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一系列杂想

  1.

  将近年底的时候,我发出了我下半年的阅读书单。然后,朋友回了一句: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我瞬间有了一点懵,好像有点道理,这句话就像是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学习而学习。

  但这只是一种近似的相似,差别在微乎之间,甚至于在那个瞬间,造成的猛烈撞击,差点令我自身建立的相关体系,为之颤抖不已。但是这就像一两级的地震,你感觉到了灯在晃动,水杯里的水掀起了波澜,跟毁灭性的地震的前奏是相似的,但如果不做深入的思考加以判断,便急冲冲的打开窗子从楼上跳下去,更是愚蠢。但这样的振动,对我而言是有好处的,至少令我跳脱了我的行为模式,让我重新审视我之前的模式是否是正确的。

思考完过后,我对照自己此前的行为习惯之后,并无错误,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自省。很多道理,很多事情,偏差是细微的,但影响大概是深远的。所谓之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所以例如喜马拉雅之类的干货FM,我是不听的,或者他可以在五分钟里详尽地介绍完了一本书,甚至于胜过我自己看完一本书之后所总结的,所体悟到的,但这样的方式大概是催眠式的阅读。听完那刻仿佛以为自己都理解了并吸收了,但之后会发现会同样的迅速的被忘记。Tell you,you will forget it.

这种状态大概是如同我们听完讲座之后的状态是相同的,满满正能量,满满的鸡血。这些未经由自我大脑所得出的结论,我们都当做是理所当然,但往往是不那么理所当然的。很多东西,需要经由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是瞬时的思考,才能得出的结论,别人的经验或者精辟,但不能取代你所需要行走的路。别人的经验或者能够给予启发,但不能替代自身经历,因为没有人是复刻别人的经历成长的。无论干货多少,道理无穷,有些跤还是得摔,坎还是得迈。当然也不是一定不能听这些FM,只是权当闲暇之余可听,不要放弃自我思考的能力,书该看得看,该读得读,总不能因噎废食。

当然在放弃听喜马拉雅的同时,我也等同于放弃了一个观察了解这个世界的路径与渠道。但其中利弊只能自我斟酌。我只是认为是当无法克制自己的惰性之时,假装视而不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办法。

或者喜马拉雅之类的APP的正确使用方式应当是:首先自己先看一边这本书,对这本书记录整理一些关键内容,甚至于一篇条例清晰的读后感;再听APP上的对于这本书的理解,记录口播者的关键点;之后,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进行比对,从而发现相同与不同,甚至于对自身的思考方式进行思考;甚至于也可上传自己的感想,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交流,而不是被动的只是接受。然而我比较懒,能够自己阅读与整理部分已是艰难,再做比对,恕我暂时也无法做到。

2.

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一个目的便是读书,了解这本书。这大概也算是最纯粹的一种读书的方式了。单纯的读一本书,没有功利性的目的,没有想要得到什么的欲望,没有想要学习到什么的假设,只是单纯的喜欢,单纯的享受,单纯的看一个故事。这样纯粹的方式,也是我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像我喜欢养鱼、养植物、养动物一样的纯粹,没有想要它们产生任何经济价值的单纯的喜爱。

虽然也不可能总是那么的纯粹的,功利性的看方法书也是有的,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纯粹的读书会走很多的弯路,但生活嘛走走似是而非的弯路,总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再回到我的读书清单这件事情上来,半年前我给自己设定的清单,是半年内读12本书。平均每月读两本书。对于没有看书习惯的人来说,大概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但说实话,完成这样的目标,并不困难。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看,将这个目标进行量化,一本书大概是300页左右,两本书大约为600多页,大约是平均每日20页左右的量,这样的目标应该算不上是困难了。目标看似太过苦难是,设定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也许完成目标的难度值便会急速下降。我的习惯是安排在早上20分钟左右的看书时间,原先是安排在晚上,但发现晚上效率较低,经常会被别的事情打扰,便索性安排在早上。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我的前提是因为我不想一起来便急急忙忙的刷牙洗脸上班,所以我在上班前的一小时便设定了闹钟,安排了赖床、洗漱之类大事,剩余大约20至30分钟看书,恰好。并且巧妙的是,这些分了章节的书,大多15至20页,阅读时间大概20至30分钟不等,这便是另一个巧妙之处了,没有读到一半便要出发的尴尬。

