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暴力仓鼠(来自豆瓣)
友情提示:为避免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恶心或其他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如阅读此篇日志,请调整心态为:非类型化恋爱故事爱好者、性取向未知、非纯直男。
——本篇主要讨论各种畸恋情节是在何种条件之下为大众所接受的。灵感来自于我和一位豆阅作者的谈话。
——本篇将耽美、同人小说中的同性恋情节划分在畸恋情节的范围内,并非意指同性恋属于畸恋范畴。本篇中的畸恋一词包括同人、耽美小说中所讲述的同性爱情,但并不包括同性恋小说中的爱情。
部分畸恋爱好与人类原始心理机制有关。希腊神话也曾描述过许多畸恋故事。在礼教、道德陆续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后,畸恋便淡出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却始终未曾淡出过人们的视野。在今日,畸恋常常作为情节出现在文艺作品中,供人观赏、分析。那么在今天看来,畸恋情节对于大众而言,是否有被接受的可能性呢?在某些条件下,“畸恋情节”是有可能被大众接受的。而在更多的时候,畸恋情节只能被畸恋爱好者所接受。
读者在阅读一些脍炙人口的爱情小说时,通常会因某些剧情或一些“名句”而产生激动情绪。例如:①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纳博科夫《洛丽塔》;②他说他爱她直到他死——杜拉斯《情人》。当读者看到类似的语句时,似某种潜伏于意识中的冲动得以释放,产生强烈的精神快感(也可能是“酸爽”),而畸恋小说爱好者能够为畸恋情节引起此快感,此心理反应与正常言情小说的爱好者们无有不同。
不能以简单的言论评价、解释畸恋爱好,下面我将通过举例的方式阐述畸恋爱好的形成(此例未能说明全部畸恋爱好者的兴趣形成过程):
时下,爱情经常穿着许多层昂贵的时装出现在人的意识中。人们对爱情的想象多为言情小说/电视剧/电影所激发,并主动或被动地将之与美学联系。对于一些还没有经历过爱情并有着独特个性的少女们而言,爱情决不能与“平庸”“肮脏”二词发生联系,它是幻想中的超完美经历。这些有着五彩瞳孔流着钻石眼泪的樱雪琉璃·黛殇小仙女们(也可能是小仙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情结,将厚望寄托于恋爱关系之中,并力求使自己以十分美好的形象出现在异性面前。正处于幻想阶段的他们,不能忍受体毛、头皮屑、烟味儿等埋汰物质的出现,因在幻想之中,那超完美的恋爱对象应与诸种埋汰物处于不同次元之内。当他/她们第一次在恋爱对象身上发现头皮屑与汗脚等埋汰物的时候,其对恋爱目标的种种幻想便会遭受创击。上述,是一种典型的幻想破灭现象。事实上,由于人自身有着不可控制的性冲动,每个人对恋爱行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假设和意淫。当某种假设出来的形象经多次意淫——深植于某人的意识之中,成为了他/她在现实中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时,因此标准的苛刻,此人将陷入欲求不满的状态中;因欲求不满,此人将会以突破意识中的伦理道德约束为途径,获取新的幻想,并借此幻想获得更大程度的身心快感。遂落入恶性循环,即:过度幻想制约了现实选择,从而使人陷入孤独,孤独使人倍加热爱用幻想来满足身心需求,从而缔造出更深的孤独感。这孤独是一把双刃剑,在使人饱受平庸之苦的同时,也能打开畸恋爱好的大门。
在此我无意讽刺、贬低上述人群,因我自身也曾是一名樱雪琉璃·黛殇小仙女。上述现象并非在所有的畸恋爱好者身上发生过,它只是得偿畸恋爱好的一种修炼方式。一些人本初就具有俄狄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虐恋倾向,则无须受到任何外因影响便能取得真经。
注:我所说的“畸恋爱好”,是指某些人对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的畸恋情节的爱好,通常不影响此人的现实选择。以下将要讨论的,是文艺作品中的各类畸恋情节之于非畸恋爱好者的可能和不可能。
目录:
1,恋爱双方之间存在高年龄差之设定的可能和不可能。
2,Oedipus、Electra的可能和不可能。
3,虐恋情节的可能和不可能。
4,同人、耽美小说的可能和不可能。
注2:下文中的“畸恋爱好者”指“畸恋小说爱好者”。“差龄恋爱”指“恋爱双方之间存在较大的年龄差”。
1,恋爱双方之间存在高年龄差之设定的可能和不可能。
在各类型文艺作品中,皆有恋爱双方之间存在高年龄差的设定存在(例:大叔少女恋;熟女少年恋)。在这些作品所描述的差龄恋爱关系中,往往有一方极具爱心,可以无条件地供给另一方关心、照顾、经济帮助。另一方青涩、刁蛮、任性、羞怯,或在幼年时遭到过遗弃。部分人因长久地受到(例年长者的溺爱、年幼者的崇拜、家庭成员的冷落等等)极端对待,更易对此类畸恋作品萌生喜爱;另一些人因想象力十分丰富,也会对畸恋情节产生爱好。
如把此类畸恋分成两种:一,合乎伦理(恋爱双方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恋爱双方之一不是未成年人);二,违背伦理(JK情结、一方恋父或恋母)。不能简单地说:这爱好是来源于恋父/恋母情结。一部分人的确是因其自身具有恋父/恋母/JK情结而萌生此爱好;另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后天的刺激、想象力丰富而对差龄恋爱关系产生了好奇。
