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

      沈阳故宫是中国至今仅存的两座完整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其代表的盛京文化、清初文化构成了辽沈地区深厚、典型的文化根基的核心,弥足珍贵。这里不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王使用的宫殿朝堂,也是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驻跸和皇家尊藏的重要陪都行宫。历史上,曾经有近20万件的清宫御用品和内府秘籍,从北京移送这里贮藏,使之成为与北京宫苑,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今天,沈阳故宫不仅完整地保留着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清初宫殿,更以十万余件清宫精品巨藏和公众服务至上的发展宗旨而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

        "让文物活起来",为秉承、贯彻党中央倡导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指示精神,沈阳故宫特此举办了。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该展览便是与本次评选活动同步,优中选优,从沈阳故宫十万余件馆藏珍贵文物中遴选出,包含瓷器,珐琅、织等七项类别的100件文物,其中既有清早期开国皇帝御用之物,也有清中晚期帝后服饰和宫廷艺术品,可谓菁华荟萃,琅琅大观。方便观众以自身的视角,从中评选出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以此体现人人共享文化遗产的文化追求,让文物真正的走进百姓生活,回馈社会对博物馆的热心关注。

        与对沈阳故宫文物建筑的保护相比对沈阳故宫文化品牌的推广同样重要。沈阳故宫理应成为历史遗产的传承者、艺术文化的发掘者、美学教育的普及者、城市精神的守护者。文物博物之美,不应束之高阁、养在深闺,不应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而是应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知所爱。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全面提升文创产业,让文物保护与品牌推广两大基础工作并行不悖、并驾齐驱,才是真正的对历史和现实负责。

1

清皇太极御用鹿角椅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张图片
清皇太极御用鹿角椅


2

紫气东来匾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张图片
紫气东来匾


3

清满蒙汉文龙纹信牌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张图片
清满蒙汉文龙纹信牌


4

清康熙款黄地三彩紫绿龙盘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张图片
清康熙款黄地三彩紫绿龙盘


5

清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盅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张图片
清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盅

        亦称十二月花神杯,共由十二件侈口小杯组成,每只杯上绘一种花卉,并配有相应的诗文。

6

清康熙款珐琅釉寿山福海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张图片
清康熙款珐琅釉寿山福海碗


7

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张图片
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

        此盘为清宫实用品,陈设品。盘内有四条红釉行龙环绕一六五爪正龙,四条行龙有的长着翅膀,象鼻,鱼尾,有的是三爪差和五爪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它们源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因当时在航海过程中发现了海里众多的鱼类,使中国人误认为是海兽,于是传统文化中就出现了很多相关海兽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作为纹饰应用到了各类用品之上,明朝瓷器上也曾出现过海兽的造型,至清代又得以延续,并充分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此盘胎质细腻,造型规整,代表了雍正朝瓷器的最高艺术水平,现为沈阳故 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款识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此款为雍正晚期样式,字体工整秀丽,青花料色纯正。

8

清雍正款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玉壶春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张图片
清雍正款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玉壶春瓶


9

清雍正款斗彩龙凤大盘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张图片
清雍正款斗彩龙凤大盘


10

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龙凤梅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0张图片
清雍正斗彩缠枝花卉龙凤梅瓶


11

清雍正款粉青釉双龙耳长颈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1张图片
清雍正款粉青釉双龙耳长颈瓶

        此瓶是巧妙地结合了唐宋古风,尽显仿古神髓和皇家气度,优雅的造型源自隋唐传统样式,釉汁则是仿造最为典雅的宋代龙泉青瓷,传世作品极少,弥足珍贵,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雍正皇帝风雅慕古,在朝期间陶瓷工 艺更是有了极大的发展,据唐英的《陶成纪事》记载,单雍正朝仿古创新的各种高低温颜色釉便列出57条之多。雍正皇帝除了在仿古器物和釉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单色釉的烧造方面亦达到了新的高峰,研制出仿古与创新釉色若干种。

12

清乾隆款粉彩十六子灯笼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2张图片
清乾隆款粉彩十六子灯笼瓶

