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嘴炮的生意人,而是寡言的匠人
文|何俊锚
互联网产品人,致力成为一枚专注做极致产品的匠人,现居深圳,闲暇时间喜欢写写文字,看电影,听音乐,画点小画,喜欢结交朋友共享文艺盛宴。
在几年前,我在亲戚朋友面前也算是个比较古灵精怪,活泼爽朗的小伙子,在大众场合搞气氛热场这种烂事从来都不会少了我的份,绝对的纯种人来疯。以前很怕安静,静下来会感觉浑身不自在,要我去读书去写文章真的还不如让我去跟三姑六婆聊八卦来得愉快。所以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口才和社交能力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资本,这足以让我在那些不善言辞的学霸面前扬眉吐气。
我是潮汕人,应该大部分人都知道潮汕这个地区盛产生意人,要论做生意赚钱,全国除了温州人之外潮汕人说第二应该没有人敢说第一。带着这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自信和优越感,我经常以自己身为潮汕人为荣,并且也无比坚信自己已经继承了潮汕人与生俱来的优良传统,天生是做生意的材料,因为会说话,会社交这点在长辈看来几乎就是做生意的全部。只要一个人说话看起来不赖,就认定他会做生意,油嘴滑舌是最好不过了,而寡言少语在他们眼中夸张来说估计就是败类,而实际的思考和做事能力并不做评估。
确实无可否认,就我接触的大部分潮汕生意人来说,虽然文化不高,也没多少专业知识,但是个个能说会道,酒场老手,说起话来八面玲珑,怪不得很多人都说潮汕人人际关系四通八达,千万别惹,无论哪个地方最大的协会肯定是潮汕会。所以,潮汕人到任何地方都能靠着强悍的人际关系所向披靡,迅速占领当地的生意市场,你到任何一个地方的商业聚集区,我敢肯定一定少不了潮汕人的踪迹。
以前上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家长和亲戚朋友说各种生意经,说邻居的谁谁谁小小年纪就出来做生意赚了很多钱,有谁谁谁名牌大学毕业,出来就拿几千块钱工资,听得自己心里直发痒。父母和亲戚朋友话里话意也都按时我这种性格以后肯定是块做生意赚钱的材料,每每听到这些心里真的是美美哒,有多少次都有种冲动想休学创业的念头。我那时候也坚信以后在饭桌上,歌房里大刀阔斧地谈论,大口地喝酒吃肉将会是我未来生活里的常态。
然而,然而,然而,当我读了四年大学,一切都变了。我开始走上了社会,出入过林林总总的场合,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按当初理想的生活轨迹那么走下去,也几乎摒弃了之前此前所有坚信不疑的想法,此刻想来也是太天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在社交场合不再那么喜欢当出头鸟,不会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而与没有那么熟的人勾肩搭背,也不会把自己和别人搞得闹的慌,在场合里起不了主导作用的时候不会产生懊悔气馁的情绪,而逐渐开始只喜欢和我具备共同话题,相互之间价值观趋同的人来往和交流,对于三观不合的人来说,连几句稍微敷衍的话我也是不屑于给的,传统的潮汕人的社交观在我身上不复存在了,连以前的亲戚朋友家人也觉得我变了,似乎不那么善于交谈了,开始把我和生意人划了一条三八界线。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我是不是相较以前不懂得社交了,不懂得说话之道了。其实不然,人生经历催生思维模式的转变,思维的模式造就了我不同以往的价值认同。何谓我现在的价值认同呢。价值认同这个词汇说起来太抽象,要了解一个人的价值认同,只要看他喜欢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人,基本八九不离十地就可以从那种人身上的特点读出他的价值观来。所以,既然要了解我的价值观,就得看看我到底认同什么样的人。
先来说说我现在比较反感的人,其实恰恰是我以前所崇拜的生意人。当然,我所说的生意人并不一定仅指做生意的人,而是具备上文我所说的那种生意人特征的人。这些人在参加公众场合的时候,说起话总是滔滔不绝,高谈阔论,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需要在大众场合里通过众人的簇拥来寻求存在感,需要在聚光灯下享受万众瞩目的虚荣感,需要那种主导一切的掌控感,有着极强的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掌控欲。
他们花很少的时间去看书,去思考,丰富自己的内在技能和人文素养来沉淀自己,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交际,活跃于各种喧闹的社交场合,扩展人际关系。体验孤独,思考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朋友看似多如牛毛,实则却是量多质少,本质来说不过都是酒肉朋友,同属一类人。
他们大多数都没什么文化,甚至包括部分高学历人群,很多大学生乃至硕士依然如是,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多拿了一张证书说明你读过这些书而已,但是有没有用心读到脑子里却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很多生意人对高学历人群有个偏见,他们认为有文化只适合当个打工仔,那是因为他们遇到的都是顶着高学历光环的文盲而已。