如按照受众观念再将此类畸恋情节分成两种:一,恋爱二者之间存在性行为;二,二者的恋爱是精神关系。一些人并不把差龄恋爱当成禁忌,能接受带有情欲色彩的畸恋作品,视性交流为恋爱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把性冲动当成爱情发生的动力。而另一些人则很容易将爱情中的性目的看成非道德的。这一类人不仅无法容忍畸恋中的性目的,在观看正常的言情小说时,他们通常也对角色的性目的极其敏感。他们心中存在着达到性目的须经的种种步骤,例如:“我不是那么随便的女孩!你还没带我坐豪华游艇环游世界;没有在两万英尺的热气球上强吻我;没有在铺满玫瑰花瓣的田野里向我求爱。还有,我们要无理取闹的吵架、和好、决裂,再吵架、再和好,这样我才能做你女朋友。”
上述两种分类之所谓,是阐明文艺作品中的畸恋情节的多样性。下面我将举起三个栗子,来讨论差龄恋爱关系在文艺作品中的可能和不可能。
①《V字仇杀队》
讲述了一个关于ziyou、爱情、氵先月垴、犭虫裁正攵广付的故事(但愿有人能看懂这句话)。描述一位试图使社会发生变革的神秘斗士V(戴着盖伊·福克斯面具的人,有不可思议的战斗能力)对鲍正攵的反抗。在片中,V通过对女主角艾维的调教(?)实验她是否忠诚,使她意识到生活在鲍正攵之下的种种痛苦,并激起她的抗争欲。
不论从表面上看,还是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当说在女主视野中看V并非至善。这部影片中存在着大量的虐囚镜头,容易令人联想到“SM调教”。但就差龄恋爱关系来说,这部电影可谓大获全胜。当一种恋爱关系为看似崇高、圣洁的精神追求激发,二者相处模式具有了仪式化色彩,就连种种非正常的虐待行为也变得慷慨激昂。在崇高的主题之下,一种纯粹的精神恋爱关系昙花一现。观影者为其情节感到震撼、对男主萌生出崇拜的同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认为:男女主角之间存在某种高大上的爱情,此爱天下无双。
直白地讲,V与女主角的恋爱关系具有以下特点:没有发生性行为,爱情中毫无性成分;男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执着、坚强,并有悲情英雄的命运,是一个值得他人崇拜的对象;男女主的恋爱关系发生在毫无世俗干涉的封闭环境中。
如从爱情塑造的角度上去分析,这部电影上着多把保险锁。第一是成全了观影者的精神洁癖,不叫庸俗的现实条例和肤浅的性目的来干涉这段爱情。第二,男女主之间没有过多的肢体交流。男主虽然带着面具,容貌、年龄皆迷,但他武功高强、意志坚定,具有英雄气质,绝不可与那些以肌肉、身高、颜值、多金等条件讨好恋爱对象的庸俗总裁同日而语。第三,男主的生命只一闪现。他是一个象征了zy的符号。如观影者热爱zy,那么他也很容易在精神上爱上男主。如果还有第四点的话,那就是虐待剧情设定于高端(正攵氵台)命题下,非但没有惹来观众对男主的厌恶,还激起了部分人的虐恋情结,从而使男主在这部分人心里有了一个“主”的形象。
片中的爱情既具有差龄恋爱关系的种种特点,又消除了畸恋带给人的不适感。终究应当归功于爱情发生的环境(指镜头下的城市环境,非社会环境)不与现实有一丝相似。自影片开始,观影者即脱离了伦理对个人意识的种种约束。
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畸恋不以性为目的,其发生在主题事件之下而非独立主题时,在一种没有世俗条例干涉的环境中,便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吸引力。那么这是不是在说:必须把差龄恋爱中的畸恋成分完全模糊、液化,融入非现实的环境中,才能使之获得喜爱呢?是不是必须让一段差龄畸恋关系看起来和幻想中的完美恋爱相同才可以呢?答案可能会给一些畸恋小说作者和爱好者带来失望:如果此作品将经由正规渠道广泛发布,畸恋须伪装成一种高大上的恋爱关系,才能为大众所喜爱。
②《朗读者》
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少年迈克和中年女子汉娜展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相比于《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的现实成分较高,镜头刻画出了晦暗、沉闷的现实环境;社会对人的影响;人物年迈时的衰弱无力。在剧情上讲,它是一部爱情电影,又不单讲述了一个差龄爱情故事。男主在15岁时爱上了一个30多岁的女人汉娜——这是一桩存在于双方内心中的秘密。汉娜因“不能说的过去”而倍加神秘,且没有年轻女性的矜持和浅薄,在男主角心目中,她的形象神秘又性感。在男主眼中的汉娜的形象,也是电影的一个刻画重心。这部电影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样,都把成熟女性的丰腴魅力展现在观众眼前。在无聊、残酷、灰暗的现实中,差龄爱情关系是光一般的存在。
抛开电影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单说它是通过直接展现角色魅力、描述时间残酷这两种手段来塑造一个爱情悲剧。片中出现了被关进监狱后老化的汉娜,毁灭少年心中的女神像也是用“社会变革影响”作为武器。由此得出结论:当角色形象生动又富魅力时,畸恋便成为可能。但要创造一个生动而富有魅力的形象,则需要创作者精通刻画心理,对人性有着较深的理解。综上所述,畸恋本身具备的属性(在道德层面上的不堪及其独特的性魅力),使差龄恋爱关系的塑造难度超过了正常恋爱关系。而一个具备多方面深度的差龄恋爱故事于大众而言,仍旧是模棱两可、不知所谓的。它正介于可能和不可能之间。使它变为“可能”的最优路径,便是赋予角色较强的人性、使其与社会进行深度互动。对于没有畸恋爱好的人来说:一个纯粹讲述差龄恋爱的故事是寡淡的。简而言之,一部描述畸恋的作品,一部重点讲述差龄恋爱故事的作品,须在主题上深刻于正常言情作品,它才有了为人所接受的可能。
③《贤者之爱》