        清宫陈设品。此瓶形似古代擎灯,整体纹饰内容以十六童子婴戏图为主,并辅以缠枝花卉纹所组成,通过寓意的形式,表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愿望的寄子。婴戏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祈求人寿年丰,多子多福,家业兴旺,富贵满堂的情结,又因婴童纯真朴实,无私无邪,来表达人们企盼"童心。返璞归真,天性纯真美好的愿望。在明清两朝,此题材的运用达到了鼎盛发展时期。缠枝花卉纹则具有生生不息、万代绵长之意,它常与不同的花卉组成不同的纹饰,均代表了美好、吉祥,繁荣和希望。此瓶为乾隆时期官窑代表器物。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13

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3张图片
清乾隆款粉彩多穆壶

        清宫陈设品。多穆壶原为蒙、藏等少数民族盛放奶茶的器皿。明末清初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族在东北地区崛起,在统一女真各部进程中,他曾通过联姻、招降等方式,接纳一些蒙古部众归顺。其后,清太宗皇太极继位,继续扩大对蒙古至西藏各部的招抚,随着女真(满)族人与蒙古、西藏地区各族人民的交往,也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生产、生活用具的传播,为此蒙、藏地区常用的多穆壶也很早被女真(满)族人所接受,并在民间和宫廷中大量使用。清入主中原后,多穆壶被带入北京紫禁城,继续在宫廷生活中发挥作用。清中期,由于各代皇帝对艺术品的特殊喜好,将宫廷中的许多实用器物转制成艺术品,因此,多穆壶也被制成精致的瓷器艺术品用来观赏陈设。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14

清乾隆款霁蓝釉活腰环葫芦大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4张图片
清乾隆款霁蓝釉活腰环葫芦大瓶


15

清乾隆款粉彩镂空三友转心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5张图片
清乾隆款粉彩镂空三友转心瓶


16

清乾隆款粉彩紫地花卉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6张图片
清乾隆款粉彩紫地花卉碗


17

乾隆款红釉双如意耳杯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7张图片
乾隆款红釉双如意耳杯


18

清道光款斗彩鸳鸯卧莲墩式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8张图片
清道光款斗彩鸳鸯卧莲墩式碗


19

清同治款矾红金喜字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9张图片
清同治款矾红金喜字碗


20

清同治款粉彩黄地梅鹊大碗、羹匙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0张图片
清同治款粉彩黄地梅鹊大碗、羹匙


21

清光绪款黄釉粉彩桃蝠捧寿盘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1张图片
清光绪款黄釉粉彩桃蝠捧寿盘


22

清青花人物故事棒槌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2张图片
清青花人物故事棒槌瓶

        清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集中体现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生产空前繁荣,其中专门为皇家宫廷提供御用制品的官窑,由于采用优质原料和先进的窑炉窑具,集中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选派官员严格督造,使其产品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品类包括青花、彩瓷和单色釉瓷,器物造型和纹饰繁多 而精美,主要供皇家宫苑做实用器,陈设器、祭器。

23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3张图片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

        清宫陈设品。钵,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盛器造型,多见于佛教僧徒饮食、化缘器具,如饭钵、茶钵等。清朝中期,宫廷内府巧于制器,将生活中的许多实用器转制成新式的陈设品,此钵就为乾隆朝创新制造的大件陈设品。钵上满饰了缠枝莲纹和八宝图案,即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肠等8件佛教法器构成,是传统的吉祥纹饰;其下的8朵宝相花与八宝纹饰彼此相对应,又寓意着。莲托八宝。;整器反映了当时皇室对佛教的敬仰与崇拜,更有着大清江山连绵不断之意。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24

清乾隆款填珐琅嵌玛瑙葫芦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4张图片
清乾隆款填珐琅嵌玛瑙葫芦瓶


25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5张图片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大冰箱


26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甪端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6张图片
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甪端

        清宫实用品、陈设品。甪端是一种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与麒麟相似,头上有一独角,据说,君主和王公大臣要为百姓谋福利,要说实话,如果办事不公正,说假话,它就会用独角顶人,以警诫君主和王公大臣。另据记载,他能日行一万八千里,夜行八千里,通四方语言。传说只有在君主圣明时它才会出现,因此,就常将它摆放在宝座的两侧,与香筒、熏炉、鹤式烛台等组成皇家殿堂的基本陈设,以显示君主圣明,并通晓天下大事,有八方归顺,四海来朝,一统天下之意。