另外,我一般喜欢在一个长的时间段里(大概是以周或者月作为计量单位),读不止一本的书,偶尔翻翻这本,时而看看那本。大约会是在读3至4本书,这样我的目标也便成了两个月内完成这些目标即可,也便成了读完一本书拥有两个月的时间,好像压力值又瞬间下降了,效率也便提高了。这样子也便在无形之间缩小了,看完一本书之后不知道看那本书的空白期了。所以有些时候便会发现一个月内看完了四本书。

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一般意义的死读书,或者为了完成固定的不做更改的读完一本书。而是灵活机动的,除了数量稍作限制以外,类型、内容、文本并无限制,如果读到一半觉得这书实在无可读之处,也可随时停止更换别的书籍。所以,我所看的这12本书之中,包括小说、游记、散文、自传性随笔、方法论、理财投资类等。

网上可见许多,每日一本书之人有之,一周两本书之人有之,但暂时而言我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也不是特别的适合这样的状态,也许陷入这样状态的我,倒真成了盲目于完成这样的指标的状态。我的阅读速度不算太快,速度该是中等,一口气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大概至少需要六小时以上的时间。如果按照一周两本的速度,大概赶一赶,晚上抽一两个小时出来,倒也未必不能看完。但那样快速的节奏,真的适合我吗?值得思考。

有些事情,完成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小习惯。有些小习惯,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有意识的培养这些小习惯,久而久之也变成了一个自然的事情。这样的小习惯,某些时候没有去做反倒觉得有什么事情忘记了一样的不自在。

一周两三本书,对我而言大概是赶鸭子上架了,当然仅仅是对我而言,对于已经形成这样小习惯的人而言,只是尔尔。我个人喜欢温和的方式,此外我觉得在阅读的中间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一定的思考,一次性过多的知识大概会造成拥堵。

3.

关于看一本书,我能怎样告诉你这种体会呢?我也无从说起,难道我说是在书的海洋里翱翔,或者在书中的世界漫步,或者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你便会与我一同看会书吗?这样的形容也是过于的虚无缥缈,显得矫情,而且这也不是我读书的过程之中的真实体会。但有一句话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这样的状态的,是理想国的一个概念。每一本理想国系列的书的扉页上总是有这么一句话,也是因着这样的一句话,我喜欢以及信任这系列的书籍,因着它们总是会在某处莫名的契合这么一种特质——想象另一种可能。

理想国,这一系列的书籍,包含各种各样的分类,小说、诗集、散文、杂文、传记、哲学类的文章、游记,甚至于最近发现一本描述各国泡面的书籍也是理想国系列的,所以这一系列的书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了的,总能找出那么一两本是合胃口的。而往往这一系列的书,并不是市面上的畅销书,大抵都是更加贴近文学性的,可读性内涵较深的书籍。这也便省却了遴选书籍的麻烦,因为就算不那么好,至少也差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当我不知道看些什么书的时候,我会看看理想国所推荐的书籍中是否有感兴趣的,如果有,可借可买。

  书写时,是将我所经历的时间与世界,复刻一遍重新展示予你看;创作时,你将你所创造的世界与星球,呈现在我的面前。阅读书籍,便是看许多星球,经历诸世界,若只见过几个世界,寥寥星球,想想总觉得黯淡无光。

  生活往往是泥潭沼泽,若肉身无法去往别处,思想也无法到达远方,只会令自我画地为牢,自绝于此,越陷越深而不自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一系列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