日本有许多影视作品以畸恋(恋父、恋母、同性恋、兄妹恋等)为主题或发行噱头,或许是因为本土观众对这一类作品表现出了很大兴趣。这一类作品虽在世界各国都难登大雅之堂,在日本却是盛行的,影片中的畸恋关系甚至可以成为收视率的保障。《贤者之爱》讲述的故事是:家境优渥的13岁女孩真由子暗恋着青年泽村谅一,某日隔壁搬来了新邻居朝仓百合一家,真由子与年龄相仿的百合成为了好友。性格内敛的真由子似乎总是被自由奔放的百合玩弄于股掌之中。成年后,百合与谅一突然奉子成婚,生下孩子后百合希望真由子能为孩子取名,于是真由子为这个男孩取名“直巳”。又过了20年,已经是文学杂志编辑的真由子让直巳深深地陷入迷恋中。这也正是真由子跨越20年的复仇。(此段部分内容来自于百度百科)
看似《贤者之爱》拥有着不在少数的观众,但是从伦理层面上说,它绝对没有被大众接受的可能。这不是在说它讲述的爱情故事不够现实,而是它纯粹地描述了一个差龄恋爱故事,对于并不热爱畸恋的普通人来说,它或者是无聊的,或者是用猎奇之方在博取人的关注。它既没有和《V》那样,存在恋爱之外(与恋爱无关)的主题思想;又不与《朗读者》一样,刻画人物形象极其生动、削株掘根地表现人性。《贤者之爱》被接受的可能性,只在于畸恋爱好者、思想不受伦理约束的那部分年轻人身上。为了被更多观众所接受,它使用的手段是刻画男孩母亲的奇怪的不道德行为(人之极恶面),似是在说:一切有因有果。但剧情之吊诡、因果之刻意,又会令人觉得它是一部剧情不太合理的电视剧。
我个人以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的女性和大多数男性,在以娱乐为目标地选择爱情作品观看时,他们也更容易选中正常的恋爱故事。
2,“Oedipus”“Electra”的可能和不可能。
在论述之前,先解释几个名词的意义: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儿童的性要求在亲近的异性家长那得到满足。
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二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
(注:上述提到的弗氏论点只为描述情结,并不是在说:所有人都有此种情结。)
JK(ACGN界用语):JK是日本流行网络用语,意为女高中生。JK文化指成年男子热爱“JK咖啡馆”“JK 散步”等娱乐形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亚文化。
情结:指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荣格认为: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由具体情绪色彩的情结构成,他们构成了心理生活的个体的、自私的方面。
一部分人对差龄恋爱小说的喜爱,来自于他们的恋母/恋父情结,但拥有此情结者,不一定会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此倾向。部分畸恋爱好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厌父、厌母的人。如个体在成长期曾遭受过父母的冷落、暴力对待,他们也可能去压抑自己对父爱、母爱的需求,这一部分无处寄托的感情、难以清偿的愿望有可能在日后转变为此个体对畸恋的兴趣。
近亲恋爱关系严重触犯伦理,对于大众来说它几乎是一场灾难。近亲恋爱关系是现实中的“不可能”。但又因具有俄底浦斯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的人之数众,使那些描述近亲恋爱关系的小说拥有了“地下市场”。在此,我将例举的方式,分析存在Oedipus、Electra情结的文艺作品之于大众的可能和不可能。
①《洛丽塔》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场“继父”与女儿之间的恋爱。“小妖精”一词来源于此。它可以算作是畸恋爱好者的神圣之作。因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将年轻女孩儿洛丽塔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她绽放出了一种硕果仅存又极易流失的魅力。洛丽塔不仅在老父亲亨伯特心中是性感女神,她在许多畸恋爱好者心中也是不可替代的缪斯。这部作品诞生于1955年,在没有网络营销手段、影视产业并不发达的时代里,一部作品的优异当归功于作者的想象力、思想深度和文学能力。纳博科夫是通过亨伯特的感官感受与心理活动来塑造洛丽塔的,读者在阅读此作品时,将不可避免地被亨伯特热烈的情感所感染,也会为洛的青春魅力感到震撼。意识受伦理约束较弱的读者们,将能够直接地体验到人物的全部情感,父女恋爱好者则能通过作品中大量的抒情语句来宣泄个人情绪。看似,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父女恋风格的爱情故事(注:不JK,不恋童),读者一口气看下来,可以感受到的是爱的炽烈,非是从角色的变态心理中获得了某种异样的快乐。
这部作品的功德有三:一是它极其生动地塑造了洛丽塔的形象,将少女的美丽外表、多变的个性刻画到了极限。二是它十分准确并深刻地描述了“欲望”,纳博科夫对作品中的色情内容的处理,堪称是业界标杆,性张力在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他曾指出:“色情”这个词意味着平庸、营利主义,以及故事叙述手法的一些条条框框。淫秽必须与陈腐相结合,因为每一种审美快感,都不得不完全被一些简单的性刺激所取代”。三是《洛》是一个纯粹的悲剧。它的悲在于人物为欲望所驱动的种种心理变化,间接引发了双死的结局,而非社会事件外因导致。这使它呈现出了人性方面的深刻。