27

画珐琅云蝠八宝喜字高足盘(一对)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7张图片
画珐琅云蝠八宝喜字高足盘(一对)


28

清掐丝珐琅太平有象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8张图片
清掐丝珐琅太平有象


29

画珐琅提梁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29张图片
画珐琅提梁壶

30

清掐丝珐琅宝相花鎏金双狮活环耳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0张图片
清掐丝珐琅宝相花鎏金双狮活环耳壶


31

清画珐琅海水云龙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1张图片
清画珐琅海水云龙碗


32

清掐丝珐琅勾莲象耳三足盖炉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2张图片
清掐丝珐琅勾莲象耳三足盖炉


33

清掐丝珐琅玻璃方灯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3张图片
清掐丝珐琅玻璃方灯


34

掐丝珐琅鹤式蜡台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4张图片
掐丝珐琅鹤式蜡台

        珐琅器俗称景泰蓝,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元代时从阿拉伯地区和欧洲传入我国,时"大食窑"、"拂郎嵌"。明代因其耀眼的光泽和华丽的色彩受到上层贵族的喜爱,至景泰年间更是大放异彩,各方面工艺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至清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珐琅器在元、明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和创新,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掐丝珐琅、堑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四大类,涉及到制胎、掐丝、焊接、点蓝、銮刻、鎏金、镶嵌、绘画等多种技艺,是一门综合性的精湛工艺。其图案题材多样,色彩缤纷华丽,璀璨夺目。

35

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5张图片
清乾隆款朱漆菊瓣盒

        此盒制作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用以观赏和陈设所用。底部有乾隆御题五言律诗一首。髹作法前明,踵增制越精。攒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轻。把手初无觉,映心似有情。设云十人谏,惭愧不期生。末署乾隆丙申仲春月御题。。以此诗赞美其菊花般的清秀造型,放于掌心却比一朵菊花还轻巧,渐渐感觉心生情愫。可见乾隆皇帝对其赞美与喜爱。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36

清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6张图片
清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

        此宴盒是清宫除夕宴时所用的食盒。筵宴时,御膳房做好膳食后,为了保温或便于装载,需要放到飞龙宴盒内,再由太监送至帝王用餐之处,为乾隆帝筵宴时重要的餐具之一。

        盒为剔红工艺,盒上部高浮雕圣字和辅、弼二字,下部有飞龙、海水、江崖,间有祥云、蝙蝠、珊瑚、灵芝纹,其飞龙神态威猛,气宇万千,具有典型的皇家气息。盒外壁开光处,在锦地上雕四条行龙、海水江崖、祥云,间以乾、坤、如、意。4字。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飞龙宴盒"金漆楷书款。其制作精细,刀法流畅,尽显皇家雍容华贵之气,为乾隆朝剔红之佳作。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37

清剔红楼阁人物纹座屏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7张图片
清剔红楼阁人物纹座屏

        清乾隆皇帝博学多才,有极其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其工艺品更是为人们所乐道。由于乾隆皇帝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及颇高的艺术造诣,不仅对古代书画、玉器、瓷器等艺术深具鉴赏力外,对漆器工艺也是喜爱有加,推崇备至,使漆器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此座屏屏心一面在锦地上剔雕山水人物,远处山石耸立,天上片片云彩,近处小桥溪水,桥上有行人若干,桥边有仙鹤两只,山间有楼阁、草亭,此图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悠闲生活,具有深远的艺术效果。屏心另一面剔雕福字、寿字各60个字,共计120字,寓“万福万寿”之意。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38

清绿地剔红山水人物梅瓣套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8张图片
清绿地剔红山水人物梅瓣套盒


39

清剔红加彩双钱形套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39张图片
清剔红加彩双钱形套盒


40

清黑漆嵌螺钿果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0张图片
清黑漆嵌螺钿果盒


41

清金漆彩绘蝠寿纹镂空八方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1张图片
清金漆彩绘蝠寿纹镂空八方盒


