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佳朋的居酒屋


1.前言

近期开始学习增长黑客相关的知识,运用下其中的AARRR模型(也叫海盗模型)对喜马拉雅FM进行分析练习


2.环境

2.1宏观

2.1.1行业环境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张图片
image

所属内容付费市场,自2017下半年及2018上半年火了后,市场已经被激活,潜力巨大

2.1.2竞品

简单了解下音频、FM领域,喜马拉雅FM应该是在蜻蜓FM、荔枝、懒人听书、企鹅FM中用户量排名第一,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步稳定。

2.1.3价值链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2张图片
image

知识付费类产品充当中介平台的角色,一边吸纳内容提供者,一边满足内容消费者的知识消费需求,而随着内容提供方的发展,出现了内容机构。
其中,内容(IP)的质量直接关联着内容消费者(用户)的数量与活跃。

2.2微观

2.2.1产品现状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3张图片
image

从安卓总下载量数据来看(截取的是2015年5月至今),可以简单地将喜马拉雅FM的生命周期划为:

产品导入期(2016/05 - 2017/04):下载量平缓增长
产品成长期(2017/04 - 2018/04):下载量快速增长
产品成熟期(2018/04 - 至今):有个较大的增幅后放缓,可归为成熟期初期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4张图片
1.jpg

最新开屏slogan:听,见真知

喜马拉雅FM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整体获客成本的提高下,需要考虑更高的转化率,尤其留存层面。极为丰富的音频内容,有声书、相声评书是重点内容,儿童故事是特色。并开始往年轻化内容发展(华晨宇,抖音),以及场景拓展(直播、配声)。

2.2.2人群画像

年龄:26-35岁为主
男女比例:约1:1
职业:白领居多

2.2.3迭代一览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5张图片
image

挑选了跟AR模型相关的迭代点。从起初引入期功能打磨,到拓展商业化(直播,商城),再到成长期注重培养KOL(主播后台、主播间体验、粉丝团),内容个性化推荐,打造品牌日,促分享活动。

2.2.4场景

主要是听,较少文字内容,既局限了场景又拓展了场景。局限在只能听;拓展指音频的注意力不需要那么集中,可以边走路边听(不像看视频),私密性也较强,听音频场景相对于丰富。此外音频形式对于主播而言,制作的门槛降低(录制、编辑、颜值)

2.2.5思考框架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6张图片
image

接下来将参考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喜马拉雅FM作为内容平台,在内容生产端和内容消费端的产品、运营、营销行动。


3.AARRR模型

3.1获取用户(Acquisition)

主要手段:签约KOL带来优质内容、双微、ASO

3.1.1在产品引入期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7张图片
111.jpg

从微博目前707W粉来看,是2年前产品引入期运营的获客渠道之一,翻看旧微博归纳如下:

日均10条微博,文艺、鸡汤内容为主,涵盖签到式标签(#喜马早安)、人物介绍、电台介绍、作品介绍、互动话题等内容,通过@明星、转发其他大V微博、让用户@某人、转发抽奖等经典运营行为,对几乎每条微博下的喜马拉雅web端进行导流,进而获取消费端用户

对于内容生产端,

吴晓波领衔,冯仑、秦朔、陈文茜等财经及泛财经圈标杆人物加盟的“大头频道”,宣布音频版独家入驻移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2016年某报道

16年音频内容主要集中在情感心理类,商业财经类等其他垂直类内容比例较低,而喜马拉雅的用户群体中,26-35的白领居多,喜马拉雅开始引入商业财经类高质量内容生产者,包括17年前的罗胖,满足对专业领域内容和知识需求不断膨胀和爆发的这类用户。初期的内容引入策略并非百花齐放,而是根据行业环境及自身产品的目标用户而选取在领域有影响力的KOL。

3.1.2现阶段(增长期末期)