或者今人该说,《洛丽塔》的优秀应归功于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洛丽塔》的艺术价值远超过它的情节。它的好看之处,又不是作者的刻画、抒情能力(他也曾是个散文家),而是作者对悲剧的理解。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悲惨的结论:当一位创作者想要通过畸恋情节来“脍炙人口”时,他必须先成为纳博科夫。似是:一部作品得先呈现出尽善尽美的状态,才可能在畸恋这个题材上取得认可。讲述一段畸恋需要“先文学、再故事”。于是很多人可能会生出一个创作上的疑问:难道故事不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吗?答案是“不知所谓”。故事是小说创作的基础,如果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人物、思想、情感、人性、哲学意义、心理学意义等项可算作小说的组成部分。故事可能是新闻报道、知乎答案的最重要的部分。
②《这个杀手不太冷》
与《洛丽塔》相比,这部电影中描述的感情更Electra complex。《洛》的读者视角与老父亲保持一致,而本片更多表现的是女孩儿对莱昂的感情。这种感情的魅力在于:它既幼稚、又深切,足够虚伪、也足够真诚。我想时至今日也应该有许多人或明或暗地萌着小女孩儿与莱昂之间的爱情,作为一段畸恋,它的塑造与《V字仇杀队》颇有相似之处,却比后者更加牛气。
不能说“没有人能拒绝小女孩儿的要求”。应该说“没有人能拒绝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玛蒂达”“也没有人能抗拒杀手莱昂的个人魅力”。——这不是空穴来风。韩国有一部电影叫《大叔》,不论在剧情和人设上,都非常像《这个杀手不太冷》,拍摄手法考究,演员演技精湛。但如果将之与《这个杀手不太冷》放在一起比较,东施效颦即见。说到这儿,又一条讨厌的规则诞生了:当文艺作品之中的畸恋发生在一对普通男女之间的时候,畸恋既有猎奇嫌疑又触犯道德底线;当畸恋发生在极具个性又极富魅力的两个角色之间的时候,能使此作品登入高文大册之列。
在这一题目下,我要讨论一下“父性”和“权力欲”在以恋爱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里先把“父性”作为一个标签,加之于“叔类”角色的身上,便可以看到:这些叔们因具父性而魅力++++++。我想这可能与女性的育子心理有关。对于一些年轻的女孩儿而言,“父性”似又意味了“被宠爱、受保护”。父性是男性魅力机制中的顶尖属性。“权力欲”又将使一位男性角色显得十分性感,如V,如Francis(男同胞们请勿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以免被女生们误认为癌患)。
是什么令Electra complex作品在大众眼中变成了可能?是角色之“父性”对女性内心产生的作用。综上所述,在回避开亲属关系之后,含有恋父、恋母情结的作品如何获准于大众?《这个杀手不太冷》所反映出的条件有三:一,一方对一方的追随是迫于生存需要;二,角色极具个性和魅力;三,这段恋情并未发生。
如果说《洛丽塔》的优秀是赖于作者自身的深刻,《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爱情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未曾发生”。恋父情结只是隐约地存在于小女孩儿心里,恋情没能成为剧情上的实锤,亦不能得偿结果。“未发生”使这段爱情成为经典(同理于刘德华1999年出演的电影《暗战》),如反其道行之,后果不堪设想。
③《儿子与情人》
我为了举出一个含有恋母情结的作品为栗,迫不得已地选择了这部我自己也没有看完的小说(看此书会使人的心情极度不好)。此书内容一言难尽,但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描述一种畸形的母子恋情(作者戴·赫·劳伦斯的另一本书叫《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其内容的话:这部作品深度刻画了迷失在爱恨两种感情之中的人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一,母亲。通过这位母亲,劳伦斯刻画了人母的另一种可能。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中,母亲也常常是任劳任怨、絮絮叨叨的角色,同时也是不公平待遇的承载者。本书中的母亲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是一个有着强烈控制欲的人。在经历了令她不能回避又不堪忍受的暴力对待和孤独以后,她把希望和感情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二,好强的大儿子:有责任感,被母亲教育成一个要强的人,最终因劳碌而死。三,被母亲先控制精神又控制肉体的二儿子,爱母亲胜过任何人,没有自我独立性。母亲对他有“心理束缚”,他曾无数次做出挣扎皆未能从中逃脱。母亲死后,看似寻回自我的保罗仍旧处于悲伤绝望中。
观上述人设,可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人类情感”。与上述两栗相比,这是一部真正的畸恋小说,但文本之中存在的一股思想力量,主导了所有事件走向悲剧。书中所描述的现象和人物情感,仿佛属于作者本身又令作者想要从中逃离。大部分人管这类作品叫“伦理小说”而非“爱情小说”,因之主题完全是人性探讨。看过劳伦斯小说的读者多会生出这样的感觉:我沉湎于作者的刻画中不能自拔,却无法喜欢上作品中的任何角色。在这类作品中,畸恋成为了激起人性矛盾的办法,畸恋没有被歌颂、美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无法使读者产生身心快感,部分读者甚至会和主角一样掉入痛苦,再跟随着作品的步调去寻找解脱途径。