42

清乾隆款彩漆戗金龙纹菊瓣式捧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2张图片
清乾隆款彩漆戗金龙纹菊瓣式捧盒

        漆器是我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品,至清代进入黄金时期,康熙初年,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专门成立了制作御用器物的机构,并下设各种作坊,充分体现了皇帝对匠作的重视程度。清代漆器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鼎盛时期,品类有朱漆、黑漆、彩漆等,工艺则有堆漆,雕漆、戗金漆、描金漆、嵌螺钿,脱胎器等。技艺精湛,器型多样,使用范围广泛。

43

清乾隆款绿地剔红御制诗笔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3张图片
清乾隆款绿地剔红御制诗笔筒

        乾隆皇帝御制剔红笔筒,制作精细,工艺精湛。其上雕刻乾隆皇帝御制诗《小园闲咏五首》,充满了闲雅自在的文人意趣。诗后刻款"乾隆御制,其下有"乾、隆。篆书朱文连珠方印。

44

清乾隆款黄玉浮雕兽面纹撇口杯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4张图片
清乾隆款黄玉浮雕兽面纹撇口杯

        清宫艺术品。和田黄玉制成,在中国古代,黄色为君权的象征。据说,黄颜色还能辟邪护身。自然界中黄玉玉材出产十分稀少,且质地细润,硬度高,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其光芒内敛之性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此杯色泽甘黄如蜜蜡,光滑细腻,器物胎薄型美,典雅精巧,雕刻精细,线条柔和,是乾隆时期艺术品的代表之作。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45

清碧玉凫形烛台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5张图片
清碧玉凫形烛台

        清宫陈设品。碧玉制成,整体为一展翅的大雁立于飞背之上,因雁与晏谐音,取海晏河清的美好寓意。

        "海晏河清。原出自唐代诗人郑锡《日中有王子赋》中的名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是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清代时黄河水患不断,康熙、乾隆等历朝皇帝都对海工河务工程非常重视,因此大量的宫廷艺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之上都出现了。海晏河清"为主题的纹饰,这也体现了帝王对自己无时不刻的提醒和鞭策,以及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46

白玉浮雕山水人物活链磬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6张图片
白玉浮雕山水人物活链磬

47

白玉雕螭镇纸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7张图片
白玉雕螭镇纸

48

清白玉浮雕玉兰花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8张图片
清白玉浮雕玉兰花插

        清宫陈设品。全器以圆雕技法雕刻了一朵刚刚盛开的玉兰花,光洁润泽,赏心悦目。乾隆皇帝曾作有一首歌咏"白玉兰花插。的诗句。咏玉兰人多拟玉,却看琢玉肖花姿。孰真孰假孰宾主,花与玉原两不知。,来赞誉此花插的构思别致,惟妙惟肖。

49

清青玉双兽耳活环三足炉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49张图片
清青玉双兽耳活环三足炉

50

清翠狮纽活环四足长方盖炉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0张图片
清翠狮纽活环四足长方盖炉

51

白玉雕娃子献桃清供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1张图片
白玉雕娃子献桃清供

52

青玉荷叶形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2张图片
青玉荷叶形洗

53

清白玉浮雕勾莲兽耳活环四足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3张图片
清白玉浮雕勾莲兽耳活环四足洗


54

清乾隆款碧玉浅雕描金云龙特磬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4张图片
清乾隆款碧玉浅雕描金云龙特磬

        特磬是清代宫廷中和韶乐的重要乐器。首用特磬始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  冬至圜丘大典,最初由灵璧石制成,以后随着新疆玉石的不断进贡,转用碧玉材质。清宫特磬所用碧玉主要产于新疆叶尔羌的密勒塔山,因所产之玉为山料,故玉块较大,重者万斤之上,尤适合制作大型器物。清代在叶尔羌设有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向朝廷贡玉之事。自准、回两部平定,西北局势稳定后,朝廷礼乐器及工艺品所用玉料多从叶尔羌采进。


