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鸣器官中的可控腔

人体可以利用的共鸣腔,具体说起来有口腔、咽腔(口咽、喉咽、鼻咽)、鼻腔、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喉腔、胸腔等。从客观容积的可变性与主观调节的可控性上来分析,可以分为可控腔与不可控腔两种。在共鸣系统中,可控腔是起主导作用的,不可控腔只有在可控腔获得良好调控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1.口腔

口腔是最复杂、最能灵活地变化形体、调节容积的共鸣腔体。上下颌可以自如地开闭,嘴唇可以随意地圆扁,舌头可以灵活地前伸后缩、抬高降低、平伸翘卷,软腭可以上升或下垂。这些动作协调配合,就使口腔内部调节为许多不同状态的腔体,从而将声带振动后通过喉腔透出来的声音进行各式各样的加工,产生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有声语言的物质材料就是由这些丰富复杂的音色相互调配而构成的。因此口腔是话语发声中最重要的共鸣腔体,其他腔体的共鸣,都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但口腔共鸣的音色比较原始、粗糙、单调乏味,必须辅之以其他腔体的共鸣作用,才能较有效地美化音色,增强表现力。

2.咽腔

从舌骨到软腭的部位是咽腔。咽腔是个容积较大的管状弯道,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三个部分:上段软腭以上,与鼻后孔相通的部位为鼻咽腔,也称上咽;中段软腭以下至会厌,前通口腔,上通鼻咽腔,下通喉腔的部位,为口咽腔;下段下连喉腔的部位是喉咽腔,也称下咽。由于这样的位置,咽腔理所当然地成为沟通上中下共鸣腔,形成联合共鸣音响的交通枢纽站——鼻咽腔是上部共鸣的交通枢纽,口咽腔是中部共鸣的交通枢纽,喉咽腔则是下部共鸣的交通枢纽。

什么是共鸣器官中的可控腔_第1张图片

发声器官位置和状态

咽腔是发声的诸多共鸣腔中最有锻炼意义即最能见出锻炼效果的共鸣腔。它离声音的振源体近,当声带振动时,它能最先给予喉腔发出的极小的原始共鸣声响以较大的共鸣,并通过上连下通的传递性作用引起上下共鸣腔体相应的联合共鸣,从而产生亮中有暗、暗中有亮的音色。它的运用虽然远不如口腔灵活敏捷,但咽腔尤其是口咽部的肌肉,经过长期训练能获得很强的伸展、收缩变化能力,使其灵活地合理调整咽管的长度和咽壁的坚度,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各共鸣腔的效能,对音量的扩大和音质的改善美化有神奇的效果。因此咽腔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腔体。意大利人就曾说过:“咽腔是歌唱者真正的嘴。”

我国声乐界近年来也把咽腔的重要性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口语发声由于音量无须那么大,音域跨度的要求也不高,对咽腔的作用当然不必像声乐那样过分地强调,而且如果运用不合理,常常会影响吐字发音的清晰度。但口语发声的实践证明,对咽腔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训练,如常做打哈欠、软腭升降、立起并拉紧咽壁等动作,以及练发咽音等,能使该部位的有关肌肉逐渐结实、坚挺、灵活,说话发声时即使不必有意识地调节控制咽腔,也会逐渐感到它自然的扩张与坚挺,声音变得纯净、宏亮、圆润、丰满起来,同是嗓音的耐久力也会逐步地得到增强。

3.喉腔

从喉头到舌骨的部位是喉腔。喉腔是声音的开关,它不仅包括振源体、嗓音箱,是音波产生后得到原始共鸣的第一个腔体,而且是气息贯通上中下共鸣腔而形成统一声束的要塞,因而,喉腔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其它发声器官的正常运动,从而影响声音的质量和声音的持久性。正确地打开喉腔(抬起软口盖,立起后咽壁,稳定喉头位置),就能使之处于积极开放而又不过分紧张的自如状态,既能获得松弛、流畅、柔亮的音色,又能减轻声带的负担,对于嗓音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更多实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发声方法,欢迎访问"学唱歌入门教程网(http://wyxcg.cn)"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共鸣器官中的可控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