士族结盟倒戈进攻西晋皇室。呵呵!正所谓是“理想很美好,现实更骨感”之意吧!也难怪,你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子孙,难道我们不是司马懿的后裔吗?可见,外姓之人不可靠,难道同姓就可靠?“兄弟阋于墙”“同室操戈”“祸起萧墙”之语的确有理。
至于贵族化的官僚,你司马炎只是个后辈,遥想与你父祖立功建业之时,你或许还在襁褓之中吃奶了,要是没有我们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与拥护,这个政权尚不知归谁。呵呵!小炎对吧?(你們西晉帝國乃是我們士林豪門望族朋友抬捧上去的)
总之,在西晋帝国建立伊始,始终君权不振,一派暮气沉沉之象,公共社会资源出现家族化与私有化,社会上下层流动机制弱化,阶层固化与对立严重,官僚队伍的家族化与贵族化,统治阶级封闭化等等。
或许门阀士族从心中没有将司马氏看成至尊的皇室,乃是众多名门望族公选的利益平衡者与冲突的最高仲裁者,只是门阀士族强宗豪强的一个代表而已!
或许西晋帝国用狗尾代替貂尾官帽装饰,或许采用狗的忠诚这一特性吧,寓意让臣属对人主像狗一样的忠诚。只是扪心自问: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吗?如此果然有效?
在“狗尾续貂”这个历史典故中,看到了可怜的貂,可悲的狗,可叹的群臣,可哀的皇帝,更有可伤的低层平民百姓!
秦宏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