55

百子呈祥翡翠佩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5张图片
百子呈祥翡翠佩

56

清透雕双喜翡翠坠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6张图片
清透雕双喜翡翠坠

57

竹刻杂器(一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7张图片
竹刻杂器(一套)


58

乾隆御制红木嵌银丝八宝海棠式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8张图片
乾隆御制红木嵌银丝八宝海棠式盒

59

红木琴棋书画文具盒(一套)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59张图片
红木琴棋书画文具盒(一套)


60

象牙雕带扣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0张图片
象牙雕带扣


61

清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1张图片
清乾隆款牙透雕群仙笔筒


62

清牙雕兽耳活环盖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2张图片
清牙雕兽耳活环盖瓶


63

明犀角雕玉兰花杯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3张图片
明犀角雕玉兰花杯


        清宫酒具。杯为明早期犀角雕刻品,杯体上雕刻枝、叶 和玉兰花,花瓣、叶与杯融为一体,清雅可爱。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我国早在殷周时期就有用犀角制成酒杯的记载,至明代时犀角雕艺术发展更为繁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犀角能解毒,是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良药,所以把犀角做成酒杯,可以使犀角的药性融于酒中,在饮酒的同时,亦能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64

贝壳浮雕游鱼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4张图片
贝壳浮雕游鱼


65

玛瑙雕花鸟盖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5张图片
玛瑙雕花鸟盖瓶


66

玛瑙雕双鼠镇纸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6张图片
玛瑙雕双鼠镇纸


67

水晶雕娃娃锂鱼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7张图片
水晶雕娃娃锂鱼

        雕刻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雕刻制品。至清代,各种雕刻艺术品更随之空前繁荣,蔚为大观。清宫雕刻品主要包括玉器、竹木牙角器及玛瑙、水晶、珊瑚和各类石料等,从帝后妃嫔的生活用器、文房珍玩到陈设摆件,材质优异,技法娴熟,有圆雕、透雕,浮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兼而有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清宫雕刻艺术品的高超成就及其皇室的审美标准。

68

明文征明行书《醉翁亭记》卷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8张图片
明文征明行书《醉翁亭记》卷(局部)

69

明董其昌墨笔《溪山读书图》卷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69张图片
明董其昌墨笔《溪山读书图》卷

70

清王鑑设色《南山涌翠图》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0张图片
清王鑑设色《南山涌翠图》轴


71

清王翚等设色《康熙南巡图》稿本第十一卷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1张图片
清王翚等设色《康熙南巡图》稿本第十一卷(局部)



72

清胤禛行书《五言诗》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2张图片
清胤禛行书《五言诗》轴

73

清冷枚设色《簪花仕女图》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3张图片
清冷枚设色《簪花仕女图》轴

74

清郎世宁设色《竹荫西狑》图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4张图片
清郎世宁设色《竹荫西狑》图轴


75

清弘历墨笔《古木林石图》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5张图片
清弘历墨笔《古木林石图》轴


76

清郑燮墨笔《丛竹图》横幅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6张图片
清郑燮墨笔《丛竹图》横幅


77

清高其佩设色指画《柳塘鸳鸯图》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7张图片
清高其佩设色指画《柳塘鸳鸯图》轴

        明清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代书画,是在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和发展的。明初崇尚宋代画风的画家遍于宫廷、民间,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为首的吴门各家异军突起,后期士大夫文人画更占据了画坛主流;明代书法亦承宋元以来贴学,"台阁体"盛行一时。至清代仍然画派林立,前期以"四王"、"四僧"画派和"金陵八家"为主,中期以金农、郑燮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及供职于如意馆的意大利传教士郎士宁,宫廷画师高其佩等成就最为突出。同时因帝王们酷爱书画,更呈现出异彩缤纷的鼎盛局面。

78

清皇太极黄色团龙纹常服袍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8张图片
清皇太极黄色团龙纹常服袍