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以探讨人性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描述畸恋是方法。较正常恋爱而言,畸恋所具有的伦理学、心理学意义更为深刻。如果以描述一个畸恋故事为创作目的,那么任何带有“Oedipus”“Electra”情结的内容都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
3,虐恋情节的可能和不可能。
虐恋,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意识与行为。
就这一问题,我能探讨的心理内容不多。对于非虐恋者来说,因其本身对侮辱、谩骂、鞭笞等虐恋行为的排斥,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施或受虐带来的快感,身心双方面对虐恋本就抱有排斥态度。
本人曾因好奇而加入过一个SM交流群,在观赏过一次公屏调教后果断退群。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男性S们常使用带有侮辱性质的语句来调教M,并且极善使用“口号式”语句彰显自我理智的深度,对M进行洗脑。常人见到这样的行径,反感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与朋友聊及此事,朋友们的回馈都差不多:这不是真正的SM。我能够理解他们对这类行径的厌恶,也和他们一样认为,不是所有的SM者都与此群成员一般胡作非为。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群成员均是虐恋者。虐恋一行为因其爱好人群的学识、人格、性别、职业、嗜好不同,呈现出多种表态。虐恋者可以分出多个类别、高下层次,但他们实施虐恋的心理动机皆是:通过虐恋行为获取身心愉悦。
在虐恋一词的百科下有这样的一句话:目前,虐恋尚未被主流社会广泛认知和接受,处于一种亚文化状态。——这个说法是稳妥的。大众对虐恋的接受,往往只针对于虐恋作为文艺作品的情节片段出现。对于现实中的虐恋行为,他们抱有不同程度的排斥态度。因为带有暴力性质的侮辱和鞭笞,对于非畸恋爱好者的个体而言,是与伦理道德相悖的行径。那么当虐恋作为情节片段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它又是如何被观者所接受的呢?它是否能够作为一个文化命题独立地出现在作品中,以唤起观者的身心快感呢?我将通过例举一些虐恋相关的文艺作品,来讨论虐恋之于大众的可能和不可能。
①《五十度灰》
影片讲述了一名纯真的女大学生安娜斯塔西娅·斯蒂尔去采访企业家克里斯蒂安·格雷,两人之间擦出了爱的火花,演绎出了一段重口味性虐爱情故事。——本段来自百度百科。
我个人观看此片后的感想是:这是一个披着虐恋外衣的总裁爱上保洁小妹的故事。如果说《禁室培欲》《杀手阿一》《切肤之爱》皆含有较为纯正的虐恋剧情,《五十度灰》中的虐恋则更像是发行噱头。而正因为它并未企图通过心理状态、人格特质、社会知觉、行为从属动机等方面去刻画角色,反而让这场“非典型虐恋”广为大众接受。如果把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和女主角单纯痴情的个性去掉,这场虐恋就变得毫无风味可言。也就是说,此片中的虐恋只是总裁与小妹之间的情趣游戏。影片真正的主题依旧是“幻想中的超完美经历”,其与虐恋的生理、心理学意义、社会影响皆无关联。它娱乐观众的办法,是通过两张完美无瑕的面孔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感觉,刻画唯美的性行为来唤起观众的观影快感。
这似乎是在说:当畸恋作品免除负面、罪性和深度,再去掉畸恋者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心理互动,它就总是能够轻易地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为取悦大众,畸恋是否必须镌空妄实?事实的确如此。但是被去掉了与他物之一切关联的畸恋,实则呈现出不成立的状态。因每一种特殊人格的形成,须受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不能无中生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爱的火花是在主观臆造的环境或“真空环境”中擦出的,那么这段恋爱关系不论是正常的还是畸形的,都能够被人接受。而文艺作品中的环境一旦引起人们对现实的联想,畸恋也就成了禁忌,不能布告于大庭广众之下。
②《真爱如血》
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部长达七季的美剧。百度百科的内容梗概如下: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小镇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吸血鬼们已可不以吸食人类的鲜血为生,而用日本产的人造血代替。部分吸血鬼依旧选择吸食人血。但吸血鬼们终于可以爬出赖以藏身的棺材,走进人类的圈子,首次迎来和平共处的时代。小镇里,一位具有读心术的年轻女招待,爱上了一位英俊神秘的吸血鬼,从此卷入一系列凶杀案和自己的身世之谜。
