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6年,我住在英国的时候,曾经在当地华侨开办的中文学校里担任中文老师,接触了当地的BBC(英国土生土长的华裔),深切的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那时我的学生总共不过5名,都是13~15岁之间的少男少女,别看他们长的和普通的中国少年没什么两样,一般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但相同点也就仅限于此,剥开相同黄色外皮,里面的内容可是天差地别。由于英文是他们的母语,西方的文化才是他们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所以从本质上说,他们根本就是英国人,或者更确切一点:是黄皮肤黑眼睛的英国少年。
别的差别我都可以理解和接受,最让我头痛的是他们对学习以及对师长的态度。对我来说,老师就是长辈,必须尊敬;学习就是任务,必须完成,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他们来说,老师应该是朋友,不仅授业解惑,还得能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机、讨论明星的八卦新闻;而学习呢,更应该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如果没有乐趣,不学也罢。如果上课的时候有人听课不专心,你指责他,他反而会理直气壮地说,是因为你的课讲的不够生动有趣,害得他听不进去,言下之意该反省检讨的那个人其实是你。
凡此种种,让我这个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东方教师,总觉得和他们有沟通的障碍,也常常因此而被搞得啼笑皆非。
有一次讲完正课,为了活跃气氛,我教他们玩猜谜的游戏:在心目中想好一样东西,让大家来猜,猜的人可以提问,但出谜语的人只回答是还是不是。开始由我出谜语,考虑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尽量出些简单的,于是很容易就猜到了,大家都玩的很高兴,一个小男生嚷嚷着也要出谜语给我猜。好,猜就猜,还能难倒我不成?!
“是人吗?”
“不是。”
“是一样东西?”
“是。”
“是可以吃的吗?”一个小女生也来帮我猜。
“不是。”小男生窃窃地笑。
“是可以玩的吗?”小孩子能想到什么,不是吃的就是玩的啦。
“也不是。”这个小家伙笑的那么古怪,让我有些不悦。
“是一个用来欣赏,就是拿来看的东西,比如一幅画,一个纪念品?”
继续摇头。
“那么一定可以用的东西?比如说文具?或者汽车、电器、房子、花园什么的家庭用品?或者更大一点的飞机、轮船、大炮?”我怕他不能确切理解我所谓的用具的意思,还详详细细的解释了一通。
小男生很有耐性地听我说完,煞有介事地摇摇头:“No,no,都不是。”
原本笑得很轻松的我开始没了表情,我抱着双臂在教室里来回踱步,脑子飞快地旋转着,可不能栽在这个小家伙的手下,否则以后他们还不得造反了?!啊,有了——
“我知道了,一定是一种动植物,对不对?”英国人最喜欢养宠物,我其实早该想到的。
小男生嘻嘻地笑,我想这回该猜着了,于是拍拍手掌,打算鸣金收兵,却听他急急说道:“不对不对,继续猜啊。”
这回我可真有些头痛了。是一样东西,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既不能吃、不能玩、又不能看、不能用,那能是什么东西呢?
“是真有这样东西吗?还是你在电视里面看到的,现实世界里面没有的?”我的提问其实已经有些耍赖的成分,不过他们倒是不会跟我计较这个。
“是有的。”小男生答的斩钉截铁,一脸的严肃。别的同学开始和他交头接耳,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但我知道肯定是关于谜底的答案,因为一阵耳语过后,他们哄然大笑。
我很狼狈也很气愤,有些后悔和他们玩这个愚蠢的游戏,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可是现在,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在本地有吗?是不是我没有见过的?”我继续耍赖。
小男生迟迟疑疑,但还是肯定地点头:“这里有很多,你应该见过的……比如说,在公园里就很多。”
啊,公园!我的脑海里迅速地浮现出战争纪念公园(本地唯一的一个公园)的全景图,再用放大的慢镜头对准了可疑的目标一个一个的扫描过去,也不管是否符合逻辑、超出范围,就开口乱猜一气——
“墓碑?……草地?……球门?……电线杆?……落叶?……垃圾桶?……该不是埋在地下的死人吧?”
“不是、不是,我说的是看的见的东西啊,埋在地下的我怎么可能看的见?”小男生大声抗议,我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太着急了,竟然口不择言,要知道,英国人对这些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们无不怀有相当的敬意,出言不逊就等于自贬身份,是会让人看不起的。
“Sorry,我是想说……咳咳……我是想说,如果这些都不是的话,我投降了,猜不到。” 我狼狈万分的承认。
小男生洋洋得意地站起来,对他们的同学说道:“我说一二三,我们一起告诉老师好不好?……一、二、三——”
“狗屎!”五个孩子齐刷刷的大声宣布,然后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只剩下我一个人瞠目结舌,真想大骂一句:
——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