        此袍为清太宗皇太极御用常服袍,是清初宫廷中少有的珍贵传世文物,原藏盛京长宁寺。现为沈阳故宫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长宁寺的前身是皇太极的避痘所,建在沈阳城西五里的僻静之处,每当疫情出现,皇太极即携后妃、子女等至此躲避。据史料记载,他曾多次在避痘所活动,故避痘所也备有一批供皇太极使用的生活用品及器物,此件常服袍就为其中之一。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驾崩后,避痘所被封存。顺治十三年(1656),定此为长宁寺,并将太宗遗物作为神器供奉。清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帝东巡时均遵循祖制,在祭祀祖陵后,还要至长宁寺"恭瞻"太宗冠服,并写诗作赋。

79

清乾隆皇帝大阅明甲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79张图片
清乾隆皇帝大阅明甲


80

清明黄江绸绣金龙冬朝袍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0张图片
清明黄江绸绣金龙冬朝袍


81

清石青缎彩绣平金龙女朝褂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1张图片
清石青缎彩绣平金龙女朝褂


82

清大红缂丝八团金龙单袍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2张图片
清大红缂丝八团金龙单袍


83

清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女夹袍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3张图片
清品月缎彩绣折枝桃蝶女夹袍

        清代帝王对于宫廷冠服制度倍加重视,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服饰制度,后经过不断地精进补益,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最终形成定制。皇帝的冠服有冬、夏之分,其中衣服按不同用途,分为举行大典时穿的礼服、吉服,日常穿的常服,巡狩时穿的行服和阅兵及战争时穿的甲胄等。皇后冠服的礼制、等级和服用场合与皇帝等齐。同时帝后还要穿戴与服饰相对应的冠、帽、鞋等。这些服饰佩饰均质地珍贵奢华,做工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皇权的至尊与威严。

84

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4张图片
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女帽


85

清蓝缎绣五蝠捧寿织金边帽头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5张图片
清蓝缎绣五蝠捧寿织金边帽头


86

清红缎钉绫花卉皮边女冬便帽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6张图片
清红缎钉绫花卉皮边女冬便帽


87

清黄缎彩绣皮里花马蹄底鞋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7张图片
清黄缎彩绣皮里花马蹄底鞋


88

清双龙纹国宝彩色长圆形墨(一套五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8张图片
清双龙纹国宝彩色长圆形墨(一套五件)


89

清正红色描龙戏珠斗方库绢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89张图片
清正红色描龙戏珠斗方库绢


90

清红木柄绿缎彩绣博古纹扇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0张图片
清红木柄绿缎彩绣博古纹扇


91

清檀木柄大红缂丝兰蝶扇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1张图片
清檀木柄大红缂丝兰蝶扇


92

清夹金珍珠珐琅表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2张图片
清夹金珍珠珐琅表


93

清球形表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3张图片
清球形表


94

清绿玻璃描金花餐具(1套6件)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4张图片
清绿玻璃描金花餐具(1套6件)


95

清粉玻璃葡萄花双环耳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5张图片
清粉玻璃葡萄花双环耳盒


96

清黄玻璃高足大花插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6张图片
清黄玻璃高足大花插


        宫廷遗物,指帝王、后妃和皇室成员与宫廷中所遗存的各类文物的总称,更是沈阳故宫馆藏文物的主体和最能展示其特色的部分文物。它们大部分曾是帝王后妃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其中一些文物基至是他们每天使用或随身佩带的饰物,或是与帝后息息相关的传世文物,尤其是清皇太极御用鹿角椅、紫气东来匾、清满蒙汉文龙纹信牌等,除沈阳故宫尚珍藏寥寥数件外,藏于国内外其他博物馆者屈指可数,具有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

97

清将军门神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7张图片
清将军门神


98

清福禄门神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8张图片
清福禄门神


99

清判子门神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99张图片
清判子门神

100

清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

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_第100张图片
清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
结束语

        此次沈阳故宫举办的。百姓最喜爱的三件文物"评选活动,观众可通过。沈阳故宫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投票,得票前三名当选。

      本次评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9年3月7日,评选信息发布

第二阶段2019年3月8日至6月7日,公众投票评选

第三阶段2019年6月8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布最终票选结果。

      为配合此次评选活动,沈阳故宫博物馆特举办该展,展期2个月,旨在希望广大观众来到沈阳故宫,探寻龙兴圣地,赏鉴宫中瑰宝,品评百件珍品,共同领略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沈阳故宫百件国宝展厅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