私以为吸血鬼题材的影视剧可以在影视领域中创立一个分类,对于那些讲述吸血鬼故事的文艺作品而言,各种畸形、猎奇的情节也都可免去伦理道德的责罚。人们对吸血鬼题材下的影片中的畸恋情节的接受度,远高于对其他题材作品。似乎除了“狗血”与否外,再无其他条件还能够用来判定一部吸血鬼题材作品的好坏。吸血鬼题材堪称各种畸恋情节的殿堂。maker与“子嗣”的关系往往带有兄妹、母子、父女等畸恋关系的特色,而“suck”这一动作,本身又带有虐恋意味。《真爱如血》这部剧几乎囊括了本篇中出现的一切畸恋情结,它的收视率、评价之高又远超过同题材下的其他作品。虽然这个故事的时空设定是虚构,但剧中美国南部小镇的习俗、风貌较为贴近现实,各种人物(包括吸血鬼们)的个性也与现实人无有太大出入。它为吸血鬼题材作品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社会的大门:吸血鬼将暴露在人类的视野中,力求与人共存。当然,作为一部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它对政治、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讨论并不深刻,但在“吸血鬼”这个单元内,它能够通过人物关系来隐喻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亦算昂霄耸壑。比起其他猎奇元素,虐恋在这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主要通过“suck”这一行为进行表现,真正的虐恋也是出现在两个吸血鬼角色之间。也就是说,它其中存在着虐恋内涵,却未把虐恋当成主题,对其进行探讨。
时下,Tag“重口味”像是一个分水岭,一方面将普罗大众与猎奇观众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又笼统地划分了文艺作品的风格。以虐恋为代表的“重口味”内容一旦成为独立命题出现在一部文艺作品中,“重口味”又将成为“小众”的代名词。《真爱如血》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功似是在宣告一场胜利:“重口味”已经在文化市场中被扶正了!实则不然。《真爱如血》真正宣告的是“重口味”内容存在所需的种种条件:一,几乎是观看过这部剧的每一个观众,都喜欢着此剧中一个以上的人物。人物魅力是“重口味”立足之根本,观众对这部剧中的虐恋情节的喜爱,为其对角色的喜爱所引发,是“爱屋及乌”。二,此剧反应了美国民众个性之卑劣面,将一切与政治相关的事件进行阴谋化处理,不断给社会和宗教捅刀,把人性之不堪塑造得更加不堪。在群情亢奋的社会背景下,剧中的重口味虐恋内容反被衬成了小清新。三,它的一切剧情看起来都是“反套路”的,既反吸血鬼题材作品的套路,也反美剧的“特殊人格”“心理学讨论”套路,带有较强的黑色喜剧成分。观众在面对着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情节时,应激心理反应被唤起,以往所持有的道德伦理观则会在意识中打折扣。这就让本剧中的“虐恋”“重口味”都成了“???”而不是“xxx”。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虐恋之中较为“清新”的环节可作为调剂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对刻画人性有催化、增进的作用;于观众而言,它又像是一剂清凉油,可以起到提神作用。但虐恋的重点只能是“恋”而非“虐”,虐恋情节给观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势必不能致其沉重和苦闷。
③《爱的捆绑》
岩井俊二执导,讲述了作家由纪夫夫妻的故事。影片通过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症讲述了现代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女主角患有强迫性紧缚症,把家庭中的一切都捆绑起来,并要求丈夫将自己也牢牢地束缚起来。形成这种疾病的心理根源是女主的控制欲和她对失去爱情的恐惧。
此影片是艺术形式上的大成者,而我个人对它的观后感是:除日本以外,哪个国家的人去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哪怕将其归类于文艺题材之下,也改变不了它会成为一场奇谈怪论的命运。电影内容过于晦涩、人物心理十分扭曲。通过这样一件发生在两个非常人之间的,绝对猎奇、极端性的事件来反应某社会问题,内涵只能被少数具有此情结的人所领略,大多数人对此类事件并无知觉,便不能从中窥探到社会问题,总结心理学意义。
本人对一系列畸恋题材的作品进行观察后发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畸恋、婚外恋来探讨社会环境甚至是政治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很常见的。但文学作品极少像文艺电影那样,列举一特殊人格的特殊行为,用以反映实际社会问题。我想这与作家们秉持的文学理念和他们对自身的要求有关。文学家们塑造非特例的人物,欲反映于群体而言是有明确意义的问题,作品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皆有逻辑上的必然性(例如上面的《儿子和情人》),即:这一切并非佹得佹失,得与失皆为此人此事发展之后果。相比于文学作品,文艺电影更注重情节张力,演绎的事件更为晦涩,许多电影中的事件、人物之新奇特,常令人萌生出不知所云的感觉。倘若一部文学作品和一部文艺电影同在畸恋命题之下,他们反映的意义往往是南辕北辙。文学作品力求使每一个读者都“感受到”,目的是澄清、解释和揭示。而文艺电影的目的因掺杂了美学展示成分,在探讨方面则显得含糊其辞。当然,这也可能是电影的艺术形式无法对人物心理进行直接刻画所造成的情况:它不够直白。(注:在这里,我比较的是一般文学作品和一般文艺电影,大卫林奇、库布里克等大师们的电影作品不在此比较行列中)。
在此提出一个问题:虐恋在一部作品中,能够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态?此种心态于普罗大众而言,是否具有适应性?