总的来说,他们都缺少了那种追求学习,试图把自己放在一个让自己不舒适的位置不断地锤炼自己,真正愿意落地去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心,在他们的世界里,快速赚钱就是王道,至于什么梦想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扯淡。
并且,他们还总是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嘲笑那些不善言辞的匠人,“这些书呆子,只会埋头做事,也就是个打工的料,还是得学我们老一辈,不用学那么多知识,早点出来做生意,扩充下自己的人脉。”也就是这些话,成为他们信奉一生的经典。
真正想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沉淀,并且把事情做到极致,过程是极为痛苦的,而利用自己性格先天的优势,将自己的优势来转化为人脉关系则顺理成章,以人脉关系来获得商业的成功是一条捷径,然而,大部分人也就是选择一条捷径。
特别是现在年轻的生意人,比起父辈更不如。父辈毕竟是生活在物资极为匮乏,信息化严重不足的年代,商业的本质就是贸易,倒买到卖,关系的拓展对于商业的运作来说就极为重要,并且在那个年代,他们开疆破土,迎难而上的毅力也是无可否认,值得佩服的。但是现在的生意人后辈,对于人脉,他们本身能力不足,无力靠自己去拓展,只能靠父辈一生维系下来的人际关系来做衍生。通过父辈的这些人脉关系来做生意,可想而知,当然是要比别人快一步,因此他们走捷径的能力比起父辈有过之而不及。对于做事,他们没有意识到时代早已不同,信息化时代变化之快,让所有老一辈的人都猝不及防,但是他们还是沿用老一辈人的思考方式,何尝不被时代淘汰。
在以前的年代,你想要获得什么消息或者机会,必须走街串巷,上山下海,接触各种各样你不相见的人,做很多你不愿意做的事,求爷爷告奶奶的,还得靠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才能把你的产品或服务推销给别人。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下你的产品和服务很难脱颖而出,所以当时的商业社会基本都是被能说会道的生意人占据,而现在的时代已然不同。
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媒介的发达让信息的流通达到前所未有的迅速和快捷,真正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因此,现在的商业的形态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各种靠人际关系的投机取巧开始起不来根本性的作用,消费者很快就可以辨别出产品和服务的优劣之分,只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自然就能够脱颖而出。
因此,这个时代不再需要那么多只会拉拢关系的生意人,而是切切实实地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匠人,只有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芳心。什么是匠人,我意指文化程度和思维层面较高,朴实而不虚华的一群人。哪些在我眼中算是匠人,马云,陈天桥,陈一舟这些都不算,马化腾,李彦宏,马斯克,乔布斯这些都算,他们寡言少语,专注极致,朴实无华是他们的人生格言。
在众人面前,匠人或许只是独自在一个阴暗的小角落里抽着烟,45度抬头仰望天空发呆,却是像一口深井,值得你慢慢去挖掘,且越挖越甜的。
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平时大家伙聊家常聊八卦的时候沉默寡语,大家笑,他跟着笑,大家闹,他也不跟着掺和,无意掌控局面,也不扫大家的兴,中中庸庸,不卑不亢的样子,不引人注意,是电视剧中的路人甲。
他们从不在大众场合夸夸其谈,是一种跟随的,配合的柔情,他们的魅力不是一见钟情的,浮华的,而是细水流长,需要慢慢品味方能感受到的。
他们不会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社交上,而是倾其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他们是真正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虚荣,不浮华。他们的特点套用时尚芭莎总编于戈的话说,实现理想,顺便赚钱,赚不了钱也得实现理想。
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不懂社交,而是他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拿出来思考,实际落地去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而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他们享受打造极致的那个孤独旅程,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碰运气,也没有捷径,只有极致的追求。
他们有激情,有热血也充满梦想,但是是藏在心底而不外漏的。即使交朋友,也是倾尽一生用情来对待的。他们外表安静却富余思考,谈起自己擅长的领域则滔滔不绝,满腹经纶,做起事来也一丝不苟,专注认真,他们是一群活跃于咖啡馆,清吧,独立书店的生物,需要三杯两盏淡酒下肚方可品味他们的人生。
商人,玩弄人情,疏于物。
匠人,深于情,重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