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M三阶段

EIM三阶段_第1张图片


最近在做企业即时通讯软件调研,但调研分析了许多EIM之后,发现依旧茫然,于是决定退一步,放大视角,从三维时间宏观视角来分析这个行业,这本来是我日记中的一篇,但觉得想法不一定成熟,所以分享出来收获可能会更多,欢迎指正。

概要

三阶段划分纯属个人总结,就目前梳理来看,至少在阿里钉钉和腾讯企业微信进入企业办公行业之前,该行业还是处于相对比较传统,未出现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称得上有互联网基因的独角兽产品。

正文

一阶段:场景线上化

实现线下沟通场景线上化,在设计思路上还维持在线下是什么样的逻辑思路,线上也是原封不动的逻辑思路,例如将组织层级结构完整地导入到EIM中,加入常用的考勤、传真、日程管理,组织架构之间的等级依旧像线下一样森严,有利于管理层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还是处于传统软件产品设计思路上,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产品由提供方说了算。

这个过程类似于早期的电商仅连接顾客与货物,将买卖场景完全线上化,没有更进一步操作;也类似于在线教育早期的远程教育即电大教育,通过转播别的教师授课来实现课程与学生的连接,看似很简单,这和当时的技术难度实现也是相关的。

二阶段;特定功能升级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线上办公新需求的增加,围绕某些特定功能需求过高的EIM开始诞生,如以office办公为主的各种office办公套件共享编辑平台(石墨、googledocs),以共享管理版本为主的各种代码管理平台(github、 Redmine、Worktile),以便捷沟通为主的即时通讯工具(钉钉、企业微信等)可以看出来,这一阶段的EIM范围更广阔了,而且,这阶段的需求是由用户产生的,产品设计思路步入了以用户为主的原则上。但是这一阶段的EIM在各有所长的基础上是各有局限,在擅长的领域可以独领风骚,极具人性化及效率极高,但是在其他领域则疲软,导致某些特定的职业需要同时使用多个EIM才能完成沟通。

这个过程类似于电商2.0时代连接了顾客、货物和场景,并且重构了买卖场景,1.0阶段先有货物,然后再去找场所或场景,最后去吸引顾客,而2.0阶段则是开始则是我有了这样特定的场景(需求),围绕这个场景,我可以分别为特定场景中的各类参与人提供那些货物或者服务。从这里开始,功能设计思路上也开始转为挖掘需求为主,交互设计上也因为互联网交互设计的日益成熟而更加人性化。

三阶段;智能化

这个阶段基于科技的发展,自己大开的脑洞,实现办公的智能一体化,包括对办公工具的智能化(这是基础),通过对个人行为数据收集分析实现办公操作流程智能匹配,例如通过对全公司所有人日程以及工作状态效率的数据收集分析管理,在需要预约商讨各类事务时,通过日程空闲、工作效率等各种因素变量智能推荐出最适合的洽谈时间(纯属脑洞)。

------------------------------------------------------------------------

钉钉 安卓:无视等级,随时构建沟通交流圈,    

1、澡堂模式,30秒阅后即焚,信息安全

    &企业微信 winphone:以管理者为视角

1、休息一下模式,与管理者的意愿可能相悖;To c端的设计思路

企业IM关键要素:

1、企业协同:集合OA办公功能、审批通知公告;

2、即时通讯:集合电话、视频、邮件、消息回执;

3、业务:外部合作客户关系管理;

4、成本:RT

5、信息可开放性:企业信息可开放程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EIM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