《爱的捆绑》的影评里有一句话:表现在萌宝身上的捆绑病症恰恰反映出她对爱情、幸福的一种渴求。
一些人对虐恋进行心理分析,也曾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受虐者因恐惧社会、家庭关系给自己带来伤害,希望通过“受虐”这一行为来获取施虐者(一个强大对象)的保护。施虐行径给受虐者带来的心理感觉是得偿所愿的满足。
于此处引入一个概率问题。受虐可以是一种渴求安全、幸福的心态的表现形式,同时它直接与伦理道德相违背。在此种情况下,有多少人能够通过文艺作品感受到虐恋带来的幸福呢?畸恋爱好者之所以可被划分,因此爱好直接与纯粹的畸恋行为相关联,而不受作品中的情节环境过分影响。畸恋爱好是情结,而非某种特定环境下才会萌生出的情绪。对于非畸恋爱好者而言,能使他们发生快感的东西是畸恋的外因。只通过观察文艺作品中的畸恋行为,他们能在理性上知晓作品意欲反应的问题,但因为无法对这些畸恋者的情结进行体会,此问题在众人心中也是无足轻重。
由此得出结论:一作者欲反应社会、道德问题,将畸恋情节引入作品之内,就不如像今年奥斯卡的诸部获奖影片一样,选取更具普适性的事件。一作者欲通过畸恋情节来描述人物的社会性、心理性动机,必刻画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真相,在这个时候,畸恋是事件而并非主题。观众将不会被其引发任何快感,更无须对畸恋者的心态进行体会。虐恋作为畸恋的代表行为——于不为唤起畸恋爱好者之性快感的文艺作品而言,皆无独存的可能。也就是说,虐恋不可安利于大众。
4,同人、耽美小说的可能和不可能。
先来一轮词语注释。
耽美:“耽”即沉溺、入迷的意思,耽美概指唯美、浪漫、沉溺于美的事物。后来,耽美一词逐渐被用来表述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情。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对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简单来说:唯美的男男爱情故事。
ABO:ABO是ALPHA、BETA、OMEGA三个单词的缩写,是欧美同人圈常见三大设定之一。具体分为最强的ALPHA,最多的但是很平庸的BETA,和负责生殖、体质很弱的OMEGA三种类,是一种同人世界观。简单来说:把男女各分为三性:ALPHA、BETA、OMEGA。ALPHA是强势一方,是领导者,通常是攻方;BETA为社会中的工作者(工蚁);OMEGA为弱势一方,有发情期,通常是受方。
文学性:是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多种表达方式共用,叙述和描写并重,在既不虚构又不夸张的前提下,对大量材料进行巧妙的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 也可以适当运用曲折的情节, 并采用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反映社会上的人物和事件。
同人小说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粉丝们对偶像的热爱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绝。时下,同人小说主要依附于追星文化而生,创作者的责任是与同好分享脑洞(发生在偶像与偶像之间的爱情故事)。广义的同人小说,包括依据一部作品的人物、世界观、环境而产生的系列小说,例如“克苏鲁世界观小说”“三国演义衍生小说”,也可以说:金瓶梅是水浒传的同人小说;盗墓笔记原本是鬼吹灯的同人小说;包含克苏鲁世界观的小说皆为《克苏鲁神话》的同人作品。狭义的同人小说是指:引用一部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创作的恋爱小说。包括:BL(男男)、GL(女女)、BG(男女)。在此,我要探讨的是同人小说中的同性恋小说,下面将以问答的形式,来讨论同人小说之于大众的可能和不可能。
①同人小说是否等于网络情色小说?
