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2廖舒祺老师培训师活动复盘

在盖洛普测试中排名第一是学习的我,开启了2018年第四场线下培训

怀着期待的心情见到了微信公众号中的职场类导师廖舒祺,关注她的公众号也是源于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和对自己的探索。

然后在大家自我介绍中,我发现自己混进了hr的圈子,今天到场的做HR的姑娘们至少占60%左右,而大家给自己共同的标签就是职业生涯规划师,我因为对体验式学习而误打误撞进来了。

老师一上来就用了40分钟做所有人的自我介绍,每人2分钟介绍自己的姓名、标签、希望得到的收获以及可以贡献的价值,老师进行计时⌛️并有提醒,在自我介绍环节中的几点感受:

1、介绍自己的名字一定要有特色能让人记得住。

2、给自己贴标签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大家的眼球或者带上一个小故事,比如说那个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给自己贴标签的姑娘;比如说那个哭前任(每次分手前任都哭着再找回来)的洞察男女关系但是还没把自己嫁出去的姑娘。

3、适时的推销自己并且带上企业能让人记忆深刻,联想的、房地产的、飞利浦的。

4、在讲述自己能做的贡献时一定要具体、细致,这样可以让有需求的人迅速找到你,比如说我就加了我觉得未来可以有合作连接的人。

5、当然全场最令人能记得住的且哄笑不断的大萌,一个男生,一个内向的男生,他说的不多但是话语的反差能让你印象很深刻,且很有喜感。用腼腆局促表现出了喜剧效果,哈哈!

6、而在馒头商学院做课程经理的同学,互加微信以后立刻发过来自己的介绍、工作经历还可以链接做的事情时,一下子让人倍感有用,也就是她的信息你会保存好,且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可以和她链接。她立刻从一个名字的符号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个体。

分享结束以后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并提了三个问题:

1、你感受到了什么?

2、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3、对你的行动有什么影响?

老师也分享了给自己贴标签一定要借势,要给自己有很棒的背书,千万不要害羞藏着自己。标签是个人的品牌、可以链接的价值以及让人能记住你,印象深刻。

第二个环节就是叶韬老师带来企业内的培训的分享

叶韬老师在医药行业,原本以为这个行业的培训和我有什么关联呢?可以越往后听越发觉得收获满满。

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行业,面对的场景及对象虽然不一样,但是核心方法论是可以套用的。因为我一直工作的环境在体制内,所以接触工具和方法论去和工作相实践的机会很少,有的知道也仅限于知道。所以老师今天讲的第一个概念就是区隔。

市场区隔的百度搜索:

市场区隔(Market Segment)是将消费者依不同的需求、特征区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而形成各个不同的消费群。市场区隔不仅是静态的概念,也是动态的过程。它是了解某一群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或新的沟通形式,使消费者从认知到使用产品或服务并回馈相关信息的过程。

市场区隔的内涵层次可以简单划分为:顾客需要+顾客类型+地理区域.

具备条件

1.规模够大;

2.足够的共通性,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3.必须能具体描述,诸如购买什么,为何购买?

思考:那么结合区隔的概念,我是不是就可以把在线课程的家长根据四象限的法则设定不同的区隔进行分类分析了。未来还有更多的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区隔和四象限的工具进行思考。

老师结合自己公司的案例从销售员工的身上分出了不同的层级,以及针对每个层级的上升设定相应的培训,并且还设定了最后培训的测评效果和绩效的结合。可是他们发现最开始的培训效果提升的比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就又开始改进和总结反思。

传统的培训是线下的且耗时间的,即使很重要的培训也会有人因为时间宝贵而选择不参加。

可是能力的提升一定是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培训的,可是学习又是很反人类的一件事情,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因此从人们学习的目的去探讨促使他们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也就是对自己重要,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那么就将每个需求内容场景化,情景化、轻量化以及通过视频和动画的方式呈现,还有就是后续是需要持续的运营的。

老师呈现了他们在UMU平台完成了在线课程的下列操作步骤流程

1、老师课程设计的框架原理是根据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设定的模块。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区隔进行提炼的需求。

2、其中核心课程为线下部分,基础课程为线上部分,线下和线上的内容是绝对不会重合的。让你不得不来获取最重要的知识。

3、授课的老师通过各地方推荐产生了18名,通过他们一对一的访谈敲定了13名老师,授课老师进行ppt的优化、课程分工等等。通过访谈删选提炼出优质内容。

4、然后通过在线问卷方式又选出了票数最高的11名老师进行微课的录制。通过投票知道了客户的需求。

5、最后又通过投票选出了2名教师进行现场授课或者是连线答疑。此处还是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2018-05-12廖舒祺老师培训师活动复盘_第1张图片

老师分享:在线的课程其实是人人参与、人人制造、人人选择的过程。


包括线上还可以形成小组竞争的模式

包括在在线课程学习时人们应该怎么克服自己的拖延性,也就是解决自己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此处涉及心理学层面的东西,需要有设计动作。

混合式学习:学习(时空)场景的多元化

2018-05-12廖舒祺老师培训师活动复盘_第2张图片

人们在线学习需要打开率和完成率,我自己之前在做思维导图课程时,感觉听课率是30%,然后完成作业率是30%里的30%。

老师分享了在线学习可以促进打开率的几种方法总结:

2018-05-12廖舒祺老师培训师活动复盘_第3张图片

学习是需要数据的即时反馈,工作场景和学习场景是相交融的

也就是将对你最有用的知识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教给你。

课程结束以后廖老师结合参加ATD大会的总结反馈就是:未来一种培训就是在企业内结合项目在软件和系统的支持下进行的培训,面向B端用户;另一种就是独立的个体以网红、KOL的方式再细分垂直领域面向C端用户。

接下来就是我很期待的体验式学习方式

老师总结了一句话就是learn by doing,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体验中让人产生自我意识、反思并去改变。

老师介绍了一个正确回馈的模型

我们也在快下课的时候尝试了沟通中最重要的倾听的环节

我们讲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80-250个字,我们听的能力是每分钟500字,因此我们在倾听时往往是丢失了很多的信息。因此倾听其实是需要大家去练习的一种技能。

而我对自己的反思就是太关注自我,还停留在交流的第一层级,还是会带着自己的评价去倾听和反馈,这一点太需要进行改进了。

好的是今天晚上在和光光讨论换车这件事情上,我用了今天老师教授的方法,并且察觉了自己的内在情绪以及抛开自己对这件事情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念。我觉得就这一点即学即用的感觉真好。

而专注听别人的话语复述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明天观看TED视频《5种倾听的方法》

最后小集体建了一个群,其中一位小伙伴很有心的记录下了每位同学的介绍和标签,这种感觉真好!又学到了生活中需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后记:逼着自己必须在当天学习后及时输出,不然第二天大脑就会忘了很多细节的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12廖舒祺老师培训师活动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