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概念辨析:框架 、基模与刻板印象

原创: 胡果冻  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

团哥:

近似概念辨析又来啦!上次的议程设置、框架构建和铺垫效应辨析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这次的近似概念也是大家在背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篇文章深入分析它们的概念、特征以及区别,为大家做最清晰的辨析讲解~

近似概念辨析:框架 、基模与刻板印象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框架分析》一书中,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在认知心理学者看来,框架是个人用来处理外部信息的模板。在这个意义上,戈夫曼的框架概念近似于认知心理学常用的“解释图式”或“脚本”概念。


戈夫曼提出,框架源自过去的经验,其形成受到了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所以,不同个人对某种社会生活经验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多种框架在相互竞争、争取成为对社会经验的最高最合理解释。


(二)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领域


目前,由戈夫曼发展而来的框架分析同时出现在三个传播学研究领域:


(1)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

(2)从内容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

(3)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即受众框架。


框架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后,产生了框架理论的几个关键概念。


1、媒介框架: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


2、新闻框架:将媒介框架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



3、受众框架: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4、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统称为框架效果。


2.基模理论


(一)什么是基模

“图式/基模”的英文原词是schema,是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新闻传播学、信息处理和教育学研究中。


所谓认知基模,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认知导引结构”。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大量相互关联的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组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构成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二)认识基模的特点


认知基模具有以下特点:


1、基模作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利用基模认识事物或适应环境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启动基模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构建新的理解,在整理、归类、创造、改造客体信息过程中,原有的基模发生相应变化和调整。


2、基模是知识的集合体。基模包含着知识、经验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认识,也包含着价值取向和情感倾向。它们不是零乱地 、互不相关地保存在记忆中,而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按照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组成一种层次网络。


3、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特性。每一个认知活动都是基模对信息材料进行理解、加工和评析的过程。在我们遇到新信息时,通过提取原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吸收新经验来进行处理并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断,推测出那些隐含的或未知的信息,以确定我们对信息的反应。


3.刻板印象

(一)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词的英文是“stereotype”, 最初专指印刷铅板。它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进入到传播学领域,始于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李普曼论述了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固定的成见”,也即“刻板印象”。


李普曼借“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来指代社会生活中固定成见的现象,暗示了他对固定成见现象的理解,即“固定的成见”就像浇铸的铅版一样牢固,并且难以改变。李普曼在书中写到:“一旦我们牢固地产生了这种成见,就很难摆脱它。”


我国传播学者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对“刻板印象”的定义是:“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从以上各种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刻板印象首先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认知模式,它是人们对社会中的特定群体或行为的特征、属性等固定化的认识,这种认识中通常包含着正面或负面的价值评价,它在社会互动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以及群体成员的行为反应。

(二)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


李普曼在《舆论学》中对“刻板印象”的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


首先,是在心理层面上:“一种不熟悉的情景就像婴儿世界,是一种极大的非常嘈杂的混乱。”为了消除混乱,达到理解,人们迫切的需要“确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在社会历史文化层面上:确定性与一致性的形成取决于采用它的人,“我们的文化已经对我们形成了固定的成见。”这让我们的认识走在了理性之前。


第三,在社会层面上,固定的成见的体系可能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我们社会地位的防护。


4.如何区分框架,基模和刻板印象


首先,我们要区别“框架”和“认知基模”的区别


框架的内涵要大于基模。戈夫曼框架概念在结构和能动性这对矛盾关系之间维持动态的张力。


一方面,个体体验的事件和经历同已有的框架发生关联、从而被理解,这些已有的框架是固定的、隐含的。当个人处在特定情境之中,就会使用已有的框架来判断形势、做出选择和解决问题。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测量构成框架的具体认知要素来认识它。遵循这一研究取向,框架分析大多采用量化的实验法和调查法,这是心理学角度的框架概念。


另一方面,作为积极的能动者,个体给自己的经验赋予意义,框架又是个人行为的结果,社会学取向的研究大多视框架为影响个体诠释事件意义的一套观念系统,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话语来理解框架是什么,也可以通过观察个人的活动来理解框架是如何被塑造的。


也就是说,戈夫曼《框架分析》一书本身就同时包含了心理学和社会学两种含义,心理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心灵的内在结构”,而社会学研究角度认为框架是“建构话语所使用的策略”,例如大众媒介通过安排议题,进行有意图的议程设置,构建信息环境影响受众。因此,在心理学背景下,框架概念与基模概念可以等同,基模就相当于框架理论的“受众框架”概念。而社会学角度的框架概念则跟基模理论相去甚远。


其次,我们要区别“认知基模”和“刻板印象”的区别


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和谢利·泰勒提出:“我们可以把刻板印象看成一种特别的角色图式,正是这种图式,构成人们对属于特定社会类别的人形成期望。”


传播学者斯帕克斯补充到:“图式促成我们建立思维,因角色图式,你对某个具体人的看法和期待,受你对与其角色类同的其他人的看法左右。”


刘海龙教授说:“‘基模’代表着一种先入为主,自上而下的过程。它描述了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当前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


“基模”一旦形成,可能会加强最初形成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例如,新闻报道的“泛标签化”常常会造成读者的认知偏差,造成先入为主,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因此,刻板印象实际上是认知基模的一种现实表征。在基模的作用下,人们把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纳入一种一成不变的认知模式之中,而人们往往在观察某个事物之前就用头脑中对这一类事物的认知模式来解释了眼前的某个事物,最终导致刻板印象和偏见的形成。我们可以理解为,基模是导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二者有一种隐含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陈阳.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 国际新闻界, 2007(04):21-25.

李木柳. 基于认知基模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受众信息接受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1-14.

李瑾. 传播学“刻板印象”理论研究的发展困境与创新[J]. 商, 2014(17):128-128.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似概念辨析:框架 、基模与刻板印象)