较言情,部分同人小说因蕴含大量的不能描述内容,常被一些人归入情色小说之列。实际上,它的命题是爱情故事(也只是爱情故事)。又有人以为:同人因受现成人物个性的约束,局限性强于耽美小说。这个认知是不正确的,写作耽美小说受到的局限性远比同人要强。应说在同人这个类型之下,存在一部分情色小说。但能够在类别上与同人小说划等号的,其实是爱情小说。
②同人小说是否只描述角色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时下它就是这般。只讲述角色之间的爱情故事的同人小说,明显比讲述悬疑、探险、科幻等类型故事的同人作品更受欢迎。一位作者试图以非爱情故事的曲折性和新意来打动观众,他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不过不排除他可能会有意外收获。
③同人的目的是分享创意,而非与文学作品那般,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关于这一点,请不必以鄙视不屑的态度来看待同人。因为时下的网络小说多是娱乐性大于文学性。其不耻之处和优越性显而易见。在市场上,只有部分现实题材作品与类型化网络小说(如修仙、总裁等)能独立一门,其他小说均既有娱乐性又有文学性(或揭示问题、引发思考),而要评价这些小说的好与坏,也往往是从这两方面上作出比较。
(一句题外话:我个人以为,在各类文学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的文学意义是最大的。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有不可磨灭、不可替代的思想意义。而修仙、总裁类的网络小说除娱乐性以外,只具有经济价值,不可以被归入文学之列。)
④同人小说所面对的观众是粉丝。
同人圈有高下之分。不同明星/漫画/影视作品的粉丝的质量是不相同的,所以不同圈子的同人作品也有较大的风格差异。因同人作者基数之大,一些优秀的同人作品也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可以与爱情小说中的佼佼者相媲美。这些“粉丝专供”中的一部分,是情色小说,是儿童作文;但另一部分,是换个人名就能登堂入室的爱情小说。
综上所述,同人之于大众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同人的继承、发展须具备一个条件:明星/影视剧/漫画/小说的粉丝。同人作品自诞生时起,受众的范围、属性便已完全划定。
由于我个人对耽美小说心怀排斥,本篇对耽美类小说的讨论可能与事实情况出现偏差。
以下所说的“耽美小说”,是指耽美小说中的大多数,而非全部。
耽美小说是最受套路限制的一类小说。也就是说:作者几乎不能在这个命题下进行自由创作,除非他已经做好了0点击率的心理准备。耽美小说的套路时时根据市场需要而发生变化,但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所有的耽美小说都会呈现出相似的套路。相比其他同性恋题材的小说作品,耽美之于非腐女的大众群体,绝无半点儿被接纳的可能。下面,我将通过三点来论述耽美小说的局限性。
①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耽美小说,内容绝不与现实生活发生丝毫关联,不反应任何任何现实问题。它的创作目的是娱乐一波腐女读者,内容的实际意义为零。但这不是绝对。如果某人想通过一部耽美小说来反应现实问题,只要做好了点击率为0的准备,也不是不可以的。
②耽美小说虽是在描述畸恋关系,一不反应同性恋者的心理特征;二不刻画同性恋者与异性恋群体之间的互动(这里所说的互动关系,不是指一段同性恋情是否被社会允许,而是同性恋者因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心理特征),亦不对同性恋者所身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进行刻画。同性恋的种种特征,皆无法通过耽美小说表现出来。因此,本篇才将耽美而不是同性恋小说归入畸恋范畴。大多数的耽美小说,都只是披着“同性别恋爱”外衣的网络言情小说。就连角色的性别特征也是模糊的,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皆呈现出未知状态。
③提到耽美小说就不能不描述一下它的主要读者群——腐女的特征。一些人认为:腐女只是为了获取性快感在阅读同人、耽美小说。这样的说法未免是以偏概全。腐女中的一部分同人粉,只对讲述偶像之间的爱情的同人小说感兴趣,她们的兴趣目标是偶像而非同性恋群体。她们可能在同人小说中获取性快感,也可能不(部分腐女只看“清水”小说)。而耽美读者之中的多数,则只对那些有着固定的套路、人设的同性恋爱故事感兴趣,她们的兴趣并不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同性恋行为”,耽美小说中那些能够使她们产生快感的性描写,与现实中的同性性行为大为不同。又有一部分腐女读者,对同人、耽美小说中的性描写完全没有兴趣(例如在盗墓笔记的同人圈子里,部分腐女曾经发起过对ABO世界观的同人小说的抗议)。很大一部分腐女对耽美小说的兴趣是先入为主式的,即在观看一部耽美小说之前,她们已经设定好了自己的萌点、虐点、喜欢的人设和互动方式,对此外的小说内容几乎提不起兴趣。
这就让耽美小说成为网络小说市场上的快速消费品,使耽美这一类型小说成为“腐女专供”。如果一类小说在文学方面无意义,只依赖读者兴趣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经济意义和娱乐性),那么它是否可以长久地存在和发展呢?答案未知。从性质上讲,耽美小说与大多数的修仙、总裁、快穿小说一样,但因为畸恋内容的存在,耽美小说只能被腐女接受(就连许多同性恋者也不能接受耽美小说)。如果耽美小说的发展方向不是同性恋题材小说,又不在创作方面力求文学性的完善,而一味地追求内容上的娱乐性,它将一直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如果它只能被腐女读者接受,久之,则可能成为一个受到大众抵触的小说类别。
本篇讨论到此结束。没有探讨文艺作品中的婚外恋情节和同性恋小说,是因为我个人以为:婚外恋、同性恋不可被划入畸恋之列。
感谢观看 (ฅ´ω`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