内容消费端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8张图片
222.jpg

1、现在微博运营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以外,更多的是联合传播性质,如喜马拉雅x天猫、x猫眼、x大众、x唱吧。。。等多行业产品,多为转发抽奖。
2、ASO优化做到了App Store搜听书、FM都是排在第一位
3、喜马拉雅小程序,降低使用门槛,利于用户初体验。
4、微信公众号预估有100W+粉丝,菜单主要用于运营活动、喜马拉雅小程序入口、跳转下载;日常推送内容格调也与APP内容相近
5、在知识内容饱和、竞争对手强劲(罗辑思维)、内容碎片化加剧的情况下,开始与音乐版权商签约,引入旗下音乐明星,增添音乐版块内容
6、增加问答版块,但估计效果不佳,入口较深,隐藏在主播工作台中

内容生产端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9张图片
image

1、打造以传授成为主播课程的“喜马拉雅大学”,并开始引入MCN的入驻
2、引入家族/公会概念并进行招募

3.2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3.2.1内容消费端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0张图片
4.jpg

--产品上

1、登录:免注册,支持第三方登录
2、免费榜:首次登录视觉及操作路径:经典必听---免费榜---点击榜单其中一项---播放
3、一键听:根据场景包装,减少用户选择困难
4、听的tab在底部导航栏中间(最显眼)位置
5、猜你喜欢、点我猜更准:给予自我设置我想看到的内容的机会
6、发现--活动版块:直观罗列近期热门活动

--运营上

1、顶部跑马灯的热点、促销配置
2、6.6会员日、喜马拉雅12.3知识狂欢节(更主要作用在后面收入环节)

3.2.3 内容生产端

--产品上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1张图片
6.jpg

1、从【账号】tab进去能看到主播工作台版块,点进去是完整的主播后台,数据、收益、推广、社群、主播手册,为想成为主播的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2、参与简单内容生产如【我要录音】,点击即快速开启录音界面,使用户快速上手
3、进一步需要直播则需开通认证,而认证流程也只需要2步,十分便捷

--运营上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2张图片
333.jpg

1、长期性的主播激励计划
2、周期性主播激励计划,如近期的“9月喜马拉雅淘声计划”

3.3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3.3.1内容消费端

--产品上

1、每日必听:高频率+心理压力的暗示,位于经典必听右侧
2、播放器对标业界功能:倍数、离线、定时
3、圈子:传统的社区形式
4、运营商联合卡:以定向流量形式打破空间约束(非wifi环境),降低用户流量成本
5、移动互联网对用户的挖掘已从数量转变为用户时间,喜马拉雅在产品矩阵上除了线上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线下也在拓展车载随身听设备、小雅音响这类硬件,期望更多地占据用户时间。

--运营上

1、当触发播放行为后,左上角【消息中心】即会出现红点,点击进去为成长机制的内容,让用户快速了解成长机制
2、积分:传统的留存形式,听音频时间累积积分,积分兑换虚拟、实物奖品
3、【儿童】栏目我认为是个特色且有效占据用户时间的场景,由其是睡前故事,使得父母身份的用户睡前时间被占据,哄完孩子入睡后极大几率能去收听其他内容

3.3.2内容生产端

--产品上

【主播工作台】中,【我的数据】设计是在头部位置,数据的展示一定程度上刺激作者生产内容

--运营上

1、此处的运营激励同上一环节激励计划一致,是连续性的
2、对于主播的留存方面必然存在官方的主播圈用户运营,未查到相关资料,仅为个人思考

3.4 获取收入(Revenue)

3.4.1内容消费端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3张图片
444.jpg

--产品上

1、付费音频:精品板块的大师课、VIP尊享课、小课(技能、健康相关)、训练营(语言)、好书精讲
2、榜单:付费榜、付费新品
3、周边:主推硬件小雅音箱
4、广告:主播、作者封面页有广告计划
5、游戏中心:传统简单粗暴的游戏分发

--营销上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4张图片
8.jpg

1、“123喜马拉雅知识狂欢节”。2016年为首届,在12月3日当天总销售额为5088万,相当于淘宝“双十一”第一年销售额。2017年第二届,销售额比去年约提高3倍。
2、“6.6会员日”。2017年的6月6日喜马拉雅会员日,3天共召集会员342W+,产生知识消费6114万元。
3、联合营销:近期的腾讯视频VIP买1送1活动

3.4.2内容生产端

以下收入是针对作者,但由于喜马拉雅平台有抽成,因此可看作是从生产端获取收入

1、打赏服务
2、参加有声化平台试音,争取付费的官方播讲权
3、广告计划
4、开通付费精品专辑
5、开直播得礼物
6、问答
7、微任务,通过品牌植入、冠名,和口播获得收益

3.5自传播(Refer)

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_第15张图片
10.jpg

3.5.1内容消费端

1、分享赚钱:听的付费内容分享给他人,他人购买后,获得返佣

2、分享海报:除了链接外,可以生成海报再分享

3、0元购:免费领书,赠送好友,各得一本;免费领会员

4、【上图3】小程序首屏突出“免费”、“0元”等诱导性内容,促使用户点击,快速跳转到传播环节---分享即可成为会员,进而裂变传播。仔细看相当鸡贼,“恭喜获得3天会员”并非马上生效,需要邀请好友助力,积满7天才能兑换,且有24小时倒计时限制。

3.5.2内容生产端

主播家族机构、主播的粉丝群,自带传播属性,每当发布新内容或上线开播时将通知粉丝或家族成员。


4.存在问题

1、圈子:维护成本(运营、过滤算法)过高,导致劣质内容充斥(广告、色情)
2、分享朋友圈:缺乏校验,点击分享跳转到微信后,不发布,返回喜马拉雅依旧显示分享成功
3、精品内容已停更:不少精品栏目已一年未更,特别是播放量第一的郭德纲
4、功能堆砌:直播、社交、游戏,打乱了产品的定位与调性,在运营资源有限下难以顾及多模块,导致运营质量下降。郭德纲可以理解,相声相关,但华晨宇这类歌手的引进,虽相关播放量可观,却感觉些许不符产品调性。


5.环节中最薄弱环节-留存

5.1留存

私认为留存环节是喜马拉雅当前最为薄弱环节,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5.1.1个人体验

首先我不是目标用户,对喜马拉雅音频内容无感,这很大层面上导致我的留存并不会达成。但当我去寻找能让我心动的点时,发现还是上述那一套传统的留存机制:积分、圈子、每日必听,对我吸引点不大。

5.1.2圈子

官方每日发帖为主,UGC数量及质量也较低,整体互动量并不高,并不活跃,较为乏力。

5.1.3直播

热门直播推荐区,热度第一的在线听众为5K,从KOL附带流量层面而言,假设每日都在直播,粉丝的留存存在正相关,但这直播热度却不太可观。

5.1.4近期迭代

围绕主播,进行主播端优化、粉丝圈打造,希望能以KOL的力量圈下更多的用户,侧面反映出喜马拉雅对当下留存的重视。

5.2用户因什么而留存

从音频这类内容平台产品来看,用户会因以下3方面而留存

5.2.1内容

新:内容、专栏的不断更新
热度:近期的热点
经典:经典的内容充斥着一定的怀旧感
干货:高质量内容

5.2.2人

独家作者:平台签约独家版权的内容制作者
合作的作者:签约,但版权并不独有
人气主播:草根主播中发展起来的佼佼者

5.2.3激励

物质:签到、积分、货币、奖品
精神:身份、标志、榜单

5.3改进和优化建议

5.3.1针对内容层面

根据数据与运营ROI,弱化或删减低投入产出比的内容,并简化内容层次结构(极大工作量,长期工作),最直观的衡量是菜单视觉的简洁,重新强化自身的定位

5.3.2针对人层面

1、对于大流量内容作者,该“催”更的还是得“催”更,或以其他方式(重新包装、剪辑)官方填充该作者的内容(日常生活、动态),甚至是在其他宣传平台(如微博)用官号推送XX更新或XX直播的公告;
2、对中小作者,如何给予更为平衡性的曝光机会。

5.3.3针对激励层面

扩大焦虑感:设计音频学习计划完成度,如X天音频计划进度多少X%,再突出和他人对比,如小伙伴们平均已经X%
大棒后的胡萝卜:等用户完成计划后,给予一定激励,并且这激励可以分享,结合已有的(上文已写)自传播方式
微信公众号:可参考各类游戏公众号(特别鹅厂),菜单中设计每日签到、积分奖励,缩短参与路径,虽然小程序版中也有,但提送触达比用户自己唤醒小程序触发率更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Groth Hacking练习之喜马拉雅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